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盐湖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采用 “五言诗”形式,首开文风创新的先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15年2月6日召开的盐湖区人代会上,盐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治所作的人大常委会报告,仍然采用了“五言诗” 的格式,洋洋洒洒6000言,文风清新,诗韵依然,听起来耳目一新,读起来朗朗上口。(中新网)
对于这位人大常委会主任用6000字“五言诗”作报告的做法,有赞者也有弹者,舆论褒贬不一。
不过,在笔者看来,无论怎样的争议争论,都不能脱离地方两会这一庄重场景和人大报告这一现实背景。“五言体诗”作人大报告,囿于体裁所限根本无法承载人大一年来的工作内容。人大负有监督一府两院之职,工作同样千头万绪,一年工作下来不知道要涉及多少“小数点以后的数据”,一份完整科学的人大报告,涉及的具体数据不说上千也有数百个,这些“具体数据”显然无法用“五言体诗”来描述和表达。
社会公众和与会人员,或者能从“五言体诗”报告中感受到“报告者”的才情和良苦用心,但却看不到和听不到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相关“数据”,更无法真切和准确把握一年下来人大代表基层走访了多少天、走了多少单位和多少户,和上年同比有什么数据上的差别,以及与监督政府相关的更多的民生数据、环保数据、履职能力的数据等等具体的履职成绩。
这些,根本就不是“五言体诗”报告能容纳和满足得了的。试问,这位人大主任在当众作“五言体诗”报告时,考虑过或了解过代表委员们和社会公众的感受吗?与会者对于一年来人大具体工作的了解掌握,难道只能重新以另外一种途径获得吗?
不可否认的是,这位以“五言体诗”作报告的人大主任,出发点是好的,其中饱含有他对不良文风“宣战”之意,也有对旧的报告写法的创新突破之意,但“五言体诗”作报告实属对“不良文风”的矫枉过正。公众和民意反感“党八股”式公文,对于“臭裹脚式”公文更是深恶痛绝,因此,也需要各级党政机关在公文写作上率先垂范,真正做到简明扼要、抛却“穿鞋戴帽”的公文陋习。
然而,反对不良文风和“旧习惯”,并不是对传统公文格式和模式的“彻底抛弃”,更不是由着性子“瞎改”。现代公文行文模式早已成熟,以白话文为固定模式的行文方式,可以完全满足政府管理和公众民生所需,当代公文需要的是“改良”、需要的是剔除“不良”要素,而不是“以诗歌”等自由体模式取代。
(原标题:“五言诗体”报告有“矫枉过正”之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