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英国大选投票或再现“无多数议会”

来源:南方都市报
7日,英国主要政党领袖各自抵达投票站投票。从左至右: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与妻子,首相、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与妻子,副首相、自由民主党领袖克莱格与妻子。C FP供图

  7日,英国主要政党领袖各自抵达投票站投票。从左至右: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与妻子,首相、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与妻子,副首相、自由民主党领袖克莱格与妻子。C FP供图

英国7日迎来议会下院选举。据各大媒体报道和多家民调机构预测,本届选举将是数十年来最难预测的选举,保守党和工党两大党派恐怕都无法赢得绝大多数议会下院议席数。截至6日,仍有四分之一的选民尚未拿定主意或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变卦”。
英国大选投票 或再现“无多数议会”

  英国7日迎来议会下院选举。据各大媒体报道和多家民调机构预测,本届选举将是数十年来最难预测的选举,保守党和工党两大党派恐怕都无法赢得绝大多数议会下院议席数。截至6日,仍有四分之一的选民尚未拿定主意或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变卦”。

  选情胶着 难预料谁任首相

  本届议会下院选举投票于格林尼治时间7日上午6时开始,21时结束。21时过后,出口民调将相继产生,而最终结果出炉得等到8日下午。

  6日,7家民调机构提供了选前民调,其中3家显示保守党和工党将不相上下,另外3家预测保守党所获支持率领先工党1%,另有1家预测工党领先2%。

  尤戈夫调查公司总裁、知名民调专家彼得·凯尔纳本周说:“我无法预料一个月后谁会出任首相。”

  对此,工党党首埃德·米利班德6日晚承认:“这场选举将是我们所见选情最胶着的一场。”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6日报道,大约1/4的选民还在“摇摆不定”,要么尚未决定将选票投给哪一党派的议员候选人,要么可能在几个小时内转而支持另一党派。

  本次大选可能再度产生一个“无多数议会”。英国媒体分析,英国极有可能会再度出现两党联合执政的政府,或者由两大党中的一个组建少数派政府。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托尼·特拉弗斯预计,今后可能出现多党政府,其稳定性将不如2010年开始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

  可能联手 各党派纷纷表态

  两大党轮流执政本是英国的政治常态,直到2010年大选时才出现了二战后第一个两党联合执政的政府。那场选举后,就有分析人士预料,今后政党间“联姻”将成为“家常便饭”。

  鉴于本届选举结果难料,英国各党派已经就联合执政前景纷纷表态。

  致力于推动苏格兰独立的小党苏格兰民族党预计会赢下苏格兰地区大部分选票。这一党派已表态将支持工党领导的少数派政府,而非保守党。只是,工党领袖米利班德排除了与苏格兰民族党联合执政的可能性。

  保守党一方则有可能再度与自由民主党联手。现任首相、保守党党首戴维·卡梅伦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承诺,他将“把国家放在第一位,我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强大稳定的政府”。

  不过,自由民主党一方并没有“绑定”保守党,党派商务秘书凯布尔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对与保守党再次联合执政的前景略显“迟疑”。他认为,卡梅伦所提在2017年就英国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公投是“非常糟糕的主意”。新华社特稿

  聚焦

  1不排除首相易人可能

  目前来看,英国出现多数派政府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出现两党或多党联合执政的政府,或由两大党中的一个组建少数派政府。无论哪种情况,大党都需要争取其他小党支持,以确保支持本党的议席达到半数以上。

  如果保守党赢得较小政党的足够支持、得以继续执政,卡梅伦便可留任首相;反之,如果工党获得上述支持得以上台执政,则将由工党组建新政府,卡梅伦将被迫辞职,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可能成为新首相。

  2中英关系仍将继续发展

  很多英国专家认为,无论哪一政党上台执政,中英关系都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项目负责人赖特说,保守党和工党都会继续看重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在涉华议题方面,下一届政府有可能对留学生政策有所收紧,这将涉及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英发展问题。

  3华裔候选人欲实现零突破

  5年前的英国大选,共有8位华裔候选人参选,虽然均告失败,却引发广泛关注。今年大选,华裔参选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1人,分别来自保守党、工党、自民党和绿党。

  英国广播公司此前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保守党华裔候选人艾伦·麦将在英国汉普郡的哈文特选区参选。由于这一选区被视为保守党“票仓”,因此他很有可能成为英国议会下院首名华裔议员。

  年轻应该算是这次11名华裔参选者的共同特色。他们大都在三十岁出头,华二代占多数,来自医疗、法律、金融、商贸、传媒及工程等多个领域,受过良好的教育。张建华 张伟

  背景

  英国两大政党及其领袖

  保守党

  领袖卡梅伦:

  伊顿公学毕业调整精英路线

  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出生于1966年10月9日,在英国牛津郡旺蒂奇附近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卡梅伦毕业于伊顿公学,后在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修读哲学、政治与经济,可谓精英阶层的代表。

  卡梅伦于1988年至1992年间在保守党研究部工作。1992年保守党选举后,他成为保守党政府的顾问,起初在财政部工作,后来调到了内政部。

  1997年,卡梅伦参加地区国会选区议员选举落败。2001年,他竞逐牛津郡威特尼地区的席位成功。2003年6月,他被任命为影子内阁的枢密院办事处部长。当年11月,他成为保守党副主席,2005年12月6日就任保守党领袖。

  卡梅伦出任保守党领袖之后,一改保守党的精英路线,强调保守党要更“平易近人”,并尽力争取年轻选民和女性选民。

  [党史]创建早历史长

  保守党被认为是由18世纪英国“辉格党”的一个分支形成的。1834年,曾经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罗伯特·皮尔发布宣言,正式使用“保守党”这一名称。

  在二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成为保守党领袖,并领导了跨党派政府。他在战时奉行坚决抵抗决不投降政策,带领英国走出战争深渊,因此成为英国史上最伟大保守党领袖之一。

  保守党在1945年的战后首次大选中输给了工党,令人震惊。1951年,保守党又重新执政,此后长达13年。1964年到1979年,英国出现工党和保守党两大政党交替执政状况。1979年,撒切尔夫人领导保守党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英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开始创下战后一党连续执政18年的最长纪录。此后,保守党在1997年的大选中惨败,从此陷入长时间的低迷状态。

  工党

  领袖米利班德:

  击败哥哥掌权不容贫富差距

  英国现任工党领袖为埃德·米利班德。他于1969年12月24日出生于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哲学与经济(PPE)专业,之后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哈佛大学深造。

  从政之初,米利班德是当时仍然在野的工党的研究员。1997年工党获得大选胜利之后,米利班德出任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的特别顾问。2005年,米利班德当选为唐卡斯特北区议员,踏入政坛。2010年5月的英国大选中,执政党工党黯然下台。米利班德在2010年9月工党领袖选举中,出人意料地击败了呼声最高的亲哥哥戴维·米利班德,成为工党领袖。

  米利班德在工党网站上刊发的宣言表示:我从生活当中学会的一点就是,只有工薪一族成功了我们这个国家才能成功。“只要我们国家的财富都聚积在少数的巨富者手中,我们就不能成长和壮大。因此,我不能容忍目前仍在加大的贫富差距。”

  [党史]宣称代表“劳工阶层”

  工党成立于1900年2月,是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由工会、合作社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前身是全国性统一组织—职工大会(工联),1906年正式改名为“工党”。其建党目的是“让劳工阶层在政治上也有发言权”。

  1924年以前,英国一直由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1923年大选中保守党失败,工党获得比自由党更多的席位。1924年1月22日,工党领袖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首届工党政府,从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1997年大选之前,工党调整了自己的位置,以中间偏左政党的面目出现,结果大获全胜,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1997年至2010年,工党组织了连续四届内阁,成为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次。2010年5月,工党在英国下议院选举中失败,重新成为在野党。宗新

  访谈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王鹏:

  大选或抉择英国是否“退欧”

  2015年的英国大选被不少人视为英国二战以后最刺激最无法预测的选举,这场选举能否影响英国的走向,是否有“中国因素”?5月6日,南都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王鹏。

  处在欧洲十字路口

  南都:对英国来说,这场选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它是否会影响英国与欧盟关系,影响英国的走向?

  王鹏:英国正处在欧洲的十字路口,或者选择退却、自我孤立,或者选择继续留在欧盟。两种主张对英国国家和社会各有利弊,各自都有铁杆的支持者及其代表,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撕裂与碎片化。

  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的恢复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德国除外,还算好的。所以民间有这种“厌欧”情绪,觉得被拖累(不是所有人,部分人这么想。也是部分媒体这么讲)。我以前在英国读书时都能感受到。东欧国家经济不景气,移民过来,工资要求不高,所以把当地英国人的饭碗抢了,更加剧厌恶。但也有政治家、团体和学者强调英国的欧洲性,不可以因小失大,脱离欧洲单干,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个人偏向后者。欧盟在屏息等待。

  谈不上“华人军团”

  南都:今年英国大选创纪录地出现了代表四个不同政党的11位华裔候选人,包括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你怎样看英国大选中的“华人军团”?

  王鹏:关于华裔议员候选人,我的看法是四点:第一,“军团”还谈不上。(1)数量毕竟有限,刚刚达到两位数。相对于候选人总量还不多,只是我们中国人关注,而且主观上期望他们好,所以美其名曰“华人军团”。(2)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选区,为各自选民代言,彼此间也没有什么合作,谈不上军团。除非是有以“在英华人团体”为核心背景的候选人,那才叫“军团”。拉美裔、非洲裔在美国,都可以这么说。因为他们非常团结,有成建制的政治力量,是真“军团”。

  第二,这11个人的崛起,主要是他们个人的崛起。不宜过分夸大其社会意义,甚至联系“中国崛起”什么,那太夸张了。你看他们的背景,主要还是华裔,老移民的后代,但是有几位是新移民,大陆和香港过去的。高学历,牛津剑桥出身,不是律师就是工程师,也符合华人在外面的一般形象。高资高知。如果非要从更广阔社会意义上讲,就是华人群体在英国社会阶梯中整体的爬升,为华人政治家的崛起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三,中国的崛起,中国对英国重要性的提升,可能也是助力他们的因素。但我只是说可能。我没有拿到他们每个人的竞选纲领,不能乱猜测,乱拔高。不过英国朝野上下越来越重视中国,这是明摆着的。聪明的竞选人(我在当地市议会、市政府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年轻华裔),会在白人面前故意凸显自己的华人背景,好像你选我,我就能为本市带来如何如何。

  第四,中国民众知道他们就行。不必寄予厚望,或者多么自豪。他们是英国人。他们为当地人服务,为英国利益服务。只有在有利于英国和当地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卖力地促成与中国的各项事业。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对。但我们以为他们当选就会如如何亲中、爱华,这是一厢情愿。 南都记者 子衿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报 https://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5-05/08/content_3417594.htm?div=-1 report 6123 7日,英国主要政党领袖各自抵达投票站投票。从左至右: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与妻子,首相、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与妻子,副首相、自由民主党领袖克莱格与妻子。CFP供图英
(责任编辑:un657)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