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拆的飞机窝附近,一个日军掩体被市民发现 |
这周边原本还留存这样一个掩体,如今已经拆了 |
该掩体有一处出气孔还保留完整 |
近日,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吴晓平在海淀区的西禅寺内,发现一座官方漏查的“侵华日军掩体”。
掩体所在位置,与本报于4月21日报道的、被拆的日军飞机掩体(俗称飞机窝)仅有100多米远,疑为飞机窝的附属建筑。
吴晓平认为,海淀区最后一座飞机窝被拆,所幸相关遗迹尚存。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亡羊补牢、对这一侵华物证开展抢救性保护。海淀文委表示,将赴现场查访。
事件背景海淀最后飞机窝被拆
2014年4月17日,记者随吴晓平先生赴海淀区四季青镇小屯村,寻找侵华日军飞机窝。因见飞机窝旁立有方尖碑,吴先生认为遗迹是安全的。但时隔一年当他故地重游时却发现,飞机窝已被夷为平地。
经记者调查,这座飞机窝系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也是海淀区遗存下来的最后一座飞机窝。
2014年6月,北京青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这一罪证类遗迹实施拆除。海淀区文委发现后,对其处以50万元罚款。这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所规定的最高罚金。
海淀区政府在飞机窝前竖立方尖碑,上书“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及“国耻纪念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碑文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强化了军事设施的建设,在小屯村修筑军用飞机场、并修筑飞机掩体,这是侵华日军的罪证。
1998年立碑时,这样的飞机窝周围有三座。2006年,其中两座被拆毁,去年被拆的是最后一座,在其东南侧,还有一座小型掩体同时被毁。
最新发现飞机窝附近还有小型掩体
同在小屯村,始建于明代的西禅寺,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晓平发现,正在修缮施工的寺院内,尚存一座混凝土掩体,与去年被拆的日军小型掩体极为相似,系飞机窝的配套建筑。
西禅寺正殿东侧,确有一座混凝土建筑,高出地面近1米。因其大部分被掩埋,而且相貌平平,一般人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负责看护施工现场的许师傅说,他来这里半年多,想不到此地还有掩体?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掩体像一个扣在地上的蘑菇,由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外露部分直径约为7米。
掩体西侧开一门洞,是进出掩体的唯一通道,但现在被渣土封堵。门洞全宽1.9米,洞口净宽1.3米,内镶金属门框,门洞南侧一角被削掉,但整体轮廓尚且清晰,十分的坚固。
记者登上掩体,透过碎砖乱石和折断的电线杆,发现弧顶中央开一圆形气孔,直径为0.23米,利用卷尺从气孔下探,测量出2.3米的深度,墙顶厚0.35米,可见掩体内部并未被渣土灌满。
在这座掩体的东侧约200米,曾有一座类似的掩体,虽被渣土垃圾团团包围,但参照资料图片,二者结构大小几乎一模一样,同为半地下隐藏,遗憾去年同飞机窝一起被拆毁。而现存的这座掩体,成为了仅存的遗迹。
村民讲述“乌龟壳”里能住一个班
除门洞和气孔外,掩体周身并无射击孔。吴晓平判断,这些掩体可能是日军用来囤放补给品的。
《北京抗战遗存》一书记载:1938年春,日军在北平西郊,修建西郊机场,作为军事基地。1944年春,日军为防止空袭,在西郊机场修建了3个哨所,又在机场周围的坟地和树林深处修建了许多飞机堡、防空洞及其油库。日军将飞机藏在飞机堡里,并架设了许多木头飞机作掩护。
除了海淀区之外,北京的大兴、通州、丰台等区也留存有飞机窝。这些飞机窝都是侵华日军在北京留下的战争罪证。据记者了解,一些飞机窝已经被文保部门登记在册,开始着手进行保护。
在西禅寺外,记者碰到一位已经69岁的居民,他是土生土长的小屯村人。他告诉记者,因为有飞机场存在,日本人曾在这附近修筑了数十座掩体,其中包括飞机窝、还有“乌龟壳”。老人所说的乌龟壳,就是西禅寺内的掩体。
老人介绍说,飞机窝周围需要有人守卫,所以日本人建造了这些乌龟壳。龟壳上培土进行伪装,防止遭到空袭。
掩体开一个门洞,进门下五六级台阶,便可步入“龟仓”,龟仓半卧于地下,内部空间有3米多高,面积足够住进去一个班、大约10人,龟壳顶部开一个出气孔维持空气流通。
在老人的印象里,在这个乌龟壳北侧50米,曾经就是一座飞机窝。1958年大跃进时被当作了生产队食堂。这座乌龟壳,未被二次利用,一直处于荒置状态。
官方回应将赴现场进行查访
四季青镇人民政府文化服务中心,负责镇域内文物保护工作。从4月20日,吴晓平发现飞机窝被拆,到5月5日又发现遗存掩体,记者两度致电该科室,工作人员均称相关负责人不在,但会给记者回电话。可截至发稿,记者从未接到对方的回电。
昨天,记者将掩体的情况告知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文委得知有新发现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向记者了解情况、打听具体方位,准备去现场进行勘察。本报也会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
文并摄/记者崔毅飞特别感谢线索提供人:吴先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