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对本市多家法院“首日情况”进行探访,在市四中院,冀先生用时20分钟完成立案,此前他为立案已经跑了1年多;朝阳法院为迎接立案高峰提前“营业”……
据市高院统计,截至昨天下午3点半,全市法院共接待立案群众3005人次,当场立案1963件,发放一次性补正起诉材料257份。市四中院、朝阳法院等多家法院的立案数增幅明显。
针对推行立案登记制度后,解决什么问题?面临什么问题?本报记者逐一梳理并请业内人士答疑。
答疑1
立案登记制如何提高效率?
诉讼材料哪不行书面告知
据市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反复告知、多次往返的问题,市高院选择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等二十五种常见案由,分类整理出一次性告知书模板,统一了补正告知的内容和标准,提高了当事人一次性补正后的立案成功率。
为提高案件移转效率,市高院要求改变“先交费后立案”模式,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案件,当场登记立案。立案庭发出交纳诉讼费的书面通知后,移送审判庭审理,由审判庭查明当事人是否在七日内交纳诉讼费用,逾期未交费的,裁定按撤诉处理。
此外,市高院还将升级改造全市法院的立案审判管理系统,实现所有来访信息从立案导诉开始进行全程记录,有效消除有诉不理、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不立不裁等现象。
答疑2
立案增多审案压力咋解决?
引入多方调解并司法确认
据市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缓解立案登记制改革带来的审判资源紧张和案多人少的矛盾,北京法院以推动矛盾纠纷的源头性、根本性化解为目标,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推进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与协调为主要内容的诉前调解网络建设,给当事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和更
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为解决实践中调解协议“分散确认、确认率低、确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统一由立案庭进行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提高诉调对接成效,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也便于法院加强对调解工作的指导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
答疑3
落实制度后发现了啥问题?
当事人滥诉将进“黑名单”
据市四中院立案庭庭长石东弘介绍,很多当事人对该制度有误区,认为只是简单的登记,无需任何立案审查即可立案,这是不对的。另外还存在滥诉的情况,以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为例,很多当事人提出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信息公开申请,或明知无正当理由,以相同相类似的诉讼请求反复提起诉讼。
石东弘说,对于恶意诉讼,市四中院设计了诚信诉讼承诺书,要求当事人立案阶段签署诉讼诚信承诺书,并告知恶意诉讼等的法律后果。此外,市四中院还建立了滥诉人员清单,对诉讼目的不具正当性,有违诚实信用原则的起诉人,滥用诉权引起程序空转,被多次驳回起诉的当事人,列入滥诉人员清单。
>>专家建言
惩罚措施应跟上内外监督得结合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教授认为,建立立案登记制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法官出于人情或者受到上级领导干部的干预而不立案。下一步法院应该对立案登记制度本身进行规范,并明确不按规定进行立案登记的评估机制和惩罚措施。
“此外,监督机制也是必不可少,我认为不仅法院内部要进行应有的监督,还可以引入外部监督机制,比如法院可以适当地向全社会公布立案登记的情况,以及案件的执行进度,主动接受监督。”庄德水说。
现场
市四中院
一年多立不上案四昨天20分钟搞定中院
昨天上午刚过9点,北京华水恒基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冀先生来到市四中院,成为当天首个办理立案手续的人。
冀先生称,为了立案曾跑过多家法院,历时一年多都没有立成。冀先生说,公司原有1200平方米的办公室和厂房。2013年7月份,他们公司突然被断电,他们报了警,但警方以不是刑事案件为由没有立案。2013年8月9日,在没有收到任何有效法律文书的情况下,该公司被强拆。此后,冀先生代表公司向有关法院提交起诉材料,但一直立案不成。
今年4月8日,冀先生到市四中院递交材料,工作人员告诉他,他的材料不齐全,并指导他进行了补充。经过两次补充,冀先生于昨天再次来到市四中院。工作人员再次查看其材料,发现其诉讼请求过多,属于一事多诉。工作人员问其愿不愿意更改诉讼请求,拆开起诉,冀先生表示同意。在更改起诉对象后,工作人员为冀先生办理了立案登记手续,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0分钟。
据市四中院统计,当天共接待29人,其中当场立案21件,包括18起行政案件,3起民事案件,此前每天立案大约15件。
西城法院
用微信“摇一摇”城告知立案流程等法院
昨天,西城法院为迎接立案登记制实施首日,将导诉台前置到安检入口,通过分流、引导提高立案效率。当事人在立案大厅还可以通过微信“摇一摇”进入诉讼服务界面,获悉立案流程等服务内容。
据介绍,西城法院推出以微信“摇一摇”为接口的手机互动宣传平台。当事人在立案大厅摇一摇手机便可进入西城法院诉讼服务界面,享受到立案流程告知、便民措施推荐、诉讼费计算等一系列周到的立案服务内容。
张晖法官还介绍,成功立案的案子,两天内就会转到审判庭法官手中,进入诉讼程序。
朝阳法院
208件供暖纠纷案阳一天内全部立完法院
朝阳法院是全市收案最多的法院。昨天早上8点,朝阳法院提前半个小时“开门营业”。
昨天上午9点47分,北京汇都律师事务所的吕律师拉着行李箱来到5号立案窗口,他代理的案件是热力公司起诉200多名业主追索供暖费。立案法官核对诉讼材料后,一一为其办理了登记立案手续,208件供暖费纠纷案均于当日立案。为了加快速度,朝阳法院特意增派4名法官为他的案子进行登记。从早上9点47分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半,这208起案件才登记完毕。
据了解,当天,朝阳法院共接待立案群众471人次,登记受理案件520件,日受理案件数量较立案登记制改革前的日均数量增长了近60%。
东城法院
若诉讼材料齐全城一次立案10分钟法院
昨天,在东城法院立案大厅内,书写台上张贴着常见类型案件起诉书模板、常用立案材料填写样本,在立案法官指导下,很多当事人开始准备立案材料。
昨天上午的首个案件是一起储蓄合同纠纷案,前来立案的是一位88岁的老人。他要起诉某银行归还16年前买的2.05万元证券,以及挂在基金账户上的9500元的本利。但由于他提供的被告名称有误等原因,法官在接收了诉讼材料后,出具了立案补充、补正材料一次性告知书,告知了补交材料的期限。经过统计,只要诉讼材料齐全,基本上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立案。
当事人张先生是一位盲人。在立案大厅负责导诉的段法官快步上去,“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跟我说”。张先生表示,他要起诉自己的两个侄女,让她们腾退占据的相关房产。在听完介绍后,段法官根据张先生的意思代书了一份起诉书。10分钟左右时间,张先生在窗口完成立案手续。
京华时报记者杨凤临袁国礼裴晓兰王晟张剑
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