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国际歌》翻译者后代忆战时岁月:挨饿援前线

来源:法制晚报

  珍藏70年的相册

  一本泛黄的相册,珍藏着肖氏兄弟70年前的坎坷记忆。苏德战场大后方岁月难熬,得益于母亲是一位摄影师,肖立昂与肖维佳至今仍保留着多张生活照并让记忆历久弥新。而正是受母亲影响,肖立昂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并从事水下摄影,其妻儿也都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如今,翻开老照片,兄弟俩将一生难忘的战时经历娓娓道来。

  肖氏兄弟

  萧三,湖南湘潭人,《国际歌》的翻译者,早年追随毛泽东革命,后来去了苏联。在苏联期间,萧三和德裔姑娘叶华结为夫妻。1938年7月7日,他们的第一个儿子肖立昂出生于苏联。三年后,第二个儿子肖维佳诞下。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由于革命需要,萧三从苏联回到中国。经历一系列辗转后,1943年11月,叶华带着肖立昂、肖维佳踏上了北上的旅程,欲前往莫斯科。彼时,二战中的苏德战场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1944年年初,叶华带着肖立昂、肖维佳来到苏德战场的大后方哈萨克斯坦,并在小城市奇姆肯特安定下来。在这里,兄弟俩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为了支援前线,后方的物资都被运送到了前方,百姓的生活物资严重匮乏。

  1947年,兄弟俩被送到了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开始了在苏联的生活,直到1952年两人定居北京。

  高鼻梁,白肌肤,年过古稀的混血兄弟一口流利的中俄文,言语间掩不住异于常人的过去。

  两人的父亲是著名的革命诗人萧三,母亲为德裔姑娘叶华。追忆苏德战场大后方——哈萨克斯坦的共同战时经历,他们常被唤作肖氏兄弟。

  尽管童年遭遇已过近70年,肖立昂、肖维佳坐在一起接受《法制晚报》记者专访时仍亦喜亦悲,情绪随着“每天吃紫菜头,吃到吐了都还得继续吃”而低落,随即又因战争胜利分得一小把水果糖,攥得黏黏糊糊而莫名兴奋。

  定居中国的兄弟俩,同时也抹不掉俄罗斯印记。从早年教俄文,到中苏分裂期间研究两国关系,如今年过七旬的肖维佳收徒教太极拳。“我想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传出去。”肖维佳说,太极拳的核心是和谐,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交流与感情。

  战场后方

  母子三人一张钢架床故地重游老房已拆

  采访当天,记者到肖维佳老人北京木樨地地铁旁的家中拜访。虽已七旬,身板却大抵是因为常年练太极的原因显得格外硬朗。尤其是一头抵肩长发,和混血与生俱来的气质,当他拿着一支烟走来时,有着比同龄人更旺盛的活力和稳健。

  坐在沙发对面的小板凳上,肖维佳点上烟便直入主题讲起在奇姆肯特的日子。“整个后方,整个苏联都是挨饿的,这是肯定的。”忍饥挨饿的日子记忆犹新,他解释说,“支援前方,这是首先(要做)的。而且哈萨克斯坦不少外来人都比较贫穷,那会儿实行供给制,每天就给(这些人)很少一点儿口粮。”

  肖维佳回忆的话音未落,开车赶来的肖立昂老人按响了门铃。

  哥哥肖立昂更胖一些,身穿红色毛衣,头发花白。拄着一根拐棍,进门后坐在沙发扶手上的他,喝了几口准备好的红茶,一切似乎都是早已习惯的样子。

  兄弟俩都拿出来自己保存的老照片,得益于母亲是一位摄影师,那些年代久远的儿时记忆随着一张张黑白照片重新浮现。

  摆在最前面的是几张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拍下的生活照,衣衫褴褛让人印象深刻。哥哥搂着弟弟站在破旧的院子里,穿着单衣。当年七八平米的小房子里,住着叶华他们母子三人。逼仄的房间,只能放下一张钢架床,上面铺着三合板,睡觉时一不小心床就会塌陷下去。为了能够挤下,兄弟俩分别睡在床的两头,而母亲叶华则只能睡在床边的地上。

  肖立昂老人近期还去了一趟奇姆肯特,寻找当年的印记。他拿出一张照片指着说,这就是曾经住过的体育场外面的老房子。只是体育场还在,老房子却差不多都已经拆了。

  老人此行在白杨树下留了影,希望记录仅剩不多的这种老树、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以及小巷里仍然贫穷的住户。

  特殊训练

  颠沛流离日子,让兄弟俩对于父亲的记忆并不多,相比之下母亲影响哥俩一生的生活片段则信手拈来。

  他们还记得战时为了锻炼身体,母亲给兄弟俩进行雪浴的情景。窗外一片冰天雪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低温,肖维佳和哥哥蜷缩在被窝里不愿意起床。不过,妈妈却穿着一件短裤在雪地里打滚,尽管身上起了鸡皮疙瘩也没有停下来。

  不一会儿,妈妈端了一盆雪进来,给兄弟俩脱光衣服,用雪擦身体。兄弟俩大呼小叫,躲躲藏藏也没能逃脱。妈妈用雪一下下地在他们身上搓,然后,用毛巾把身上擦得通红,兄弟俩冻得发抖,妈妈却并没有因此心软。

  母亲告诉他们,这样做可以锻炼身体,不会生病,这是为战争做准备的。整个冬天叶华一直在给孩子们这样洗澡,他们也因此觉得自己成了“抗寒英雄”。

  正如母亲所言,在那之后的几十年岁月中,兄弟俩身体很棒,鲜少生病。而记忆中,妈妈一直在给他们做榜样,每天早上锻炼两小时,然后用凉水洗澡。直至叶华80多岁尚能自理的时候,都是洗冷水澡。

  回国之后,肖维佳也保持着这一习惯:“每年冬天我都洗冷水澡,即便洗完会感冒,但还是会不自觉地去做。”

  支援前方

  每天吃紫菜头一尝出味道就吐了

  当前方战争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后方生活的百姓也捏了一把汗。“后方挨饿也要支援前方”的信念深入每个人的心底,随着战况不好,物资严重匮乏。

  在肖立昂、肖维佳的记忆里,最刻骨铭心的感受是“饥饿”。一种叫“紫菜头”的东西是全家人每天唯一能得到的食物。肖维佳记得那个东西原本并不难吃,只是那段日子每天吃便心生厌恶。

  母亲为了让孩子们吃紫菜头,就做成各种样子。不过,兄弟俩“一尝就尝出来了,吐了”。

  虽然奇姆肯特并不是战线前方,但“战争”的氛围紧紧地笼罩着这座城市。肖氏兄弟还记得,他们当时的游戏都是关于战争的,用橡皮泥捏成的玩具不是飞机,就是坦克。

  肖立昂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咿呀学语的时候,嘴里吐出来的第一个词是俄语的“飞机”。

  “当时我看战争片的时候,有种强烈的参与感,就好像我自己在打仗一样。”肖维佳回忆道。

news.sohu.com true 法制晚报 https://news.sohu.com/20150506/n412495038.shtml report 2873 珍藏70年的相册一本泛黄的相册,珍藏着肖氏兄弟70年前的坎坷记忆。苏德战场大后方岁月难熬,得益于母亲是一位摄影师,肖立昂与肖维佳至今仍保留着多张生活照并让记忆历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国际歌》翻译者后代忆战时岁月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