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不是中国大妈们的专宠,在“90后”群体中,互联网金融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儿。
近日人人网发起了“2015年轻人理财”调查,3744名“90后”受访大学生中超过五成的人曾有过理财行为并且坚持至今。
此外记者探访北京高校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成为股市“小鲜肉”一族。
数据
近四千“90”后超半数坚持理财
是否有理财行为
从来没有
34.7%
曾经有
13.1%
一直有
52.2%
理财选择
超九成钟情线上理财
七成人选余额宝
最看中收益高、可随时取出
理财目的
锻炼理财能力
20.5%
为保值增值
53.9%
为更大额消费
25.6%
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吕文龙表示,“90后”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再加上近几年理财兴起,所以“90后”接触到理财信息的频率较“70后”、“80后”要多,所以他们更容易去认知和了解,进而去参与理财。
总体来看“90后”选择理财,比较注重高收益和高流动性,吕文龙建议“90后”选择多元化理财方式。不求暴涨,也不用遭受暴跌,保本的前提下稳步获取理财收益。
高校探访
大学投资课:老师鼓励学生早入市
近期大热的股市让不少人蠢蠢欲动,涌入股市的“小鲜肉”中有不少还是正在读书的大学生。
记者走访多所高校,发现大学生中不少人都在炒股,专业老师也鼓励学生早入市。
课堂变股市吸引外系学生来听
5月27日,北京语言大学金融投资实验课课堂,阶梯教室坐了120多名学生,除了本系同学外,还有不少其他院系的同学。课前,同学们都掏出电子产品,打开虚拟账户交流,教室里热闹得像证券交易所。“天气很热,股市也特别热啊!”老师一句应景的开场白逗得台下一阵大笑。
上这门课的同学都要练习虚拟炒股,这是作为期末成绩重要标准之一。课堂上,老师首先分析了最近股市的情况,并打开虚拟股市的界面,分析了班级炒股资金排名前十位同学的股票买入卖出情况。根据国家政策和时事来分析股票,也是课堂内容之一。
老师称,自去年下半年牛市以来,不少其他院系的学生也来听课。“我每年都会在课堂上调查有多少用实际资金炒股的同学,这两年入市的同学有很明显的增长。”老师建议大学生越早入市越好,利用闲置资金来锻炼理财能力。
炒股学生多为金融系男生居多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发现大部分炒股的学生都为金融类专业。
据多名金融专业同学介绍,因为专业对口,所以在炒股上花的时间较多,也会花很大力气钻研。而非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股民则偏向于长线股。
北语金融系的小晏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他炒股的月收益一直保持在30%左右,“买了基建、能源和电力几方面的股票,每天都会钻研K线图、分析政策走向等,在炒股上花不少时间。”虽然股市最近有大幅震荡,但平均下来他每月都会有三千多的收益。
记者了解到,在大学生炒股群体中男生居多,而女生很少。男生偏向有一定风险性的股票,而女生则喜欢银行、农业、基建等比较稳健的股票。
文/记者王妍张丽实习生贾奕帆 数据来源:人人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