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坚江代表接受金报记者专访](https://photocdn.sohu.com/20090828/dot.gif)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
“希望胆子更大些、步伐更快些。”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听到这句报告时的第一反应。记者了解到,今年他提交了多份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建议,涉及政策、人才、立法等多个具体领域。
金报特派北京记者 任元俊 文/摄
人才 应进一步简化医师多点执业的手续
“缺少优秀的人才资源,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瓶颈。”郑坚江说。他用一组数据告诉记者,民营医院“医师荒”不是危言耸听。
“拿2013年来说,民营医疗机构数占医院总数46%,但执业(助理)医师仅占14%,护士只占12%。”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但根据目前出台的意见或规定,效果不尽如人意。”郑坚江告诉金报记者,“走穴”要经过第一执业地点同意,在现行体制下,院领导不会从心里愿意自己的医师去多点执业,“走穴”的医师也不愿让院里知道。
“国家在政策层面已经在推动医师多点执业,但办理医师多点执业手续的人少之又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卫生部门对医师多点执业采用的是注册管理,医师要办多点执业手续较复杂。”
郑坚江在《关于加快解决社会办医人才急缺的建议》中写道:建议进一步简化医师多点执业的手续,只要医师觉得有精力有时间多点执业,且具备了医师资格与执业证书两个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明,可自主决定多点执业,由兼职执业医疗机构报备所属卫生行政部门。这样会鼓励更多的医师参加多点执业,既有利于医疗机构,又有利于患者。
政策 放宽民营医院采购大型医疗设备限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医疗技术离不开大型医疗设备的支持。据了解,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长期实行的是配置许可证制度,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则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由于实行配置许可制度,在采购大型医疗设备时,民营医院往往是‘弱势群体’。”郑坚江说,不少民营医院规模达不到相应要求,采购大型医疗设备受到了审批门槛的限制,无法满足诊疗需要和患者需求。
“除了人才,还得有设备,否则谈不上做大做强。”
在《关于放宽民营医疗机构采购大型医疗设备限制的建议》中,郑坚江提出:鉴于民营医疗机构实行的是自负盈亏、风险自担的经营原则,应该有权根据医院的发展和病人的需要自主采购设备。而参照国外的做法,购买大型医疗设备也是不需要审批的,医院都有自己的采购权。
他呼吁,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部门从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放宽民营医疗机构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审批限制。
立法 修订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你看,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当时民营医院很少。现在这支队伍在不断壮大,需要建立准入、发展、退出等机制,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郑坚江跟记者谈起了对行业规范的看法。
比如,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不合理,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税费、补贴等巨大差异,缺乏平等保护机制,不利于开展平等竞争,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郑坚江认为,这都是法规滞后于时代发展导致,应对现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他提出四点具体建议:第一,理顺医疗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卫生部门应当定位为行业监管,对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平等监管;第二,对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平等保护,促进整个医疗市场的健康良性竞争;第三,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清晰定位,对市场准入、退出以及医疗机构财产的性质进行明确界定;第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发挥社会资本的资金优势,允许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竞争能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