日前闭幕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释放出一系列关于未来反腐动向的信号,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如何理解当前的反腐形势?未来的反腐工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
中国青年报:去年之前,一些人怀疑反腐将是“一阵风”。但随着2014年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大家才看到,强力反腐其实是一种“新常态”。如何理解反腐的“新常态”?
毛昭晖:反腐有两个方面:一是惩治,二是预防。就惩治而言,我们的反腐的确已经进入“新常态”。这表现在:第一,查办贪官上不封顶,查办力度呈“倒金字塔”结构—贪官职级越高、查办力度越大;第二,以系统查办的方式,彻底清除腐败窝案;第三,一经查实,处置果断。昨天还坐在主席台上的官员,今天就有可能被“双规”;今天被提拔了,并不等于明天就不查你。反腐的威慑力大增。
中国青年报:您如何评价2014年的反腐工作?
毛昭晖:2014年的反腐,总体上是以查办腐败案件和“反四风”为“牛鼻子”,不断变换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和领域,使得反腐量能滚雪球式地增大,进而实现反腐败的全覆盖。比如,通过“裸官”清理,严格要求为官的政治伦理,使得为官标准更加完备,防范国外势力通过“裸官”家属渠道攫取国家利益;通过“猎狐行动”等国际追逃行动,开辟反腐败的国际战场,打击外逃贪官,屏蔽贪官的外逃路径。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反腐成绩有目共睹。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如何理解?
毛昭晖:近年来反腐工作取得突破的原因在于,党中央的政治决心、反腐谋略,以及体制内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但实事求是地说,到目前为止,对腐败增量的遏制仅仅是初见成效,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遏制与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尚不完善,“一把手”缺乏监督、腐败机会未能消除等问题依然存在。若不能从上至下保持反腐败的政治决心和查办力度,腐败反弹的风险时刻存在。
中国青年报:这是否要求我们的反腐要从治标向治本过渡?
毛昭晖:权力反腐以治标为主,法治反腐以治本为主。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相互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共生关系。如果把反腐比喻为打牌,目前,我们许多权力反腐的大牌已经打出去了,目的是消灭腐败的增量。下一步,应该推进反腐法治化,用法治反腐来解决权力反腐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但在一些人眼中,法治反腐的效果不如权力反腐那样“显著”。
毛昭晖:有研究表明,反腐法治化程度(横轴)与反腐败效果(纵轴)的二维关系,是一个U型曲线—随着反腐法治化步伐加快,短时间内反腐效果可能出现下滑,但当反腐法治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腐败制度全面发挥作用,反腐工作成效将出现拐点。所以说,我们应理性看待反腐效果的短期弱化,坚定法治反腐的信心,不要因短时间内出现效果下滑,而顾虑甚至否定法治化反腐的长期有效性。
中国青年报:当下,有些公务员抱有一种消极心态,认为不做事就不会出事。对此您怎么看?
毛昭晖:作风建设是反腐工作的一个核心。对于消极怠工、效能低下的问题,仅靠现在的作风建设无法解决。所以,反腐应该有区分度:既要打击贪官,也要打击庸官。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路径,应当是强化效能建设,建立对官员履职的科学考评体系和政府机关的效能保障体系。作风建设不仅仅是遏制大吃大喝、公款消费,关键在于提升政府效能,破解慵懒散等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