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 3月7日上午,人大江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会议间隙,余枫代表(左)、陈世春代表(中)、黄代放代表(右)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 本报记者 李树贵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们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双目标”,不仅仅是稳增长,保持中高速,而且更强调高质量,达到中高端水平,速度与质量是发展的两个坐标,“双目标”兼顾了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是经济新常态的体现,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奋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越来越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去年能保持7.4%的增速,是一张不错的成绩单。保持这样的增速,在世界各经济体中也是很好的表现。”看着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正武说,“但是,经济增速也不能太低,否则不利于扩大就业等。我认为,要实现中高速增长,就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靠拼资源、拼要素的粗放发展方式,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在小组讨论会上,不少委员疾呼,“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迫在眉睫!”对此,马正武委员深有同感。他说,我国经济过去是追赶型,要加速向引领型转变。通过加大自主创新,我国已出现了一批跑在世界前列的企业,比如航空航天、高铁、通信等领域。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要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的基础,从体制机制上宽容失败,鼓励创新。
马正武委员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我认为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物联网结合,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有助于产业链向价值高端迈进,有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认为,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这一目标既积极稳妥,又切实可行。“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到10000美元后,增长速度都会降下来,中高速增长符合发展规律。”
李春洪代表同时表示,“我国仍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换挡不失速。在新常态下,对经济增长速度需要有底线思维,按照经济增长潜力、就业水平设定底线和调控区间,既要防止用老办法把发展速度抬上去,也要防止把经济下行压力视为新常态,无所作为,放任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
中高速增长如何保持?李春洪代表告诉记者,从广东的实践来看,将强化内需拉动经济主引擎作用,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要扩大有效投资;二是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实施养老健康家政等6大领域消费工程,大力支持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三是要巩固和扩大外贸进出口,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加大企业‘走出去’步伐,同时抓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机遇,扩大先进技术装备进口,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我们应该进一步淡化GDP,但并非不要GDP,重要的是看GDP的质量和结构,这将直接决定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李春洪代表说。
要在发展动力切换上下功夫
“我们一定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朝着这个‘双目标’努力。”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市长陆治原说。
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能源经济是主导产业。2000年至2011年期间,榆林的年均经济增速都在17%左右,引领了陕西各地市的发展。由于国际能源价格特别是煤炭价格下跌,2014年,榆林市经济增速只有9%,虽然在全国以能源经济为主的城市中仍然排名靠前,但却低于陕西全省9.7%的平均增速。
“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是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过去的发展主要是靠初级能源产品为主的能源开发。”陆治原代表说,“要想实现总理所说的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今后既要大力发展非能源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时也要在发展动力切换上下功夫,通过科技创新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来自能源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褚艳芳对此也深有感触,“前些年,一些地方的能源行业增速每年都能达到10%甚至20%,这些增长都是建立在高耗能、高污染上的。数字虽然好看,但要付出环境严重污染的巨大代价,不具有可持续性。这两年,政府对清洁能源和治理污染的投入持续加大,可能牺牲掉一部分速度,但综合效益却明显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闫丽娟也赞同在动力切换、效益提升上下功夫。“不能再简单比拼规模,必须要有质量效益,在技术上占据行业制高点,才能成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一块基石。”闫丽娟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 陈 静 张 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