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薛冰妮 实习生张硕秋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党的执政地位要巩固,必须要通过我们自己的政绩,特别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国家更加富强、民主和文明,”近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广东职工大讲堂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演讲。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中共首创
此前,有学者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概念是从西方照搬来的。俞可平反驳了质疑,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是全新的政治概念,根本不是从西方搬来的。俞可平还现场晒了证据,因为中央编译局正是负责中央重要文件的翻译。“在翻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概念时,我们找不到相应的英文单词,如果是搬西方的我们直接搬过来不就完了吗?”
执政方式改变离不开治理现代化
在谈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时,俞可平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领导人不断重申这一点。党的执政地位真的要巩固,必须要通过我们自己的政绩,特别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国家更加富强、民主和文明。”
关于执政方式的转变,俞可平举出的例证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吸取教训,不再搞政治运动。过去是靠运动治国的,现在改变了。现在强调的是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无论是民主执政、还是依法执政和科学执政,都离不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俞可平强调说,“革命党主要是通过暴力革命和政治镇压来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而执政党主要靠发展经济、推进民主来巩固政权,两者极不相同。”
民主与法治是最重要的标准
改革开放前中共就提出了工业、农业、科技、国防这四个现代化。俞可平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就是第五个现代化。
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准呢?这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也关系到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实际进程的评估,非常重要。
关于国家治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俞可平介绍说他自己负责的团队早在2007年就开始研制,2009年正式发表的《国家治理评估:中国与世界》是国内迄今唯一一套中国学者自己研制的国家治理评估体系。在俞可平看来,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五个最基本的标准,分别是制度化、民主化、法治、效率、协调。五大标准里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民主和法治。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我们要做的是什么?俞可平提出了六点建议:第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第二是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 理 体 系 现 代化;第三是总结地方治理改革的经验,及时将地方治理的经验上升为国家制度;第四是结合当代我国的国情,学习借鉴我国历史上和国外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有益做法;第五是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第六条要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的流毒。
现在的法治程度还是不高,很多人还停留在法制思维,而没有真正转变为法治……按照中国传统的“拆字学”,“法制”是“刀治”(右边是侧刀),而“法治”是“水治”(左边是水旁)。“水治”超越“刀治”。
—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