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97岁抗战老兵忆往昔:曾为周总理“掌印”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蒋桂佳
李在德老人曾撰写了一部回忆录,封皮上的老照片中,年轻时的她意气风发 摄/法制晚报记者 黑克

  李在德老人曾撰写了一部回忆录,封皮上的老照片中,年轻时的她意气风发 摄/法制晚报记者 黑克

  法制晚报讯(记者 蒋桂佳)她出生于朝鲜,自幼来到中国黑龙江参加抗日,成为一名抗联女战士;战争结束后,她曾是周总理身边的“掌印”秘书,还是朝鲜领袖金日成特别邀请的“贵宾”。如今, 她是北京地区唯一健在的苏联远东红旗军88独立旅战士。

  97岁的李在德有着传奇的一生。“君乃松山客,素知凌风雪,风雪总无情,幸有耐寒节。”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原省长陈雷同志赠送给李在德夫妇的一首诗,更是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在德

  东北抗联战士、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旅战士。

  1918年2月,生于朝鲜平安南道介川郡,因日本人侵占了朝鲜,居家迁往黑龙江。

  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区团委委员。

  1933年,参加汤原抗日游击队,担任护理员。

  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东北抗联六军、三军和东北抗联司令部工作。

  1938年,去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后被编为苏联远东红旗军88旅战士。

  1940年至1942年,随东北抗联第三支队,多次潜回东北从事侦察工作。

  1945年,随苏军回国在吉辽军区、吉林省军区工作,随大军南下。

  1950年,调政务院(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处担任机要秘书,负责管理政务院公章和周恩来总理印章及机要文件。

  1955年,调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副科长、幼儿园园长、图书馆主任。

  1982年,任全国人大秘书局副局长,同年9月离休。现居北京。

  岁月留痕

  抗联时艰难 直到现在都少喝水

  李在德老人现在居住在通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如今已经是四世同堂。老太太个头不高,满头白发,下楼散步,跟谁都微笑。

  虽然年事已高,她也不闲着,打扫房间、清洗碗筷,儿孙阻拦她还不高兴,总是念叨着“国家给我这么好的待遇,我却不工作了,没有贡献了”。

  往昔的艰苦岁月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据家人介绍,老太太从来不穿新衣服。在整个采访中,她几乎没有喝水。儿子于先生解释:“在抗联时候没有干净水喝,她就强忍着少喝水,养成了少喝水的习惯。”

  战争年代

  14岁便抗日 俩儿子夭折或失踪

  李在德原籍朝鲜,姥姥、姥爷都是抗日组织的成员,先后被捕牺牲。随后李在德与父母逃到黑龙江省朝鲜族聚集区。

  在黑龙江的汤原县,李在德所在小学的校长就是后来朝鲜第一副主席崔庸健,在那里,她的心中埋下了抗日的种子。1932年,只有14岁的李在德参加了抗日游击队,随后成为被服厂战士。

  四年后,李在德与抗联战士于保和结为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因缺少粮食没有奶水,只存活了五天便夭折了。

  随抗联队伍进入苏联后,他们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抗联将领赵尚志给孩子起名叫“根植”,以纪念一位抗联战斗英雄。然而孩子刚刚几个月的时候,李在德夫妇潜回东北侦察敌情,孩子被苏联人抱到幼儿园抚养,从此杳无音信。

  70多年过去,再次提及“根植”,老人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仍然掩盖不住失去儿子的痛苦。

  回东北潜伏 亲见战友饿死途中

  在苏联远东红旗军88独立旅,除了常规军事训练外,李在德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收发电报。

  1941年到1942年,李在德多次随小分队返回东北,侦察黑龙江三江地区的日寇兵力、武器装备等军情。再趁夜里日伪军最为松懈的时候,将情报用电报发回88独立旅。

  他们的战场有时就在原始森林里,蚊虫的叮咬暂且不说,最怕的就是电池没电、发报机故障。好在李在德的爱人于保和无线电技术好。电池没有电了,经他“捣鼓”一番,竟然又能工作了。

  饥饿是更可怕的敌人。没有粮食,只能采蘑菇、挖野菜、摘刺梅果,甚至只能吃树叶树皮。最严重的一次,她20多天没有吃到过粮食。

  不少战友就这样饿死在那里,李在德记得一位叫做李在民的战士在临死之前还在说:“我不行了,你们回去告诉队长,我死也不会叛变的。”剩下的人饿得连埋葬战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将他们的遗体放在树丛里离开。

  经常有战友潜回东北执行任务,遇到电报机故障发不回情报的情况,或者被日伪军发现,以身殉国。

  李在德却总是能出色完成任务,返回苏联的野营地,苏联的教官表扬她:“马露霞(李在德的苏联名字)最棒。”88独立旅的旅长周保中也以这个战士自豪:“干得不错,应该受到表扬。”

  当年的88独立旅是一支国际旅,后来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当时曾在第一营担任营长,李在德与金日成的夫人金正淑在那里结下了深厚友谊。

  和平时期

  为总理“掌印” 受邀请多次访朝鲜

  1945年,李在德随苏军反攻打回东北,后又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她追随爱人来到中国,并申请加入中国国籍。1953年,时任内务部部长谢觉哉亲自签字批准她入籍。

  新中国成立后,李在德到政务院(后来改名国务院)秘书厅工作,担任周恩来总理的机要秘书,负责管理政务院公章和周恩来印章,她的办公室与周恩来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她也被戏称为周总理的“掌玺大臣”。

  “为周总理掌印的竟然是一个朝鲜人。”不少人都很吃惊。“既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李在德在担任秘书期间,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1960年后,金日成多次邀请李在德到朝鲜参观访问,并且充分信任她:“她想上哪里去就去。”1992年,李在德前往朝鲜,金日成亲自赠送给她一条真丝锦缎朝鲜裙服。1993年7月,李在德再次访问平壤,金日成再次与她会见,其间,一直拉着她的手,直至照相结束。

  金日成去世后,她也是获得朝鲜大使馆邀请前往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

  恨贪污腐化 主张简化丈夫墓地

  因工作涉及到党的机密,多年来,李在德夫妇对自己的工作守口如瓶,就连儿女也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父母曾经是抗联的老战士。

  李在德的爱人于保和逝世后,骨灰一半撒在了曾经战斗过的乌苏里江,一半埋在了抗联民族英雄赵尚志的纪念馆旁边。

  当地政府为于保和扩建了一块坟地,树了碑。李在德和孩子曾经前往祭奠,却发现墓碑和坟头影响了尚志公园景致,“什么都不用,下面是谁不重要”。最终墓碑移走,坟头被铲平。

  离休后,李在德老人曾经多次到东北寻访抗联痕迹,缅怀那些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抗战时期的信仰并没有因时光而流逝。如今的李在德老人仍然很关心国家大事,“要相信国家”这句话一直挂在嘴边。她爱看电视,但极少评论,看到高兴的事儿会心一笑,只有看到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时,才会说上一句:“那不是共产党员的做派。”

  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老功臣。2005年,俄罗斯军人与老战士协会为她颁发自由战士和斯大林勋章证书。2010年,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曾经亲自为她授勋。今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专门向她颁发了“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文/记者 蒋桂佳 摄/记者 黑克

news.sohu.com false 法制晚报 https://www.fawan.com.cn/html/2015-05/05/content_550151.htm report 3733 李在德老人曾撰写了一部回忆录,封皮上的老照片中,年轻时的她意气风发摄/法制晚报记者黑克法制晚报讯(记者蒋桂佳)她出生于朝鲜,自幼来到中国黑龙江参加抗日,成为一名
(责任编辑:UN654)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