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王辛夷
6月3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近扩充的城市轨道交通和现代物流两大工程包。
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将超过去年的2857亿元。发改委已梳理提出了68个拟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将在2015年到2017年开工。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修建城市轨道的城市数字为39个,而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巡视员李国勇介绍,这个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50个,届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目前,我国轨道交通里程大概有3000多公里。
针对外界关于地铁“跃进式”发展的担忧,交通部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远高于经济增速,而地铁的建设周期较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适度超前。
轨道交通每天延长一公里
“用来挖地铁的振动机一半以上都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自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下放给省级政府后,各地进入了地铁项目批复的高峰期。
仅2014年一年,中国就有13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新线,长沙、宁波、无锡三市为首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新增里程共计386公里。
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达到2857亿元,除以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花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钱达到7.8亿元。
根据李国勇给出的数字,目前每公里地铁造价已经从5亿元攀升至7、8亿元,也就是说,我国地铁总里程正以至少每天一公里的速度延长。
李国勇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预计将在今年底达到3500公里—而这个数字在10年前还不足500公里,仅是现在的零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发改委已经梳理提出了68个2015年到2017年拟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到2020年“十三五”结束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比2014年翻一番,达到6000公里。
李朴民介绍,通过这些重大工程建设,预计到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将建成较为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南京、重庆、武汉、成都等城市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南通、石家庄、兰州等城市建成轨道交通骨干线。
未来几年创造15万就业岗位
在2013年5月以后获得发改委批复的城市中,不少城市都是人们一般概念中的三、四线城市。看看单个项目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想想这些城市每年的财政收入,不禁让人猜测:“修这么多地铁有必要吗?”
发改委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李朴民介绍,城轨建设需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而且已经批复的城市均符合GDP要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要超过100亿元,市区主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以上,预测的客流强度每公里要3万人以上的城轨建设门槛。
“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是非常长的。”吴洪洋提醒。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可以将地上交通有效分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还可以更好地支撑和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
人们较为熟悉的香港正是TOD模式的成功案例,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
李国勇认为,TOD模式在引导人口向都市圈、卫星城市疏散的同时,也符合很多城市向组团式发展的趋势。以东莞、佛山为例,这种方式已经带动城市的空间发展。
在解决市内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能直接拉动投资增长、增加就业。
李国勇介绍,1公里地铁大概能提供60个就业岗位。粗略计算,一个城市建成一条地铁线,很快就能形成一个2000人左右的大型企业。
按照“十三五”期间从3500公里增加至6000公里的计划测算,未来几年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将为社会带来15万左右的就业岗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