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光明日报自2014年12月16日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至今,已派出50余位记者奔赴祖国各地,为读者带来了50余篇光明特色浓郁的“精彩故事”报道。本刊今日特邀光明日报科技部主任夏欣、湖南记者站站长唐湘岳和理论部主编王斯敏讲述采访背后的故事和体悟,请新闻报道策划部方莉介绍光明日报此次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的概貌和策划思路,并邀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进行评点,敬请关注。
听知识英雄们行进的旋律
作者:光明日报科技部主任、高级记者 夏欣
吃了30多年新闻饭,挪到幕后敲键盘也好多年了,媒体传播环境一天一变,我还是会看到好稿子兴奋,碰到好线索手痒。不觉这种“任性”有什么,至少说明职业天性尚在,心理年龄还行。
我选择和青年记者一起,到改扩修建中的昌樟路高速公路,来触碰“中国”和“故事”。
然而到了工地,对修路的想象被瞬间颠覆,生态修路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庞大的拌和楼群在碧空的映衬下雄姿伟岸,呈释着“冷再生”“油改气”这些低碳环保概念。废旧路面运到这儿,竟能被100%回收再利用。修路者不用“先在当地买一座山,作移山运动”了,意味着周围百姓不用担心土地被废弃物大量占用和污染了。中国路业的这一率先而为,让“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这些大词一下子变得具体。在国与民之间的这种联系中,我听到了行进中的旋律。
至于那支“北京的队伍”(北京城建),实际连人带设备驻守江西就已超过十年,其“野战”的程度很难想象。仍在带队伍的“老工程”不用说,全天候盯在工地的,更多是在各业务部门挑技术大梁的“80后”们。
路面风大,我们穿上工服戴上安全帽,还是会感觉冻手冻脚。你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民工,哪些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付出心力,也收获成果,“科研优势就在这儿,新东西、真东西其实都是工程现场来的”。
江西多雨,根据天气情况抢工期在这儿叫“五加二,白加黑”,就是数十天人停机不停,回驻地就是睡觉更衣,“脏衣服扔洗衣机里,谁赶上谁洗”。听说他们面试招聘专盯着身形壮的,“太瘦弱的来了也顶不住”。有的新大学生的家长不放心,到工地看上一阵,就什么话都没了,带上孩子和行李直接走人。
这才是这个行业真正困难的地方。“老工程”们习惯了常年与家人分居两地的日子,那些年轻的父亲想孩子靠视频。而新大学生好多都“单”着,整天转山沟——找对象成了难题。所以项目负责人张建说,“谁来这儿结婚,或结了婚来这儿,都是大伙的节日,我都痛痛快快掏钱送红包,他们不容易!”他又何尝容易?这十年他最难面对的就是“枕边默默流泪的妻子”。
不去不知道,工房敢情都安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人迹罕至的地方。即使盖了“标准化工房”,到了夏天,屋里也是“开着空调都进不去人”。生活苦一点不算什么,可远离都市和家人的单调寂寞让小伙子们情何以堪。
谈业余爱好,他们竟都说爱景德镇瓷器,特别是那些“老工程”们,这让我有些笑不出来。他们给孩子带回北京最贵重的礼物,就是找一个开不了工的雨天去景德镇,亲手把孩子写的、画的手迹烧到精挑细选的瓷器上。
回到北京,我把写好的《一群青年知识分子与一条高速公路》(后于2014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一版见报)发给张建审核,这位最靠谱的高工竟两天没回我。原来他又到工地“白加黑”去了,就为了赶在春运前全车道通行。知道他曾有过13天未离工地的记录,更知道上半年因肝病他不得不住了一阵子医院。
我的职业生涯已接近尾声,很少外出采访了,但2014年的四次采访,基本都在西北、西南。那里默默无闻的知识英雄,是我这一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身影。我常常会咀嚼思索他们、特别是中国工程师的社会价值。人们对他们的生存状态知之甚少,但很难想象中国前进的脚步中没有他们。
讲好有血有肉的中国好故事
作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唐绪军
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会见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由是观之,新闻界目前正在开展的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实践载体。
我理解,“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核心在于“讲好中国故事”,因为好的“中国故事”必定融注了“中国精神”,蕴含着“中国声音”。因此,“讲好中国故事”理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要讲述好的中国故事,其二是要把好的中国故事讲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光明日报在此次“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开局良好,成绩喜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领导带头深入生活。当今之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渐次拉开,吹响了各行各业的进军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了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创新活力。伟大的时代催生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作为新闻媒体,要想反映火热的生活,就必须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这也是“行进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路上,你才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在基层,你才能倾听到真实的故事。此次光明日报在组织“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领导带头。总编辑何东平和副总编辑李春林、刘伟、沈卫星、陆先高,编委张碧涌等先后奔赴珠海、上海、青岛、惠州、广西、河北等地深入基层采访,撰写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情感、有内容的好故事。这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开了个好头。
其次是提炼精髓选好故事。改革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无数的故事,或悲壮或励志,或神奇或曲折,或寻常或琐碎,这就需要记者们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沙里淘金,去粗取精,选出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我以为,那些能为社会凝聚共识,为改革汇聚合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的人和事,就是能够“弘扬中国精神”的好故事;那些看似平凡普通却意味隽永,能够映照出时代光芒的凡人小事,就是能够“传播中国声音”的好故事。以此为评判标准,像《吴立新:海洋梦 赤子情》《寻找大地上的亮色——作家李春雷的故事》《马桑树,花开光荣院》,就是这样的好故事。
再次是生动形象讲好故事。好故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人和事,接地气,带温度,但是要将好故事在媒体上准确地呈现出来、传播出去,就有个再现的技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好故事讲好。怎样才能把好故事讲好?《光明日报》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是真实,原原本本,原汁原味,不夸张,不拔高。比如,《寻找大地上的亮色——作家李春雷的故事》,一开始用白描的手法仔细描绘了李春雷书房的陈设,然后通过“小白板旁贴有一张A4纸”,引出了李春雷“走向生活”“走进生活”的故事。二是生动,注重细节,还原场景,不说教,少议论。比如,《吴立新:海洋梦 赤子情》,讲到吴立新带着妻子儿女受邀访问青岛以决定是否回国时,女儿的那句“爸爸,我同意和你回国”,就令人印象深刻。再比如,《马桑树,花开光荣院》,讲述了贺晓英28年来悉心照料117位革命老人的故事,结尾时,复述了贺晓英自己的话:“我没什么大追求,也没什么业余爱好,每天就是做些平凡事。光荣院里的老人幸福,我就幸福。”这朴实的大白话,读来令人动容。可见,真实是“血”,生动是“肉”,有血有肉,才能成就“精彩故事”。
一首歌 一棵树 一个人 一群人
——《马桑树,花开光荣院》采访手记
光明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 唐湘岳
我是伴随着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凄美的旋律,写这篇通讯的。边听,边写,边流泪。
这首歌,我很早就听过,也会唱,但是今天听起来,感受格外不同,因为一个人——贺晓英。这名字是湖南株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雄告诉我的:“向你推荐一个好典型,洪家关光荣院院长贺晓英。”
这线索并不在株洲市范围内,而是在张家界市桑植县。张部长解释,他是洪家关人,很早就认识贺晓英,每年回家乡他会去光荣院看看这些老人。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中国精神 传播中国声音
春暖花开,我和好友周怀立一同启程前往洪家关。
贺晓英28年全心全意伺候革命老人的事迹让我们感动。
贺晓英讲述革命老人的故事让我们震撼。
洪家关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贺胡子两把菜刀闹革命,族中兄弟叔侄百余人相与追随南征北战,浴血沙场。革命成功了,可大部分人没能活着回到家乡。仅洪家关白族乡就留下72名红色遗霜,他们一直在等待丈夫归来。
贺晓英讲起《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来历:“南昌起义失败,贺锦斋随贺龙回到洪家关老家,重新组织革命武装,任湘鄂边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他妻子戴桂香,人长得好,歌唱得好。贺锦斋是个有文化的红色将军,上马能杀敌,下马会吟诗。一天夜里,他就着桑植古老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曲子,重新填词。叫醒妻子,两人对着油灯一遍遍哼唱。军号响起,戴桂香唱起《马桑树儿搭灯台》为丈夫送行。1931年5月,贺锦斋为掩护贺龙撤退壮烈牺牲。戴桂香安葬了贺锦斋,一辈子没再嫁人。新中国成立后,搬进洪家关光荣院,之后年年清明,她都要到师长墓前去唱这首歌。”
贺晓英轻轻哼唱起这首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儿移花别处栽……”
师长知道自己可能牺牲,劝妻子不要死等,改嫁他人,妻子却终身没有改嫁。这样凄美的爱情怎不让人动情?
来到贺晓英家里采访,发现她丈夫坐在轮椅上,在电脑旁,一脸的开心。他已经瘫痪26年。贺晓英刚到光荣院工作不久,一边要照顾光荣院里的老人,一边要抽空回县城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公婆和丈夫曾经劝贺晓英“自个儿移花别处栽”。贺晓英没有答应。
戴桂香,贺晓英,两个洪家关的女人,相隔几十年,竟有如此相似的爱情?那首桑植民歌优美凄婉的旋律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
我问起马桑树的特点。贺晓英告诉我:“它长不高,开小白花,结小红果,不能做栋梁之材,水分足,砍来当柴火都点不燃。春天,村民把它一捆捆砍下来,丢到田里沤肥。树皮可以入药,治白口疮病。这树算不得伟大,但生命力强,不容易死,这世界少了它也是不行的。”
在光荣院,我认识了贺晓英;在光荣院围墙外,我找到了马桑树。当然,我们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
一首歌,一棵树,一个人,一群人……就这样从湘西的大山深处,从久远的峥嵘岁月走到了《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
神州处处跳动着行进中国的脉搏
——《“这是一个讲改革开放的地方”》采访手记
光明日报理论部主编、主任编辑 王斯敏
走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已是暮色四合。那被“中国红”巨型钢构包裹的建筑还是从夜色中跳脱而出,一眼难忘。
这里,似乎并不是我心目中的“基层”。记忆拉回2011年秋冬,我作为光明日报“走转改”小分队成员走山村小学、进乡间诊所、访农家橘园,眼前尽是憨朴笑脸,脚下沾满黄泥黑土。一个个“地气十足”的故事,便随着脚步俯仰皆是。而此刻,这个“气派敞亮”的所在,有什么故事可以诉说?
第一个讲述者是常务副院长冯俊。讲至兴味盎然处,他一言以蔽之——“这是个讲改革开放的地方!”
其后两天的见闻,印证了这句话。
这是个讲改革开放的地方,课程创新、教法改革一直处于“进行时”。在“演播室”开发布会,练习媒体沟通;以模拟实战的形式制定预案、应对危机……“就是要让学员们觉得新鲜、好玩又管用。”
这是个讲改革开放的地方,目标只有一个——培养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干部。跟青海班,听到的多是发达市县经验,“踮起脚尖还是够得到”;跟“海归”班,则多了对国情国策的完整勾画。确是“改革要什么讲什么,干部缺什么补什么”。
这是个讲改革开放的地方,络绎不绝的“洋学员”来了又去,触摸到一个精彩而友善的中国,留下超越国别种族的爱与尊重。这所学院为其打开一扇观察中国的大门,也用中国故事、中国风采、中国力量,推开了他们心中的信任之门。
还疑惑什么呢?我释然了。基层是火热的,更是多彩的。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或繁华或闭塞,或城市或乡野,总有可敬可爱的人们用心演奏着自己的音符;这些音符或激越或舒缓,或轻快或凝重,汇总起来,便是一首恢宏磅礴的中国进行曲。对每个恳切的观察者而言,农民手中捧起的丰收喜悦是中国,画家笔下流淌的五彩斑斓是中国,党员干部坚守的风清气正、自我提升是中国,面向世界敞开的坦荡胸襟、友善情怀同样是中国。我们深知,一个大国的筑梦之路上,有多少“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喜悦辉煌,就会有多少“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辛悲壮;有多少琐细温暖的平凡收获,就会有多少荡气回肠的宏伟奇迹。因此,走基层的意义,或许不只在于我们所到之地的大或小、“土”或“洋”,更在于我们心中的标尺是否够公正,躬下的身子是否够贴近,笔下的记录是否够真诚。生活是世间最精彩深刻的艺术品。在其面前,我们的笔力总是有限的,那么,至少,让我们葆有一颗向生活学习、为人民而歌的初心。
中国故事越来越精彩,中国声音越来越洪亮,中国记者心中的世界和脚下的舞台,也越来越宽广。让我们以此景共勉——享受它,是一种深刻真实的幸福;记录它,是一种不可轻慢的责任。
带着泥土芬芳、浸染时代气息的精彩故事
——光明日报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简述
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策划部编辑 方莉
浦东干部学院如何讲述改革开放?上海静安区大同里街道“藏”有哪些文化人和文化故事?马铃薯如何“变身”主粮?这些问题,在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相关报道里皆可找到答案。
2014年12月16日至今,光明日报已有50余名编辑记者前往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奔赴基层法院、文艺院团,深入学校社区、百姓人家等基层一线“行进中国”,采写刊发了50余篇具有光明特色和广泛影响的“精彩故事”报道,推出了10余个专版。在记者笔下,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被生动讲述,经济社会的成就亮点、创新成果被精心描绘,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理想情结被深情歌咏。这些报道传播了中国声音,弘扬了中国精神,受到广泛关注。
实际上,这是一次全国新闻战线同台竞技的“命题作文”。去年12月8日,中宣部召开专题会议,对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进行动员部署,并印发相关通知。光明日报缘何能发现并挖掘出如此多带着泥土芬芳、浸染时代气息的“精彩故事”?
活动开展以来,光明日报编委会领导高度重视,何东平总编辑等6位编委会成员带头深入基层采写“精彩故事”,撰写了《“格力人”的蓝天梦》《找寻一条马路的记忆——在上海静安看传统文化的都市生存》《吴立新:海洋梦 赤子情》等广受好评的稿件,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一大批编辑记者也满怀热忱地“行进中国”,发掘和抒写“精彩故事”。
在组织“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时,光明日报注重在活动中贯彻落实刘奇葆同志对光明日报批示的“讲文化同讲文化人的故事结合”精神,提倡写知识分子尤其是名家大家的追梦圆梦故事。在记者饱含深情的笔触中,李春雷、吴立新等知识分子的故事跃然纸上。不仅如此,光明日报紧紧扣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热点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焦点,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视角反映大变化、小事例承载大内涵,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涌现了大量把脉时代热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报道。
此外,光明日报将此次主题采访活动与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结合,大胆探索深入鲜活的融媒体报道实践。光明网首页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题,在“专栏报道”“图解2014”“评论观点”等板块中,集纳推出了相关文字、图片、图解等多媒体新闻作品。光明日报微博也同步发起“讲述精彩故事·聚焦行进中国”话题,发布近30条图文微博。
行进没有终点,故事不会结束。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还将继续加大力度,形成规模,保持热度,组织策划一批重点选题,鼓励更多编辑记者全情投入“行进中国”采访,刊发更多具有光明特色和广泛影响的“精彩故事”。
网友声音
@开心: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扑面而来的是务实文风。《知识产权法院敲响第一槌》体现出司法改革的用心,《“这是一个讲改革开放的地方”》聆听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中国故事”,《深圳盐田法院改革破冰》道出了深圳勇立潮头的改革故事。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故事,倍增了我们沿着中国道路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谢伟锋:作为一名铁路人,在读到《“最美高铁”串联黔桂粤的故事》这篇报道时,深有感触。高铁改变了国民生活,让科技创新迈出了更大步伐。显然,“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善于把握民众关切,它撷取了贵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的切入点,把“山不再高,路不再远”的高铁之旅用回家的温暖方式再现。
@萧萧:《让照相机飞起来》着眼于青年创业的筚路蓝缕,《马铃薯变身记》着笔于科技工作者的栉风沐雨。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生动讲述出中国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正是这一腔满满的正能量,成为我把“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推荐给周边年轻人的理由。
@任非言:初看这些遍布大江南北的故事,吸引我的并不是故事的情节,而是记者们居然在每一段故事中都记录下了如此多鲜活的细节。在此我看到的,不只是观察者与记录者,而且是一个个有温度的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