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黄小河 杨宝宝
2月28日,从央视离职后,柴静又出现了。和崔永元一样,她也免费为网络贡献了一部调查视频—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片子从柴静讲述自己年幼女儿的病痛开始,呈现了步步追问雾霾真相的过程。
作为主讲人,柴静从开篇就透露了她为何从央视辞职的原因:2013年初柴静怀孕,但她未出生的孩子却被检查出患有良性肿瘤,一出生就要进行手术,因此她辞职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照顾孩子。现在接受手术的宝宝已经痊愈,但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柴静对雾霾的感受却越来越强烈。柴静说,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于是自费百万展开了为期一年的深度调查,“这次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出于母性本能”。
对于雾霾,柴静的理解是,“大家低估了治理的艰巨与复杂,容易急,产生无望的情绪。”她希望尽可能公开地去说明白,也许有很多人可以像她一样有改变。
“穹顶”困境
《穹顶之下》这个名字来源于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小说中,一个小镇被从天而降的穹顶隔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当地居民为争夺资源而爆发内斗。与此同时,他们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来查明真相:穹顶从何而来?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会不会消失?何时消失?
在柴静看来,这隐喻是不言而明的。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把人类置于穹顶之下,而突破这一困境,人类又只能依靠自己。
“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我‘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这是柴静开始雾霾调查的初衷。
这一年,柴静拜访了国内外很多专家和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了雾霾背后的执法困境,同时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与经验。
为了探究霾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多久,柴静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申请了近十年华北上方的卫星照片,无一例外,北京都笼罩在雾霾之中。“当时还没有PM2.5检测,那个时候我们一直以为那是雾。”柴静以切身体会描述了这种“后知后觉”。这也正是她想要普及的,不止是工厂、矿山才是污染,“我们每天看到的空气,就是污染。”
《穹顶之下》的调查结论显示,中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通过调研,柴静发现中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也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而从英美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到,不走唯GDP道路,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产业结构都会随之改变,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私人恩怨”
注定会成为“公共恩怨”
《穹顶之下》不乏严谨的调查和精确的数据,但它又是典型的柴静式作品。人性关怀和个人悲悯在演讲中举足轻重。首当其冲的,就是她开篇提到的女儿的病。因为女儿未出生就患有肿瘤,柴静才开始关注雾霾,尽管女儿的肿瘤与空气污染是否有直接关系,是无法证实的。
该片一出,不仅立刻被朋友圈刷屏,也出现很多观点不一的激烈交锋。这样的情况我们似乎每年都曾“看见”,从“月亮熊”到“转基因报告”,不管是站在道德层面、制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观者拿出来的观点似乎都比制作者更有道理,和调查中涉及的核心问题一样,你凭什么得出这个论断?你的科学依据是可靠的吗?真相到底是什么?对于雾霾这样一个久久不散的“阴影”,本片引起的广泛关注,哪怕是争论,也是一个开始。
一些观众看完了此片认为,一个初为人母的女记者因为患病的女儿,拍了这样一部与中国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事,挺感动。
而也有部分观众认为,柴静的开场白过于煽情,妊娠期的婴儿患癌,有多少是与外部环境有关?有多少是先天遗传因素?最重要的是,拿自己女儿的病作为故事的开头,这样真的合适吗?
柴静坦言,一开始也心怀顾虑,“我有没有权利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但是她后来坦然了,自己关注雾霾、关注环境是因为女儿,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永志是柴静演讲的现场嘉宾之一,他对这一开场白持肯定态度, “这些柴静个人化的感受与关切更容易唤起同处雾霾之下的网友的生活体悟,她所说的仿佛是私人恩怨的这场较量更容易激发网友作为母亲、女儿、妻子或者父亲、儿子、丈夫的个体的利益诉求的类同感和行动欲。”
是一个记者,但也是一个母亲。这是柴静在《穹顶之下》中的身份。这也决定了演讲的基调。
柴静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时认为,自己做这部片子 “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
她拍摄这一调查纪录片耗资百万,费用均来自稿费,“国内一些基金会联系过我,愿意资助,但我当时完全不知味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子,又要照顾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就没接受,非常感谢他们。”
柴静开场白中说,“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2月28日,柴静的这部《穹顶之下》被放到了网络上。而从她有了这个想法开始,就注定这个“私人恩怨”一定会变成“公众恩怨”。
希望为法律修订带来参照
就《穹顶之下》中所表达的结论,很多观众也给予了不一样的观后感,有人质疑柴静由现象直接导出结论,并无充分论据。但庄永志认为《穹顶之下》的最大意义是普及,是让每个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腊八节那两个小时的交流,是她调查雾霾过程的再现,是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更是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
柴静并不否认自己所做雾霾调查的局限性,“治理大气污染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深深感觉到了这点,担心如果说得不准确,对现实会有妨害,找了很多专家审校,但也无法保证精准,只能尽力而为。错了的地方,修正就好。不足的地方,会有更多人做得更好。”让雾霾问题得到重视,是她的目标,而《穹顶之下》只是一个引子。
东方卫视主持人、新闻评论员骆新认为,柴静和崔永元“自拍纪录片”的行为,是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很有价值的努力。这两部纪录片都受到质疑,但骆新认为引发质疑也是纪录片价值所在,“这是舆论场自我制衡、纠偏的结果。”
除了个人耗资百万,历经一年调查,柴静也做了更为具体的事情。她将采访的资料和稿件都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能为正在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带来一点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
同样的,发给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小组成员的稿件也得到了积极反馈,这让柴静意外,但也感到大气污染治理是有希望的,“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订者的态度是因为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更多地讨论,形成共识。”
调查纪录片的短板是
“先设定结论”
柴静的这部调查纪录片让人联想起一部美国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片中的主讲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利用全媒体,对全球变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调查研究纪录片。戈尔用数据和实地采访论述了北极海冰减少,冰川和春季覆盖北半球的雪盖减少,全球变暖的状况。他说,“这些变化貌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可是这一系列的变化改变了我们所处的星球,最终会导致各种极端天气,像严重干旱、暴雨和强风暴等。”片中最让人深刻的一句话是“北极熊最后是被淹死的,因为它并不会游泳”。
有人说,正是由于戈尔的这种“地球公民”、“环保卫士”的过于偏激的身份,使他最终落选总统。虽然不论左派或右派的媒体,对于此片都是正面的评价,但也有评论认为“虽然戈尔在科学方面的正确大于错误,但他夸大了全球变暖的风险”。英国Telegraph报道英国高等法院法官为此片做出判决,提出片中的九个错误。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调查类纪录片的短板,或许正是先“夸大风险”、“设定结论再去调查研究”,互联网时代的观众已经对信息源身经百战,人们更想知道确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