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刚刚履任环保部长仅10天的陈吉宁将迎来部长生涯的第一个“大时刻”: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这位前清华大学校长将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作为“学而优则仕”的典型,陈吉宁甫一上任,就被环保学者们打上“专业性”的标签,被环保系统内部人士和外界观察者们寄予厚望。与此相对的是,长期以来,环保系统被认为是“弱势部门”,曾有媒体用六个字评价环保部:“有义务,没权力。”
在这个举国关注环保问题的时刻,这位学者型新部长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1 年轻部长的“新气象”
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经表决通过,任命陈吉宁为环保部部长。51岁的陈吉宁成为目前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中最年轻的部长,也是唯一一名60后部长。
被正式任命为环保部部长仅48小时,陈吉宁便首次公开亮相,主动与媒体见面:3月1日下午2时,身穿浅灰色休闲西服的陈吉宁走进会议室,并主动与在座的记者们握手,脸含微笑。
据新华社报道,在媒体见面会上,陈吉宁选择了那段时间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作为切入口。
“我昨天晚上完整地看了,今天上午给柴静发了短信,向她表示感谢。”陈吉宁说,“她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唤起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
作为环保领域专家,陈吉宁对环保类的著作信手拈来,他将这部纪录片的重要意义同环保史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相比,该书由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在1962年出版,唤起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我想这片子也对唤起公众关心环境健康问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我特别赞赏这件事。”陈吉宁说。
上任之初便接洽媒体,这昭示着新任部长的环保新思维。对此,陈吉宁也谈到,环保部要让人民群众感到有希望、有信心解决环境污染,“而环保部如何与社会公众互动,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清华大学校长调任环保部,公众对这位学者型官员保持了热切的期待。与前任不同,这位以环境研究经验著名的大学校长,此前一直在清华大学工作,从未有过在政府部门任职经历。然而,他的身影曾多次出现在中国环保工作的第一线,业界对他毫不陌生。
作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吉宁曾多次参与过国家应急环保事件的处理。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汶川地震救灾……陈吉宁每每出现在环保事件的第一线,为政府和环保组织提供最专业的咨询。
2006年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举国震动,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的专家,陈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2008年汶川地震时,时任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带队组成的清华大学抗震救灾专家组,作为第一个高校专家组飞抵灾区。
在学界和业界看来,陈吉宁是顶级的环境领域权威专家。陈吉宁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系统分析、不确定性优化,这种专业背景也正符合中央对环保部职能转变的规划。
“有些高层缺乏深入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陈老师会从根本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一位环保专家认为,陈吉宁会给中国环保领域带来新气象。
2 “激进”校长
在清华大学工作、任职期间,“敢于挑战、不拘一格”是同事们对他最大的印象。
刚刚担任清华大学环境系主任时,这位有着十年海外经历的海归学者曾引发争议。大家都觉得,他升得太快了。但很快,陈吉宁就给出了完美的答卷。他利用自己的海外经历,引进了一系列从前不敢想象的人才,并做出一系列措施,引起了环境系内外师生的瞩目。
一位清华环境系老师回忆,当时系里教学楼空间狭小,但盖新楼需要学校批钱,流程非常麻烦。
为了尽快改善系里的办学条件,陈吉宁并没有拘泥于旧流程。他找到了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智能楼项目,由意大利出钱,清华出地,将环境学院大楼设计成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的绿色节能生态示范楼。如今,这幢教学楼成了清华的标志性建筑。
2006年,42岁的陈吉宁就被提拔为清华大学副校长。6年后,他成为清华大学的第18任校长。
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陈吉宁曾公开赞许学生“捍卫PX词条”。媒体赞许了陈校长的这一举动,称赞其为“激进”校长。
在2014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吉宁特别对几位捍卫PX词条的学生表示赞许。
在2014年,清华曾有几名学生在环境领域成为热点——该年4月2日到4月4日,因为发现百度百科词条中对PX(对二甲苯)毒性的描述被人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化工系近10名学生自发昼夜捍卫“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
在持续3天的拉锯战中,“PX”词条被反复修改36次,最终被锁定在“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上。
2014年7月7日,清华举办毕业典礼,陈吉宁特别提到此事。他当众表示:学子们体会的不只是真理的可贵,还有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我更相信,你们在课堂、在实验室、在各种大赛上,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分数和名次,还有创意创新创业的创造者精神,这种精神将伴随你们一生”。
在清华大学校长任上,陈成功推动了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赢得了外界的肯定。清华大学内部认为,在人事制度改革、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和清华教改,尤其是去行政化方面,都为清华大学做出了大贡献。
前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代所长许振成曾与陈吉宁在滇池污染控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有过不少接触。在许先生看来,清华校长或许与陈吉宁的新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管环境当然是个顶端的众口难调的组织协调活。”
3 “肯定是铁腕治污”
曾经,在清华大学校内,学生们经常会看到陈吉宁骑着自行车的身影——这是他为了倡导绿色生活的环保理念的行为。这一举动每每获得清华学子的点赞。
从今以后,陈吉宁的身影不会再经常出现在象牙塔内。取而代之的是数亿关注中国污染问题的眼睛。
新形势下,环保部的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中国环境积累的问题,已经接近极限。另一方面,在目前经济放缓、下行的形势下,再提环保,压力、阻力会更大。
陈吉宁本人对自己面临的困难早有心理准备——在四年前的一次环保问题论坛上,陈吉宁曾表示,如果没有“十倍”的技术进步的话,那今天所有复制欧洲和美国的治理模式都将很难成功,今后必然会遇到问题。
四年之后,他成为环保部的部长,扑面而来的是一连串环境问题:北京、河北的雾霾、遍及中国的白色污染、蔓延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即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让人头疼的难题。
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履新的陈吉宁,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十八大报告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由此可见,新一届政府对于环境的决心很大。这为他治理环境提供了新机遇。
新官上任,陈吉宁概要讲述了四项工作计划。他表示,过去的环保部门,给人的感觉是执法过松、过软,企业不守法是常态,这种状况何谈环境保护。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切实贯彻实施新《环保法》,让守法成为底线和常态。
作为环境学界最权威的专家,陈吉宁刚刚完成了从学者到官员的转型。此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也曾提出过不少主张。其中就包括重拳治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两会上,陈吉宁惜字如金。面对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他淡定地表示:“肯定是铁腕治污,这没什么可说的。”
3月7日下午15时30分,他迎来部长生涯中的第一个大时刻: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这位前清华大学校长将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公众们期待,中国环境治理将自此迎来新节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