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6日电 据外媒报道,根据2012年印度德里一起轮奸致死案制作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在印度引发激烈争议。
《印度的女儿》于3月4日在英国播出。片中,这起震惊世界的奸杀案凶手接受了纪录片制作人莱斯利·厄德温的采访。这部片子原定在印度NDTV电视频道播出,但印度警方前一天稍晚时成功获得法庭禁制令,该片在印度禁播。
2012年12月16日,23岁的医学院学生乔蒂与一名男朋友外出看电影,在回家途中被骗上一辆私人巴士后,惨遭轮奸杀害。
已被定罪的主犯穆克什·辛格和另外三名同案犯面临死刑。他在接受厄德温采访时丝毫没有悔过之意,反而声称受害人当时不该反抗。
“侮辱”
印度内政部长拉吉纳特·辛格在国会抨击这部影片,坚称这部纪录片不能在印度播放。印度政府还准备就此起诉BBC。
印度知名电视记者阿纳卜·格斯瓦米认为这部纪录片“不道德”。另一个印度电视台似乎也赞同辛格的观点,认为播放这部片子是对印度的侮辱。
但是,印度一些有影响力的报刊和作者则质疑禁播该片的决定。
错误观念
《印度时报》认为,“真正的丑闻不是谁批准了(对主犯的)采访,而是这种完全贬低女性的观念如此令人不安地深入印度各个社会阶层。”
印度社会各界、各阶层都能听到强奸案受害的女性本人也有责任这种言论。该报指出,假装这个观点不存在有弊无利,而禁播令根本管不到互联网和印度国境线以外。
《印度斯坦时报》指出,这部片子凸显了印度部分男性“退化的心理”,需要就此展开辩论。该报声称,禁播这部纪录片是走捷径;片子揭示的问题不会轻易消失。
这一观点目前在印度属于少数派。占上风的观点是这部片子“反印度”、“反女性”。
伤害感情
另外一些媒体,比如《印度快报》,认为印度政府的态度反映出政府“脸皮极薄”,发火的对象也搞错了。该报认为损害印度国际形象的不是这部纪录片,而是充斥于印度社会各角落的“责怪受害人”心态。
《印度的女儿》在印度社交网站也引起热议。有支持者认为该片主题是反强奸,而不是要把印度刻画成“强奸犯的国度”。
批评者里有人指责BBC“鲁钝”,“不顾他人感受”,在印度人气下降。也有人表示这部纪录片看不出什么问题,不明白为什么惹怒了那么多人。
《印度的女儿》于3月4日在英国播出。片中,这起震惊世界的奸杀案凶手接受了纪录片制作人莱斯利·厄德温的采访。这部片子原定在印度NDTV电视频道播出,但印度警方前一天稍晚时成功获得法庭禁制令,该片在印度禁播。
2012年12月16日,23岁的医学院学生乔蒂与一名男朋友外出看电影,在回家途中被骗上一辆私人巴士后,惨遭轮奸杀害。
已被定罪的主犯穆克什·辛格和另外三名同案犯面临死刑。他在接受厄德温采访时丝毫没有悔过之意,反而声称受害人当时不该反抗。
“侮辱”
印度内政部长拉吉纳特·辛格在国会抨击这部影片,坚称这部纪录片不能在印度播放。印度政府还准备就此起诉BBC。
印度知名电视记者阿纳卜·格斯瓦米认为这部纪录片“不道德”。另一个印度电视台似乎也赞同辛格的观点,认为播放这部片子是对印度的侮辱。
但是,印度一些有影响力的报刊和作者则质疑禁播该片的决定。
错误观念
《印度时报》认为,“真正的丑闻不是谁批准了(对主犯的)采访,而是这种完全贬低女性的观念如此令人不安地深入印度各个社会阶层。”
印度社会各界、各阶层都能听到强奸案受害的女性本人也有责任这种言论。该报指出,假装这个观点不存在有弊无利,而禁播令根本管不到互联网和印度国境线以外。
《印度斯坦时报》指出,这部片子凸显了印度部分男性“退化的心理”,需要就此展开辩论。该报声称,禁播这部纪录片是走捷径;片子揭示的问题不会轻易消失。
这一观点目前在印度属于少数派。占上风的观点是这部片子“反印度”、“反女性”。
伤害感情
另外一些媒体,比如《印度快报》,认为印度政府的态度反映出政府“脸皮极薄”,发火的对象也搞错了。该报认为损害印度国际形象的不是这部纪录片,而是充斥于印度社会各角落的“责怪受害人”心态。
《印度的女儿》在印度社交网站也引起热议。有支持者认为该片主题是反强奸,而不是要把印度刻画成“强奸犯的国度”。
批评者里有人指责BBC“鲁钝”,“不顾他人感受”,在印度人气下降。也有人表示这部纪录片看不出什么问题,不明白为什么惹怒了那么多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