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朋友圈关注话题“精准”投放潜力巨大发展需坚持“用户至上” “任性”投放 微信广告来势汹汹
宝马、可口可乐、vivo、OPPO……这两周,相信很多微信用户都发现了自己朋友圈里多了这些品牌的推广公众号,将自己看到的品牌推广截图在朋友圈展示,甚至成了很多微信用户的一大爱好。
1月25日开始,微信朋友圈第一波广告开始传播,一时间引发微信朋友圈一片讨论,有不少用户的朋友圈瞬间就被这些广告的截图刷了屏。
没错,微信广告确实来了,还来得很突然,很强势,很随意。不像当年的微博广告那样令人反感,如今的微信广告似乎正在成为用户茶余饭后的话题。腾讯方面也为这一次微信广告的公测下了不少工夫。从用户筛选到推送位置、时间等,都经过了计算和测试。
当然,广告终归是广告,也有大批用户持反感态度。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微信朋友圈广告若想长久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用户至上”原则,了解用户需求、爱好,才是信息流广告的重要核心。
发现
“做些改变”微信广告来了
1月21日,第一条“朋友圈广告”开始内测。这条由“微信团队”发布的广告,由6 张图和一个链接组成,6 张图片上的广告语分别为“它无孔不入,你无处可藏,不是它可恶,而是它不懂你,我们试图,做些改变”。而链接点开则显示:“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则推送瞬间让朋友圈炸开了锅,甚至引发了不少同行的效仿。
1月25日,有微信用户开始在朋友圈发布由宝马公众号、可口可乐公众号推送的广告推广。当用户还对这则广告感到好奇时,有微信用户开始在朋友圈讨论各自收到的不同广告。
记者发现,同时推送的广告不止宝马一条,还有可口可乐和vivo手机,当然一个用户只能收到其中一条推广链接。用户以为这样的推广只是一时而为,没想到推广在几天后又来了,OPPO手机和福特汽车的亮相,让用户意识到,微信广告这一次玩真的。
根据宝马中国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月25日20点45分广告上线到26日凌晨12点,这条广告总曝光量接近4600万,这一数字是指直接收到广告的用户数,不包括用户转发、点赞以及评论的数量。而在当日,宝马中国的微信公众号新增粉丝20万。
vivo提供的数据则显示,自1月25日20:45其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广告,至1月27日上午9:00,vivo总曝光量接近1.55亿;用户点击“vivo智能手机”LO-GO、点赞、评论等行为超过720万次;vi-vo官方微信增加粉丝22万。
第二波品牌OPPO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首日投放的24小时内,实现2.24亿人次的曝光,参与互动的人次高达1446万,点赞超过50万,用户评论近200万条。
方式
推广依据朋友圈关注话题
在微信广告成功打入朋友圈之后,用户们开始流传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的微信广告看到的是宝马中国,我看到的却是可口可乐。”
在庞大的微信用户中,大家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广告推送。有人总结,年收入100万以上的用户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iPhone 6 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 广告;连红米都买不起的用户收到的是可口可乐的广告。但更有人疑惑这种说法:“那我这个爱喝可乐,也确实在手机上下载过买车App,并关注过宝马X3的准客户为什么连当‘目标用户’的资格都没有?”
腾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微信广告在选择目标用户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其日常在朋友圈关注的话题、标签、感兴趣的产品等来进行产品推送划分的。比如你平时对汽车公众号感兴趣,就可能收到的是宝马的广告。
而至于那些对朋友圈刷新和操作频次不高的用户来说,就无缘看到这些广告了。“难怪我没收到,我每天就晚上回家看看朋友圈,连更新都很少。”一位微信用户这样感叹道。
朋友圈
市场
试水商业化微信广告潜力巨大
有消息称,微信朋友圈广告第一期只接受世界500强级别的大品牌,最低投放门槛为500万元。
在新浪微博试水商业化两年后,微信开始商业化并非偶然。而新浪微博试水商业化的失败,自然也为微信敲响了警钟。
据一份腾讯公司对外发布的《微信广告系统介绍》显示,微信朋友圈广告采取CPM(每千人成本)方式售卖:若定向北京、上海两座核心城市的用户,每千次曝光价格140元;若定向其他一二线重点城市的用户,每千次曝光价格90元;若不定向区域推送,每千次曝光价格为40元;如果广告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定向性别推送广告,价格将上涨10%。
如此换算下来看,相当于用户每看一次有广告的朋友圈,微信至少向广告主收费4分钱。
更有消息指出,微信未来还将按照用户的点击量来收取广告费用,甚至打通广告与微店的连接。
目前,微信拥有超过11亿的注册用户,月活跃人数4.68亿,信息内容分享每天30亿次。如此,有业内人士粗略计算,微信朋友圈有望在2015年为腾讯贡献超过100亿元的营收。未来,潜力巨大的微信商业广告将为腾讯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用户
新鲜之后“不感冒”
记者注意到,在刚刚收到微信广告的时候,用户们的惊奇自然不言而喻,但随着广告出现的频率和次数的增加,用户是否仍然会保持高热度呢?其实不然。
微信官方的数据称,“84%的用户对朋友圈广告持正面态度,只有1%的负面声音”,有趣的是,微信官方自称这1%负面声音来自“对腾讯大数据分析准确性的质疑”。
但是,新浪发起的一项“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却显示:超过88.8%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
而另一项对于2000条网民评论的分析显示,支持者比例为25.6%,反对者为34.1%,持中立态度的40.3%。其中有21.6%的人担忧大数据分析侵犯个人隐私,18.4%的人反感朋友圈广告堆积。
腾讯负责人表示,目前微信仅选择部分用户发布了广告,广告机制还在不断完善中,未来仍会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但无论怎样,随着微信广告功能的上线,都将会对用户使用习惯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用户出现反感等情绪,微信广告推广特意选在了朋友圈第五条的推送位置出现。”该负责人说。
业内微信广告要“用户至上”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庞亿明认为,微信作为承载着巨大用户规模的应用,其商业化一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游戏、电商等,均是进行商业化的方式。而营销是商业化最直观、最易复制的方式,此前微信已经在尝试订阅号等方式的营销,现在的信息流广告形式,在Facebook、Twitter,包括微博等都验证了成功,而且这是当前对用户体验影响最小的广告形式,因此在微信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况下,以营销带动的商业变现是可以操作的。
在谈到微信朋友圈广告的优势时,庞亿明说,微信的优势重点在于与用户匹配度的精准化程度,这是对于用户体验的直接影响。对于营销来讲,用户覆盖与用户转化是最核心的评价指标,前者微信相较其他应用/媒体具有绝对优势。
易观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微信活跃用户数为38317万,在这么庞大的用户活跃度下,微信的营销空间不可限量。在转化率方面,仍是需要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实现对用户的匹配。微信订阅号、公众号以及用户主流关注内容,都是对用户兴趣爱好挖掘的依据。
对于微信广告的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教授丁俊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微信朋友圈广告若想长久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用户至上”原则,基于大数据进行营销要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腾讯在通过微信朋友圈收取广告费的同时,可以考虑回馈给用户一定的补偿。”
庞亿明也认为,在商业化的初始,尤其是营销的商业化形式,都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微信也正在摸索阶段,通过不断的尝试,用算法匹配用户需求、爱好,这也是信息流广告重要的核心。
文/记者王伶玲制图/廖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