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3日电 台湾高雄监狱囚犯挟持人质事件,12日清晨在六名挟持者举枪自尽后落幕。港台地区和外国华文媒体称,这起惊心动魄的挟持事件,历经14小时的对峙,能在人质毫发无伤下收场,堪称万幸。其间掀出的台湾司法及狱政管理问题,值得岛内司法、法务及相关各界重视。
应变得宜值得肯定
台湾《联合报》13日社论指出,这起监狱挟持事件,六名囚犯显系事前经过共谋策划,因而能够利用狱方在看病、会客上的管理疏漏,挟持管理员和替代役男(守卫)为人质,并利用人质交换取得枪械库中的长短枪,形成要挟和对峙之势。如此棘手的监狱挟持典狱长事件,是台湾治安史上首见,以现场警力荷枪实弹的严密部署看,可知情况之严峻。
美国《星岛日报》当地时间12日社论分析,事实上,台湾狱政管理近年来面临刑法刑度及假释趋严、监所关押者趋向重刑犯,管理人力又短乏等条件,形成压力锅,酿成“狱政风暴”的环境。
管理上制度、环境的缺失及弊端,如果监所不能亡羊补牢,以杜悠悠之口,甚至不能维持表面上的公平,导致受刑人心浮气躁,造成闹房的危机,等到上级出面处理,那就有如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
台湾《中国时报》13日社论表示,这起暴动案固然令人震惊,也暴露了台湾狱政、监所人犯矫正与司法审判制度的严重缺失,但是事件中也有几点值得肯定之处:
首先,监狱人员应变得宜,在事发后能有效控制情势,尤其典狱长与副典狱长主动提出愿意亲自替换人质,充分展现担当,勇气可嘉。
其次,警方对于现场的处置明快果断,不但迅速抵达现场,而且有效布置警网,以火力封锁了受刑人企图窜出的监狱大门,杜绝了其脱逃的可能性。
第三,尽管这6位受刑人再度以身试法,铸下了大错在先,但是他们能够在向社会表达诉求后选择自尽,没有凭借手中的强大火力负隅顽抗,因此避免了监所人员以及其他无辜者的不必要伤亡,这一点依然必须给予肯定。
监狱风波须细心检讨
在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中,各界也看到了几项严重的狱政问题。
《中国时报》、《联合报》分析,第一,台湾司法公正性并未受到信赖,因而有受刑人自认受到冤屈,不惜以死明志。
第二,台湾一些政商人物在监的特权待遇:这次挟持者最感不满的,陈水扁在狱中享受绝佳待遇并轻易保外就医,但其他监狱犯人的人权问题诸如罹病、劳动、司法人权皆遭漠视,让他们感到极为不公。
第三,替代役男(守卫)是否适宜在监狱服役:近年替代役男的役职范围愈来愈广,虽可填补机关的人力短缺,但以监狱这种高风险部门,却不宜让社会经验空白的替代役男担任。美国联邦监狱的守卫,必须要四年制大学毕业,至少36岁,或曾担任过执法、假释、矫正之类的工作。
第四,对峙现场的谈判、部署与秩序:这次事件一发生,挟持者两度接受替换人质,其间又有“大哥”级的民意代表进入协商,都显出其处理具有台湾的“民间”特色,而非官方制式规范。此外,若干媒体为了贪功,使用空拍机在监狱上空拍摄画面,让挟持者误以为警方动用直升机攻坚,因而对空开枪扫射。
《联合报》并指出,挟持事件落幕固值得庆幸,请不要忘记人们在悬疑对峙期间有过的焦虑。如果漏洞不补,听任许多规定形同虚设,下一次再发生这种事件,结局恐怕没那么好过。
香港《大公报》表示,监狱是对违法者进行思想改造,使其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的重生之地,但从狱长受贿案以及挟持事件来看,岛内一些监狱反倒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和危害社会治安的定时炸弹。台湾相关部门应雷厉风行地彻底清除监狱的污垢和陋习,挽回人们对执法机构的信心。
香港《明报》13日报道援引台法务部门官员陈明堂的话表示,全台约有6.3万犯人,管理人员仅8000多,教育训练跟申诉管道平时都有做,但这次出事须细心检讨,未来硬件方面,将推动10年监所改建计划,软件方面则是推“一监所一特色”,期望人性化管理,推动受刑人习艺,让监所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而不是让犯人关到傻,出狱后无法融入社会。
台湾《中华日报》社论称,这起“高雄监狱事件”,凸显台湾“狱政之病”已病得不轻。检讨总在不忍闻问甚至不可承受的问题发生后,“高雄监狱事件”落幕之时即为检讨之始,在检讨重囚何能钻空子制造暴动的同时,如果对“暴动肇因”视若无睹就应该被痛切检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