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红 黄勇娣
上海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石良平教授表示,原油价格作为一种上游的资源类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波动会带来一连串影响,在国内不少产品价格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内油价客观上也不可能完全“随行就市”。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很多牵涉国计民生的改革有一个逐步推进过程。“但国内油价国际化进程的提速刻不容缓。”
在我国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之时,油价与国际的接轨程度被视为“大大拖了后腿”。从美国旅游回来的朋友都说,国内油价比美国贵。
查阅昨天的国际油价,伦敦市场和纽约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均价不到50美元。再看昨天上海的成品油价格,92号汽油(原来的93号汽油)每升是6.28元人民币。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始于2009年。以此为界,看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在当年7月每桶最高价接近过150美元。再看这一年的六七月份,上海市场93号汽油的价格也就是6元多的水平。
七年间,国际油价离最高价差不多跌去100美元,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没有多少变化,而且基本上“涨多跌少”。国际油价最高15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卖6元,现在国际油价跌去三分之二了,国内成品油还卖差不多的价格?这实在令许多人想不通,抱怨诟病之声不断。
其实严格来讲,以此说明中国油价的市场化步伐太慢,也不合理。
先简单回顾一下国内油价机制的改革。国家发改委在2009年5月公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作相应调整。这一方案一直执行了四年多。此举被视为国内成品油价格真正意义上接轨国际的开始。
在此之前,国内油价基本没有放开。当时国际市场油价高企,企业进口原油成本很高。为了确保消费承受力,政府不得不给企业以补贴,从而维持成品油价的基本稳定。“所以说,如果政府不贴,企业为了确保不亏,势必在下游涨价,涨价结果,老百姓就会吃不消。”业内人士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2008年6元多的油价,与现在6元左右的油价,不可同日而语,国家若不补贴,当时成品油说不定就卖10元多了。”
补贴的结果,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但事实上也保护了投机,造成企业缺乏竞争力,改革势在必行。但国家发改委2009年5月推出的改革机制,并没有充分市场化,特别是22天的调价周期,被指“太长”,根本无法灵敏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化。直到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了上下4%的幅度限制。此举使得国内油价对国际市场的反映可以相对“更敏捷”。
上海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石良平教授表示,中国油价与国际油价的真正接轨应该从2013年开始计算,“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在此之前,尽管有机制,但“跟得不紧”,基本上国际油价的变化与国内油价的变化“关联度不大”,对国内油价,还是“国际涨国家贴”,市场投机依然有着大量存在的“合适土壤”。
放在现今国际油价不断下跌的大背景来看,市场呼吁国内油价大幅降低的理由足够充分。但业内专家表示,“随行就市”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相关产业链上所有产品价格都市场化,“但国内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外贸出口,订单早早签下,价格早早锁定,很多企业根本没有什么定价权,有些行业还牵涉到出口退税,真正操作又很滞后。
石良平表示,原油价格作为一种上游的资源类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波动会带来一连串影响,在国内不少产品价格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内油价客观上也不可能完全“随行就市”。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很多牵涉国计民生的改革有一个逐步推进过程。“但国内油价国际化进程的提速刻不容缓。”石良平直言,只要市场垄断局面不打破,对油价的延期调整依然存在,就一定会出现油品囤积和市场投机,中国经济的深改和产业结构调整就无法真正实现主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