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生死约定
60年前,朝鲜战场上,四川中江的黄继光和山东高青县的李继德有个生死约定,不论是两人中谁出事儿了,另一个都要到对方家中去看看。
“老哥哥,老哥哥,我看你来了!60年的约定我终于完成了!”昨日,黄继光战友李继德老人来到了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双手捧着英雄的雕塑头像,失声痛哭。在观看战争模拟影片黄继光堵机枪牺牲的场景时,老人再度落泪,问及影片与当时战争场景是否一致。老人坚定地回答“情况属实!”
第一站:纪念馆
看完“堵枪眼”画面差点晕倒
昨日上午,李继德老人和儿子李京林来到位于黄继光纪念馆。
9时许,李继德与黄继光的弟妹互相搀扶着,李京林和黄继光侄儿黄拥军则帮老人抬起花篮,缓步走过纪念广场,走上台阶,将花篮敬献到黄继光塑像前。花篮的红色条幅上写着“黄继光烈士永垂不朽 老战友李继德敬献”两行大字。
随后,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两位老人一同参观了纪念馆。一家人仅有的一件破棉袄、当儿童团员时站岗用的红缨枪、踏上朝鲜土地保家卫国身背的挎包、毛主席接见黄妈妈的合影……老人专注地观看着纪念馆里陈列着的一件件展品,追忆着60多年前,与英雄朝夕相处的那些岁月。
“我的好战友、好哥哥,我来看你了。”陈列室里,李继德老人上前摸着黄继光的雕塑头像,哭着说,“我60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你安息吧!”
解说员示意老人到下一个展厅时,老人看着黄继光头像久久不愿离开,右手微微抬起,在老战友的雕像前敬礼。
“这就是我们当年战斗的地方。”纪念馆里陈列的上甘岭战争态势沙盘吸引住了老人的目光。
站在沙盘前,老人沉默良久,专注地凝望着沙盘中央一个小山头上,标注着的那组鲜红的数字———597.9!“我们在这里守了几个月,战斗打得很激烈,敌人的炮火相当厉害。”炮弹爆炸的巨响、如雨般横飞的子弹、尘土翻飞的山包、一个个不断冲上去又不断倒下的身躯……纪念馆声光馆荧屏上的模拟画面,将老人的思绪带回战场……
在观看战争模拟影片时,老人一语未发,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当看到黄继光堵枪眼牺牲后,泪水再次打湿老人双眼。说到伤心处,老人连退两步,差点晕倒,李京林和黄拥军连忙上前搀扶。老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把抱住黄拥军,泣不成声:“你们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
这时旁边有人问,影片与当时战争情况是否一样。“情况属实!”面对旁人的提问,李继德老人坚定地回答。
第二站:旧居
为母献花为父上香 替战友尽孝
上午10时40分许,李继德老人来到继光镇继光村,参观黄继光旧居。参观战友生活过的地方。
在旧居矗立的黄继光雕像前,老人再次驻足凝望,一再对身旁黄继光的侄儿说:“很像!很像!”老人告诉众人,战争时十分艰苦,战士们很多时候只能吃炒面、喝雪水充饥,所以那时候的黄继光本人看起来比雕像要瘦一些。
离开雕像,老人不顾年事已高,坚持爬了几十级台阶来到黄继光旧居前。由于房屋的建造年代久远,出于安全考虑,房屋内部不对游人开放。李继德老人站在大门前,抬头望着泛黄的“黄继光旧居”几个大字,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黄继光家里很穷,小时候帮人放牛,受尽地主的凌辱。”听着老战友的辛酸童年故事,李继德表情凝重。在黄继光母亲的照片前,李继德为其献上一束鲜花。
随后,李继德来到屋旁战友父亲的坟前,完成生前和战友的约定:替对方尽孝。斟上满满两大碗高粱酒,洒在黄父的石碑上,再替战友为父亲上一炷香,大声说:“大爷,我来看您了!明年清明争取再来!”
“李伯伯,能不能请您给我们说说当年黄继光在战场上的故事?”刚参观完旧居出来,当地民兵和村民就围了上来。
老人走到民兵队列前笔直站立,“立正!向右看齐!”“稍息!”几声口令喊得格外洪亮。老人身上依然还有当年部队生活的痕迹,坐着时他总是直挺腰板,交流中最爱说“明白”。
他说,从参军上战场到黄继光牺牲的一年左右时间里,自己与黄继光只有20天没在一起,其他时候都同吃同住。“和三爸的约定,已经60多年了,李伯伯都没忘记,这份真情让我们很感动。”如今,黄拥军已是黄继光纪念馆里的一名讲解员,虽然从小就开始听三爸的故事,但有时会有游客面对着黄继光的画像询问黄拥军对三爸的印象,他却只能这样回答:“因为家里穷,三爸没照过相片,纪念馆里三爸的画像和塑像都是根据我婆婆的描述,再参考我爸爸的面容画出来的。”听老人亲口讲述战友在部队的生活和故事,黄继光的家属都感慨颇多,“这次听李伯伯讲那些场景,感觉很特别!”黄继光的侄儿黄忠凯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