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多次独对危险,追捕身患艾滋、手持匕首的贩毒分子;他曾创新战法,掌握固定了淫秽色情网站境内涉案人员2600余人的关键证据;他曾揭下网络“收送养”婴幼儿伪善面具,摧毁数个特大网络贩婴团伙,解救400余名婴幼儿。
他就是网警们口中的“拼命三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传奇神探—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郑浩。
破获网络贩婴大案
互联网时代,有人会把刚刚出生几天的孩子挂在网上叫卖,这会是真的吗?
涉嫌贩卖婴幼儿的“圆梦收养送养之家”网站,就引起了郑浩的警觉。凭借15年的刑侦经验,他意识到“收送养”伪善的表象下,潜藏着贩卖婴幼儿的巨大利益链条。
郑浩很快被上级委派全面负责网络贩婴案件的具体侦办。在“圆梦之家”的信息区,一篇名为“关于收养常见问题一览、收养人必看”的置顶文档中称,“按照法不责众的原则,我们只能和法律打一下擦边球,只要懂得如何合理化规避法律的责任就行,法律规定不能买卖孩子。”
经过近半年的悉心侦查,专案组全面掌握了互联网中涉及到买卖婴幼儿的4个网站和30个QQ群信息。此外,郑浩发现,网站中时常出现一些如何给买到的孩子“漂白身份”的信息。
“化装侦查,混到了他们中间。”经过近一个月的侦查,郑浩发现,这几个网站和QQ群的群主都干着一件恶劣的勾当,为孩子提供一系列证件,包括出生证明、孕产记录等一系列可以在当地入户所需要的所有证件。
另外,其中还夹杂着大量低买高卖的职业人口贩子,专门开设待产室为卖孩子的孕妇提供生产环境事后转卖给第三者的“中介机构”。光团伙有30余个,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人数达到2000余人。但是绝大多数嫌疑人都是网上联系,网上转账,甚至都是交易孩子时才见面一次,怎样固定证据成了接下来最困难的一件事。
为破解互联网违法犯罪证据获取难的问题,郑浩提出了线索侦查阶段围绕固定犯罪嫌疑人涉案电子证据的侦查思路,并组织专案组民警奔赴深圳、杭州调查取证。专案组历时半年,对上百万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后形成了相对可靠的证据链。
2014年2月19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27个省区市警方同步实施集中抓捕解救行动。最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69名,解救被拐卖婴幼儿407名,多个网络贩婴团伙被摧毁。
开发系统打击色情网站
2012年年初,家住朝阳区的一位母亲向警方求助,她的儿子今年上高三,最近成绩直线下降。经询问,她的儿子近来经常上一个叫“MM公寓”的色情网站,看淫秽图片和文字,导致睡眠不好,无心学习。
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在工作中也发现,名为“MM公寓”的淫秽色情网站注册会员超百万,发帖量40余万条,大肆传播各类淫秽色情信息,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当时,郑浩被任命为案件的负责人之一。经过专案组3个多月调查发现,“MM公寓”建于2009年1月的一个淫秽色情论坛,服务器设在美国,受众主要面向国内,除了版主,其他人员均在境内。
为了逃避打击,该网站申请了多个域名不断更换。“MM公寓”下设11个总板块,78个子板块。主题帖达到了40余万个,帖子数达800余万条,90%的发帖均涉及淫秽色情内容,以图片、文字和视频为主。由于一些视频是种子文件,图片是外挂链接,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内容,仅北京警方下载的图片就达1个T的容量。
针对该案存在的网站内容获取难、注册会员梳理难、电子证据截取难和涉案人员处理难等四类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
“必须避开传统人工取证模式,使用人机结合取证,方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警力提升取证效率。”围绕着证据包的汇总流程,郑浩采用计算机代替民警完成大部分的取证工作,民警只需要认定是否属于淫秽照片,然后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后续的证据采集和打包工作。
半年后,以电子取证替代人工取证的首都网安系统首个“淫秽网站智能信息挖掘系统”设计完成。正是利用这套开发的系统,“MM公寓”大案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击破,5600余个证据包在两个多月时间内完成。
同年5月26日,在公安部的统一调度下,北京、广州、湖南、山东、浙江等全国30个地方的公安机关对“MM公寓”网络淫秽色情专案开展抓捕,最终2148名嫌疑人落网。
之后,公安部推广了郑浩打击淫秽网站的工作经验,在全国掀起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的高潮,按照北京模式、北京标准,“av狼”、“东方小镇”、“色界”、“拯救天使”、“我爱幼幼”等一个又一个的淫秽网站被摧毁。
曾是缉毒民警制服带刀嫌犯
郑浩所在的网安总队二大队专司情报侦查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发案后有人举报,有可疑线索往上追查的侦办案件,而是需要平地抠饼,将互联网上感觉到有异常行为,但是还没能确认是否存在违法犯罪的事件经过调查取证,找出违法犯罪的证据,进而转换成案件侦破线索的一个过程。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每个侦查员都能够适应的,而郑浩正是拥有这种能力的优秀侦查员。这能力得益于郑浩近10年的基层禁毒工作。大学毕业后,2001年,郑浩如愿成为海淀公安分局禁毒民警。
2004年,郑浩在紫竹院公园东门抓捕一个贩毒嫌疑人,当时该人发现情况不对掉头就跑,身为国家二级运动员,百米成绩保持11秒01的郑浩追到了最前面。只听后面的同事对郑浩大声喊:“对方有刀……对方有刀!”
大概追出1公里,对方一看只有郑浩一个人追上来,于是扭头挥刀扑向他。警棍对尖刀,几次尖刀险些划到郑浩脸上。最终,郑浩抓住机会用警棍打掉对方的尖刀,成功将其制服。后来体检时发现该嫌疑人有艾滋病。从此,郑浩拼命三郎的绰号不胫而走。
2010年初,因为其出色的业绩和才华,郑浩被调任市局网安总队,成为一名IT战警。
对话
几百万条跟帖都要逐字看清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专业毕业、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硕士出身的郑浩,怎么一下就成了网络安全行业里的高手了呢?昨天,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郑浩。
记者:从禁毒警到网警,从现实到虚拟,跨界很大,你如何快速适应的?
郑浩:我从小就喜欢计算机编程,还在高中时获过奖。从警以后,业余时间我都会看一些相关书籍。刚到“网安”时,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干起,把网络与毒品犯罪信息侦查结合起来。3个月的不断查证,我发现禁毒部门常常苦于没有毒品犯罪线索,而在网上却能发现大量毒品违法犯罪信息。为使信息渠道畅通,我撰写分析报告,将自己想要改变网络禁毒现状的想法向领导做了汇报。现在,形成了网警网上主动侦查、主动发现毒品犯罪线索并转递禁毒部门开展打击的打击网上毒品犯罪的局面。
记者:侦破“MM公寓”等大案,你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网警应具备哪些素质?
郑浩:首先是体力。网络信息每天都在刷新,一天成百上千条再普通不过。再加上我们还要查阅几年前的网络信息,几十万个主帖、几百万条跟帖,每个字都要看清楚。案子越是往前推,就越是要求民警不能停下来,一天下来,人的体力消耗非常大。其次要求民警必须有信念、有毅力。比如说在侦办网络贩婴这起案件时,我们几次遇到线索中断的情况,这时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再者就是经验,网安民警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他们的专业水平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有的同志没有基层侦查办案工作经历,所以部分民警在案件分析能力上存在不足。
记者:网警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你平时有何爱好,用什么方法缓解压力?
郑浩:业余时间,我考取了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证书和跆拳道、篮球二级裁判的资格。我认为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所以只要有空,我就鼓励同事们一起打球,运动。另外,接触新鲜事物是调节心情的好方法。比如,电动独轮平衡车面世时,我就买了一台,自己先学会,然后再教大家骑。另外,各种新的电子产品也是我的爱好,休息时间逛中关村,攒机、刷机、改系统、苹果手机的越狱、破解等等。
记者:听说有网络公司高薪挖你,您如何看待这事?
郑浩: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同,追求不同,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我找到了,这就是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对我们网警来讲,这既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乐趣,是对自己社会价值的一种认可。我不会走,我爱这里。
京华时报记者 周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