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十年后沙尘暴或卷土重来

来源:人民网

  最近,北京地区遭遇自2002年3月以来最强沙尘天气。事实上,此次北方内蒙古、甘肃等11个省(市、区)均遭遇大风沙尘天气。这让专家们再次聚焦沙尘暴暴发周期规律—

  最近,北京地区遭遇自2002年3月以来最强沙尘天气。事实上,此次北方内蒙古、甘肃、宁夏等11个省(市、区)都遭遇了大风、沙尘天气。

  这已是我国北方今年经历的第7次沙尘天气,其中两次为强沙尘暴。相关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前几年的“低调温顺”相比,我国或将进入新一轮沙尘暴高发期。

  沙尘暴有高发趋势

  丰富的沙源、强风和空气不稳定性是沙尘天气形成的3个必要条件。“冬天降水少,土壤湿度低,解冻以后的土壤会相对疏松,遇风很容易刮起来。”中科院院士吴国雄说。

  而此次强烈沙尘天气的大范围出现,让专家们再次聚焦沙尘暴暴发周期规律。

  2005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比对了1960~2000年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数据后发现,绝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暴集中在2年左右和5~6年两个周期段。

  中科院大气所一位研究人员则告诉记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沙尘暴暴发出现周期性趋势,即每隔10年左右就相对有一次大暴发。

  上述研究员说,沙尘天气已显示出明显的周期规律,我国有可能进入新一轮沙尘暴频发期。

  其实,2004年,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李栋梁就曾提出这一说法,并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北方沙尘暴将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表示,不能因为一次或两次沙尘暴的出现,就作出我国沙尘暴有复发趋势的断言。

  对此,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穆桂金说,从观察来看,沙尘天气在次数上没有明显增多趋势,但在强度和影响范围上有所增加。这可能与日益丰富的尘源有关系,如建筑扬尘增多、绿洲新垦土地面积快速增长等。

  防护体系有短板

  在很多专家看来,此次沙尘天气的强势来袭与防护体系出现的短板有着很大关系。

  从1979年起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其防护能力近几年开始变得薄弱。近些年,当时栽种的树木进入过熟衰老期,防护林出现较大规模的树木死亡。以北京上游的张北地区为例,2013年的数据显示整个坝上地区现有杨树防护林152.9万亩,其中141.8万亩达到过熟期,且伴随着缺水问题,衰死和濒临衰死面积高达50.7万亩。

  树木老了,需要进行更替。沈国舫说,更替期间,防护林的防沙能力会受到一定削弱。

  “现在部分地区已开始考虑更换树种如樟子松,或者栽植一些灌木。不过,既有的投入依然实现不了成本的全覆盖。”沈国舫说。

  此外,“沙尘的治理目前还局限于对农田和工程造成危害的地区。绿洲之外的沙漠地区,无论是科技力量还是资金力量,几乎没有。”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一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

  关注春季第一场风暴

  每年3月中旬至4月初,北方地区都会有一场很强的沙尘天气,或演变成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黑风暴灾害天气。这是穆桂金一直强调要特别关注的早春“第一场风暴”。

  在穆桂金眼中,这恰恰是最危险的一次沙尘天气。“这个时候,植物还未发芽展叶,防护体系的作用还发挥不出来,农田也基本没有作物覆盖。”他告诉记者,今年4月15日全国范围内的沙尘天气就是这样一次强天气过程。

  在专家看来,目前是时候对多年的风沙治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即在基本防护体系已经建立的基础上,从以往大范围的面上治理转到具体的细节上。

  近年来戈壁上道外行驶带来的影响也开始受到关注。“历经千年形成的砾石覆盖层被破坏后,一旦遇到强天气过程就会形成丰富尘源。”穆桂金说。

  完善预警系统也在进一步考虑中。上述大气所研究员说,要加强对沙尘暴预警系统的建设,尤其在沙源强度估算上,这直接影响着预报准确度。(王珊)

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网 https://scitech.people.com.cn/n/2015/0421/c1057-26878128.html report 1946 最近,北京地区遭遇自2002年3月以来最强沙尘天气。事实上,此次北方内蒙古、甘肃等11个省(市、区)均遭遇大风沙尘天气。这让专家们再次聚焦沙尘暴暴发周期规律—最
(责任编辑:un657)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