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外媒称,欧亚经济联盟和新丝绸之路是俄中两国自2011年起各自经营的两项重大的外交政策计划。这两项计划是两国领导人最得意和看重的计划。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3月30日报道,普京在2011年10月提议建立欧亚一体化,当时他正在竞选他的第三次总统任期。发表在《消息报》的一篇文章中,普京概述了他在前苏联国家构建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政治经济集团的野心勃勃的愿景。接着的那个月,俄罗斯说服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加入了这一计划,但是又花了三年时间才签署了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的条约。2015年标志着该联盟的正式启动,而它几乎马上就得到扩大,吸收了亚美尼亚的加入。
报道称,在普京最早宣布要建立欧亚一体化两年后,习近平提出了重振丝绸之路的构想。在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这位中国领导人立誓要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通过西亚连通中国与欧洲进程的第一步。几周后,在他出访印尼期间,习近平又提出了一个平行的计划,“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振兴古老的丝绸之路的构想很快就在中国媒体和专家圈子中盛行起来。“一带一路”成为描述这一计划人尽皆知的口号。
从表面看,无论是欧亚联盟还是新丝绸之路都针对经济打造的。然而,两项计划的实施都将会产生重大、多方面的政治影响。首先,鉴于两项计划在中亚相交,评论家们开始指出莫斯科和北京在这一地区不可避免将会发生冲突。然而,更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情况正相反。既然俄罗斯和中国在以不同方式在第三国构建它们的影响力,这使得两国可以避免竞争并协调各自的计划,使其趋向一致。
莫斯科和北京启动各自计划的方式展示了两项计划第一个的不同之处。俄罗斯一开始时雄心勃勃,宣布了一项堪比欧盟的一体化计划。欧盟花了40年时间构建的东西—建立单一市场,以俄主导的这个组织却理应在四年后实现这一目标。从一开始,俄罗斯就看到了这一最终结果:一个羽翼丰满的国际组织。中国专注的则是明确的经济任务,如铺设管线和修建铁路。习近平是在确信实际工作的重要部分已做了后才宣布了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理念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终点。未来数十年中国可能会继续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但是几年后它也可能会宣布该计划获得成功。
报道称,推动中俄两国实施宏伟计划的目标存在根本差异。莫斯科是从一个排他性势力范围的角度来构造这项计划的,从而可以巩固俄罗斯作为全球性大国的地位。它更感兴趣的不是真正的经济一体化,而是使自己在前苏联国家中的特权地位得到它所认为的同侪—西方和中国—的承认。只要莫斯科可以获得威望,保持看似的大国姿态,那么实施过程的微差并没有多重要。从逻辑上讲,中国新丝绸之路相关的目标与之正相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北京感兴趣的是继续推进经济向海外的扩张。重振丝绸之路的理念是从不排他性的角度拟定的。该计划向所有可能的参与者敞开了大门,从亚洲到非洲再到欧洲。中国没有自吹拥有势力范围—官员们提醒中国学者不要将新丝绸之路比作马歇尔计划,因为后者据称体现了“霸权的特征”。
俄罗斯重点关注的是其影响力的形式—莫斯科坚持要为一体化进程及其制度化奠定法律基础。中国对实质关心的程度要多得多。因此最好将新丝绸之路理解成为双边经济接触撑起的一把伞。为什么认为俄中两国会调和各自在中亚的利益,而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解释其中的原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