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美国击毙IS首席财务官背后:突击队员超20人(图)

来源:新文化报
美国媒体公布的用夜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美军士兵利用黑鹰直升机实施索降
美国媒体公布的用夜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美军士兵利用黑鹰直升机实施索降
美国媒体公布的画面:武装分子与特种部队交火
美国媒体公布的画面:武装分子与特种部队交火
斩首拉登行动中,美军与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交火的画面
斩首拉登行动中,美军与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交火的画面

  斩首行动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句话,已经道出了“斩首行动”的精髓。试想,当抵抗者突然发现自己的领袖被对手击毙或俘获—他们所要遭受的打击与震撼,可想而知。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越境击毙“伊斯兰国”组织(IS)“首席财务官”阿布萨耶夫的行动,就是完美的范例。

  在行动中,包括“三角洲”在内的特种部队,悄无声息地从伊拉克潜入叙利亚腹地近百公里,迅速解决战斗,击毙十余人并俘获萨耶夫的妻子,随后伴随着直升机桨叶的轰鸣,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毋庸置疑,美国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是这次行动成功的最基本原因。不过,在几十名士兵孤军深入的情境之下,这种优势被大大地打了折扣。也正因如此,美国特种部队的记事本上不仅有击毙本拉登的巨大荣耀,更有黑鹰坠落的惨痛教训。

  那么,进行一次完美的“斩首行动”,需要哪些条件?

  近日,这次行动的细节被陆续披露,我们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主要成员:

  “三角洲”突击队员

  人数:超过20人

  装备:“黑鹰”式直升机和“鱼鹰”式

  倾转旋翼机战果:击毙12人,包括阿布萨耶夫,获得“情报宝库”

  1确定目标

  要点:目标的价值要足够高,值得冒一次险

  这次行动,美国选择将枪口对准了阿布萨耶夫。

  其实,在对萨耶夫实施“斩首行动”之前,美国对他的追踪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

  在这次行动发起之前,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知道阿布萨耶夫是谁。美国一些电视台报道这件新闻的时候,对萨耶夫的描述是“虽然默默无闻,但却能量巨大”。

  在美国反恐官员眼中,萨耶夫是不折不扣的重量级恐怖分子,被五角大楼称为“伊斯兰国”的“首席财务官”、“石油部长”。去年,一份针对“伊斯兰国”财务来源的报告指出,石油走私为该组织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平均每天创造的利润高达100万美元,帮助这一极端组织把地盘扩张到伊拉克和叙利亚。

  解读

  战争是烧钱的游戏。一次无人机打击的成本至少为1.2万美元/小时,发射一枚巡航导弹成本可能高达70万美元,出动特种部队进行地面打击,更要冒着人员伤亡的风险。

  所以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该对谁发起“斩首”行动,才能值得付出这些代价,背负这些风险。

  例如,清除掉对方的某一个高级官员,能让对方的组织遭到尽可能大的破坏;另外一些“斩首”行动的考量,则是打击对手气势,或者为了复仇。

  而击毙萨耶夫,美国两个目的都能达到。

  一方面,萨耶夫的主要职责是为“伊斯兰国”的扩张提供财务支撑。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发言人贝尔纳黛特米汉在一份声明中称:“作为一名高级别头目,阿布萨耶夫指挥了该组织的石油和天然气走私业务。”

  而另一方面,美国广播公司援引一名匿名美国官员的话说,萨耶夫之所以被锁定,还与一名美国女性救援工作者遇害事件有关。这名工作者名叫凯拉穆勒,在2013年被极端组织抓获,曾被强迫成为萨耶夫的奴隶,随后被杀。

  2寻找目标

  要点:行动能否成功,情报是最关键因素之一

  事实上,美国对萨耶夫的追踪,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

  从去年开始,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简称JSOC)开始追踪他的身影,并锁定了他可能居住的住所。

  美军官员说,突袭行动前,这座房屋已经被美方监视数周。

  按原计划,美特种部队本应该在今年3月展开缉捕行动,将其活捉,但由于天气和其他原因不得不推迟行动。有报道称,策划这次行动的美国官员相信萨耶夫会被活捉,将被送到纽约接受审判。

  解读

  想打击对方,得先知道对方在哪儿—这看起来是句不折不扣的废话,但也是不折不扣的真理。可靠的情报,是行动成功最关键因素之一。

  这次行动,是美军第二次派遣地面部队深入叙利亚执行任务。第一次任务是解救被IS扣押的人质,但由于情报失误,导致美军扑了个空。

  或许是出于保密的需要,美国并没有过多介绍这次行动的情报来源。但是根据介绍,美国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才最终发起这次行动。在击毙本拉登的那次行动之前,美国通过太空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当地的情报员,对本拉登的疑似住宅进行了长期的侦察监视,甚至对建筑的购物车、焚烧垃圾等细节也都进行了不间断的分析,最终,才提供了可供决策的情报参考。

  3下达指示

  要点:行动的影响越大,越需要高层人士下达指令

  这次行动的一个难点在于,这是次典型的敌后斩首行动。萨耶夫栖身地点位于叙利亚的境内,尽管IS是叙利亚政府与美国共同的敌人,但叙利亚和美国的恶劣关系也是众所周知。

  根据猜测,美军的这次行动很可能没有通知叙利亚方面。澳大利亚“第九频道”披露称,这次行动得到了伊拉克官方的支持,但“美国官方并未与叙利亚政府合作,也未在行动前通知对方”。

  最终,作战命令经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后,由美国国防部长直接下达。

  解读

  敌后斩首行动的难度可想而知。

  毕竟,深入到第三国腹地,击毙对手的高级官员,对各方所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重大的。

  由于这样的行动对于政治、军事层面上的影响极大,因此,往往需要得到极高程度的授权。

  此前,最为成功的战例要数2011年,美军击毙本拉登的“杰罗尼莫”行动。由于行动的目标本拉登量级巨大,行动的作战命令是由奥巴马亲自下达的。

  4 组队出击

  要点:各部门的协调是重中之重,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

  当地时间16日后半夜,美军派出特种部队,乘坐多架“黑鹰”式直升机和“鱼鹰”式倾转旋翼机,趁着夜色从伊拉克境内的基地秘密出发。

  根据美国方面的介绍,执行这次任务的并不完全是“三角洲”特种部队。美方的说法是—“包括三角洲特种部队在内的美军部队”。

  在越过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后,他们在空中一路疾驰,直扑叙利亚东部最大城市代尔祖尔东南方向的奥马尔。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神不知鬼不觉,队伍抵达目标—一栋多层住宅,随后,大约20多名突击队员爬下飞机开始行动,飞机仍在上空盘旋,随时准备接应。

  解读

  在不同的任务中,美国需要根据作战环境的不同组建分队。

  在“红翼行动”中,美国派出的是海豹部队,行动单元包括1名指挥员、1名狙击手、1名卫生兵、1名通信员。

  在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美国的组合是这样的:负责作战的特战队员,负责接应的直升机组,负责火力压制的机枪手,甚至配备了军犬训导员和一条军犬。

  各部门的协调更是重中之重,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美国曾吃过大亏:1981年,“三角洲”部队营救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扣押的人质,不过机队遭遇风暴,由于通讯协调出现问题,6架直升机、一架EC-130运输机损失,8人死亡。

  5 短兵相接

  要点:充分发挥特种部队的战斗能力

  根据美国媒体的介绍,当“三角洲”特种部队的队员赶到目标所在建筑时,萨耶夫、妻子和数名保镖正藏身在这里。

  交火中,IS极端组织的士兵们在这栋多层建筑上构筑了简易工事,并进行防御作战,但特种部队士兵成功地接近了这座建筑,并将其炸开了一个洞,冲入建筑内部。

  双方在建筑内部展开了激烈交火,乃至贴身肉搏。IS武装人员曾试图利用妇女和儿童当做“人体盾牌”,但根据美方通报,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士兵在没有伤及无辜的情况下,击毙了11名武装人员(不包括萨耶夫)。

  此外,萨耶夫本人在交火中死亡,他的妻子则被生擒。

  解读

  为什么美国能够以“零伤亡”击溃建筑内拥有掩体、人盾的武装分子?实际上,精英特种部队与缺乏训练的民间武装之间的对决,胜负往往非常悬殊。

  2005年在阿富汗进行的“红翼行动”中,四名海豹部队士兵被包围,前来支援的“支奴干”被击毁,机上16名美军士兵死亡。不过,被包围的4名美军士兵与蜂拥而来的塔利班武装分子进行了激烈的交火,最终以3人死亡的代价,换取了击毙30余名塔利班武装分子的战果。

  更为极端的战例则是1993年,被改编为《黑鹰坠落》的摩加迪沙之战。美国游骑兵、三角洲部队18人战死,但索马里方面估计有500~1000名民兵死亡。

  6 撤出战场

  要点:速战速决,千万要避免陷入重围

  “夜长梦多”。在任务得手之后,迅速结束战斗返回安全地带,是指挥官最迫切希望的。

  在这次行动中,美国人应该一度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有报道称,美国不止一架军机被武装分子击中,其中一架直升机多处中弹,好在仍可正常飞行。

  “军机坠毁”对于美军来说,几乎是最怕遭遇到的问题—因为几十年来美军遭遇重大损失的特种作战行动中,几乎都出现了“军机坠毁”的情况。红翼行动、黑鹰坠落……即使是在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也有一架美军直升机坠毁。

  美军没有恋战。在击毙十余名武装人员,并将萨耶夫妻子等人员俘获后,随即结束战斗,返回伊拉克。

  任务结束后仅仅几个小时,萨耶夫的妻子乌姆萨耶夫就已经在伊拉克接受审问了。

  解读

  尽管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爆表,但毕竟孤军深入,一旦遭遇对方围攻,往往会面临苦战。而在这种情况下救援难度是非常大的—美军前陆军特种部队军官史蒂夫布奇说,“孤军深入叙利亚非常冒险,那里有为数众多的武装组织,坦率地说,对我们友好的没几个。”

  对于美军来说,尽管击毙了萨耶夫,但如果士兵出现伤亡,行动就难以称得上完美。如果运气差了点儿,中弹的直升机坠毁,或者是更坏的情况出现:有美军士兵被俘,那么这次行动极有可能会被判定为失败—被俘的美军将给IS留下巨大的发挥空间,毕竟就在几个月前,IS组织用火刑处死了一名被俘的约旦飞行员。如果IS俘获了美国士兵,并借此提出政治要求,美国将面临巨大的难题。单桂志

  这次行动能带来什么?

  信心和士气

  美军前陆军特种部队军官史蒂夫布奇认为,尽管未能活捉萨耶夫,但这次成功的任务仍称得上是对“伊斯兰国”头目的一次严重警告。“这给他们传递了明确的信息:无论藏身何处都可能被发现。”

  有分析人员认为,在IS节节胜利、伊拉克政府军压力巨大的当下,这次胜利能够提振信心与士气。

  人质的消息

  除了萨耶夫的妻子乌姆萨耶夫被抓获外,突击队还解救了一名伊拉克籍女子。美国政府称,这名女子属于雅兹迪教派,遭萨耶夫夫妇强迫为奴。

  此外,美国政府希望从萨耶夫妻子的口中获得关于IS的任何情报以及关于遭扣押的人质的消息。据介绍,美国可能获得数名美国人质的消息。

  重要的文件

  对军情人员来说,最大的收获则是被称为“情报宝库”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文件。报道称,他们将对这些电子设备进行分析,以追踪其他IS高级别头目。

  “现在,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关于‘伊斯兰国’运作、通信和获取财富的数据。”一名五角大楼官员称。

  无价的文物

  特战队员还在这栋民房内发现了古亚述文本和其他价值无法估量的文物。这些文物的历史,距今可能长达四千年以上。

  2011年4月29日清晨(华盛顿时间),在前往视察亚拉巴马州龙卷风灾区前,奥巴马下令美国军方和中央情报局准备动手,目标执行刺杀本拉登的斩首行动。5月1日14时,四架美军直升飞机载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从巴基斯坦境内起飞,飞抵本拉登藏身的目标住所内降落,然后特种兵和拉登的守卫发生激烈交火。交火中,拉登被美国特种兵一枪爆头。

  整个过程只有40分钟,除拉登外,拉登的一个儿子和两个随扈被击毙。

  美军一架直升飞机因所谓的技术故障坠毁,美军没有人员伤亡。23时15分,奥巴马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他就任以来国家在安全上最大的胜利。

  这就是著名的美军击毙拉登的斩首行动。

  世界愕然。本报特意整理了那些被记录的“斩首行动”,全面展示这种打击方法的历史。

  什么是斩首行动

  现代战争中的“斩首”概念是由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提出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瘫痪攻击”,亦称“斩首攻击”。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形象反映了这种思想。美国的一些信息战专家认为,信息作战时,尤其是美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信息作战,应遵循“斩首”原则。

  在战争中,战争对手作为一个大系统,通常由五个环节组成:

  1“指挥领导环”,即指挥系统;

  2“有机必需品环”,即电力等相关的工业以及弹药、食品等;

  3“基础结构环”,即交通航线等基础设施;

  4“个体群环”,即人口;

  5“野战部队环”,即以保护己方系统内部环节、攻击敌方系统各环的环节。

  问:你觉得,这五个环节,哪个是最薄弱的?

  答:按信息战原则,这五个环节中,力量最弱的是第一环,其功能和构成决定了它是整个作战系统中智力、技术和信息最为密集的要穴部位,但同时也是作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弱的部位,因此历来是兵家追求的首选打击目标。

  闹心

  美国一度鲜有成功案例

  中国古时早就有“擒贼先擒王”的谋略,诸葛亮七擒孟获,演绎出斩首行动的最高境界:不斩而屈人之首,进而屈人之兵。中外战史上,各类斩首行动不胜枚举,从宫廷到战场,多少领帅人头落地,导致大军群龙无首,走向覆灭。

  1979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头一天,苏军第105空降师在克格勃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的官邸—阿明宫、总统府、广播电台、电报大楼及政府要害部门。经过短暂激战,阿富汗顿失抵抗核心,政府军丧失有组织的抵抗能力。随即,苏九个陆军师10余万大军在空军配合下长驱直入,一周内控制了阿富汗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达成战略目的。这是一次成功的斩首行动。

  有意思的是,美国现代战史上竟一度鲜有顺利实现对敌方统帅实现斩首的战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打了14年,美军连一个军政首脑都没有抓到。1983年10月,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反美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奥斯汀和副总理科尔德,到了战争进入清剿残敌阶段才被抓获。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校长期反美,美国一直欲除掉他。1986年三四月,美先后对利比亚发起“草原烈火”、“黄金峡谷”突袭行动,但都没有达成除掉卡扎菲的目的。其中在“黄金峡谷”行动,美国根据内线密报,断定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利军总参谋部所在地,遂出动8架F-111F战斗轰炸机,向目标投掷了8枚重达2000磅的GBU-10激光制导炸弹,但卡扎菲还是安然无恙。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萨达姆又上了美国的黑名单。但萨达姆却与美国玩了整整13年猫捉老鼠的游戏。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向萨达姆祭出斩首行动,连续组织对其藏身地的精确突袭,但毫无效果。直到当年底的12月13日,才在提克里特的地窖里把老萨抓到。那时,离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已7个多月了。

  不过这几年,美国把它的斩首行动发挥得淋漓尽致,击毙拉登一举震惊全球。

  实例

  一通电话引来两枚导弹

  从近几年局部战争的经验看,在现代条件下,实现对敌斩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发现目标,为其定位;二是要迅速实施精确打击,将其消灭。简而言之,现代斩首行动就是猎杀。

  俄罗斯对车臣匪首杜达耶夫的斩首行动,采取的是手机监听、导弹射杀。1996年,俄罗斯车臣自治共和国总统杜达耶夫在武装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决定除掉他。然而,杜达耶夫一向行动机警、诡秘,很难找到他的行踪。

  后来俄军侦知,杜达耶夫有用手机进行联络的习惯,遂决定采用高科技手段除掉他。俄军首先通过秘密渠道获取了杜达耶夫手机的电波频率,然后动用伊尔-76电子战飞机在车臣上空昼夜不停地飞行。只要杜达耶夫的手机一开机,飞机上的侦察设备就会测出手机所在的位置,从而引导导弹进行攻击。但由于杜达耶夫每次通信都在运动中进行,而且通话时间很短,往往是俄军的导弹刚发射,杜达耶夫就关了机,导致攻击失利。俄军前后组织了四次此类打击都没取得成功。但到1996年4月21日,杜达耶夫接了一位充当俄罗斯与车臣双方谈判中间人的电话。不知是疏忽大意还是认为俄军为确保和谈成功不会打他,这一次杜达耶夫通话时间特别长。俄军抓住机会,迅速对杜达耶夫进行定位、攻击,正在用手机交谈的杜达耶夫被从天而降的两枚导弹炸毙。

  梳理

  以色列堪称这方面“行家”

  以色列对所谓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领导人的“定点清除”行动,主要采取的是内应加导弹的办法。几乎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齐名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对巴勒斯坦及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渗透活动,堪称斩首行动的行家。

  通常,“摩萨德”特工和内应提供目标位置,以军携有空地导弹的AH-64、AH-1在空中待机。一旦目标被发现,机上射击员根据地面指挥员指引将导弹导引头锁定目标,发射导弹。导弹头部的电视摄像机通过光纤不断地将地面图像传回机上,机上射击员通过手柄调整导弹飞行方向,直至射杀目标。以军有时也采用技术侦察手段对敌定位,采用特种部队突袭的办法消灭预定目标。

  2004年3月22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巴斯”的创始人兼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在离家几步之遥的清真寺外遭以军三枚空地导弹伏击,当即身亡。

  在决定除掉亚辛后,以色列总理沙龙调动了执行“定点暗杀”任务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由长相和阿拉伯人接近的以色列人组成,官兵熟练掌握阿拉伯语,并通过巴勒斯坦内应的指点了解巴人的传统习惯。和以往的“定点暗杀”行动一样,暗杀队混入巴勒斯人聚居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对亚辛实施24小时监控,掌握了亚辛的行动规律,并将亚辛每天的情况传回后方总部。

  3月21日深夜,沙龙和以色列国防、安全部门官员悄悄来到以色列南部沙漠深处的一处农庄,组织指挥对亚辛的暗杀行动。22日,以军从“摩萨德”的线人那里得到重要情况:亚辛将前往加沙地带一清真寺!以军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打电话叫醒沙龙,沙龙毫不犹豫地下达了除掉亚辛的命令。22日拂晓,亚辛做完祈祷后,在六名保镖的护送下从清真寺里出来,坐上轮椅向家里走去。刚走出清真寺,几架以军武装直升机从天边冒了出来,不等清真寺四周的人们作出任何反应,只见几道亮光闪过,3枚空地导弹对准亚辛,转眼间,亚辛和他身边的两名保镖就被炸成了碎片。以军直升机或者是想观察攻击效果,仍在空中悬停了好一阵才离去。更高的空中还有担任掩护和“补枪”任务的F-16在盘旋。

  以色列斩首行动—

  1973年2月,以色列突击队通过水路进入贝鲁特,杀死3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高级领导人,其中1名以色列突击队员就是后来的总理巴拉克。

  1979年1月,以色列特工在贝鲁特一次炸弹爆炸行动中杀死了策划1972年慕尼黑奥运村袭击事件的萨拉米。

  1988年4月,以色列特工暗杀了巴勒斯坦组织的副主席、约旦河西岸地区行动指挥官阿布吉哈德。

  1992年2月,以军直升机在黎巴嫩南部击毙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穆萨威。

  1995年10月,以色列特工在马尔塔暗杀了“哈巴斯”领导人萨卡基。

  2002年1月,巴勒斯坦“阿克萨”烈士旅约旦河西岸地区指挥官卡尔米在以色列的袭击中被击毙。

  2003年3月,“哈马斯”高级战略家马卡德社在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中丧生。

  2003年8月21日,“哈巴斯”领导人萨纳布在以军直升机导弹攻击中死亡。

  2003年12月25日,“哈马斯”领导人哈米德在以军对加沙地带的火箭弹袭击中丧生。

  2004年3月22日,“哈巴斯”精神领袖亚辛在以军导弹袭击中身亡。

  2004年4月17日,亚辛的继任者兰提西在轿车上被以军导弹击毙。

news.sohu.com false 新文化报 https://enews.xwh.cn/shtml/xwhb/20150523/172933.shtml report 10132 美国媒体公布的用夜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美军士兵利用黑鹰直升机实施索降美国媒体公布的画面:武装分子与特种部队交火斩首拉登行动中,美军与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交火的画面斩
(责任编辑:UN625)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