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一大早,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带着河南人民的嘱托和期盼,满怀信心地登上G90高铁赶赴北京,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代表们的行囊中,有不少神秘礼物,其中就包括著名作家二月河带着一瓶清澈的丹江水。东方今报记者见证了这瓶水从上车到下车的全过程。
【发现】
二月河的行李是一瓶丹江水
昨天早上7时40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在河南饭店集结,大家一一登上大巴车,准备前往郑州东站乘坐高铁。
就在代表们上车时,东方今报记者发现,著名作家二月河右手提着一个白色的手提袋,他时不时看看这个袋子,呵护之情溢于言表。
“我带了一瓶丹江水,要把它带到全国两会上去。”和东方今报记者相熟的二月河,首次透露了这个小秘密。他还打开手提袋,让记者看了看这瓶清澈的丹江水。于是,东方今报记者跟随二月河坐上了1号车。
在大巴车开往郑州东站的途中,二月河将手提袋放在右腿上,右手紧紧握着手提袋,生怕装有丹江水的玻璃瓶磕着碰着。
上午8时25分,大巴车驶抵郑州东站二层出发站台。一下车,二月河就说,他的其他行李都提前托运了,这瓶水是他随身携带的唯一“行李”。
进入高铁车厢,二月河坐定后,依然提着手提袋紧紧不放。
【初衷】
源头取水样 进京送“甘甜”
谈起这次带丹江水进京的初衷,二月河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去年通水,一泓清渠北上入京,为沿线省市带来了甘甜。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工程通水,来自南阳的丹江水通过1432公里的干渠,被送到沿线城市和首都北京,这条干渠将大家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仅是简单的输水与受水的联系,而是一种深厚的人文联系。
“带上这瓶丹江水,表示我们河南人和南阳渠首群众对北京和北方干旱城市的深情厚谊,也增强了北方干旱地区群众和我们渠首人民的这种文化联系。”二月河说。
二月河透露,由于自己身体不太好,加之这些天忙着为两会做准备工作,三天前,他委托朋友在渠首取了这瓶水样。
【尝水】
打开瓶盖 情不自禁喝一口丹江水
“你看看,这瓶水很清澈,很干净。”说着说着,二月河打开瓶盖,情不自禁喝了一口丹江水,并感叹“嗯,很甜”。
二月河说,丹江口的水通过一千多公里的干渠送到北京后,听北京的朋友说,水质很好,北京人很感谢南阳人。这个工程能够取得这样的结果,不但是南阳人的心愿,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一渠清水送北京,身为渠首的南阳是关键。”二月河说,十余年来,南阳数万移民搬离家园,企业迁移,农药禁用……为了保护水质,南阳采取了很多措施,南阳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在这个过程中,南阳从上至下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在二月河看来,南阳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因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他要把这瓶水带到北京,有机会的话,会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展示。
【评水】
君住干渠首 我住干渠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一渠水
送往北京的丹江水的水质很好,除了渠首南阳的努力外,还有整个沿途省市的集体付出。
“我国有首著名的诗歌,‘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想,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功通水后,可以修改为‘君住干渠首,我住干渠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渠水’。”二月河说,自2005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后,十余年来,无数的南阳人为工程建设移民他乡,作出巨大的牺牲。希望通过这次带水进京的举动,呼唤沿线省市创造绿色的环境,保护这一渠清水,让丹江水永葆清澈本色。这不但是南水北调的需要、中国北方居民的需要,也是全国人民的需要。
本版撰文:大象融媒·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秋欣 梁新慧 刘长征 高冬丽 董彩红 米方杰/文 沈翔/图
(原标题:二月河随身行李只有一瓶丹江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