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组团探生态
“大一刚入学,老师在讲植物学实验的时候,领着我们参观校园,我当时就特别好奇,学校里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7月2日,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女生潘婉婷说。
去年4月,机会来了。“学校委托我们学院对校园生物生态环境进行立项调查,我就和小伙伴们组成了调查小组。”潘婉婷说,他们反复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最终确定了此次调查按动物、植物、水质、土壤四个大组来进行的方案,并招募了学生志愿者88人,都来自生命科学学院。
细心男生制作植物标本
东北师大本部校区有不少植物,物种鉴定成了难点。植物组组长刘晓枫说,调查时,《东北植物检索名录》等工具书,大家随身携带,“每看到一种不同的植物,就要赶快拍下照片,回去按照名录检索比对,整理资料。”
植物组采集了70个植物标本,标本制作特别考验耐心与巧劲儿。“要把植株放在吸水牛皮纸上,一层一层垒起来,然后每天更换牛皮纸。”虽然是男生,但在采摘花朵、草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刘晓枫比女生更细心轻巧,他还给大家传授经验,“越到后期,随着植株水分的流失,植株变得更薄脆,更换牛皮纸的时候,就更需要谨慎。”
女汉子上阵捕鼠捉虫
对于动物的调查,分为昆虫、鸟类、哺乳类三种类型。
昆虫小组负责人王云飞说,全组都是娘子军,“一群女汉子,在大夏天在太阳最大的时候,拿着网,在学校里到处抓虫子。”
虫子可以抓,鸟就难抓了。动物组负责人陈笑月说,同学们采用的是样线法和鸟鸣声识别法,“通过在既定的线路上看鸟的形态和听鸟鸣声来辨识鸟的种类。”她说,同学们深入树林到处找鸟,还要长时间仰望天空。
“校园哺乳动物种类很少,只有家鼠和松鼠。”陈笑月说,松鼠只能远距离观察,但家鼠就要捉来研究,于是,女汉子们上阵抓耗子。“我们采用笼夜法调查,每天晚上9点,随机将捕鼠笼放置在调查区域,用生花生米作为诱饵,第二天早上6点多去查看鼠笼,然后回收,这一过程持续三天。”
51种木本植物,总共5304棵
经过为期一年的调查与整理,同学们将成果汇成了综合调查报告,提出保护建议,还推出了一份动植物图册,在校园中展出。
东北师大本部校区到底有多少种植物?刘晓枫给出答案:单是木本植物就有17科31属51种5304棵,胸径大于3厘米方可计数。松科木本植物种数占到了木本植物总种数的69%,“校园里优势种是松科松属的油松,由于气温、水分、土壤等因素,学校选择松科植物作为绿化植物。”
陈笑月盘点了动物的情况,共捕捉了昆虫530头,研究确认,隶属于11目32科41属。
共记录到22种鸟类,分属7目14科,其中最主要的是雀形目,有12种,占63.2%,优势种为树麻雀、灰喜鹊和家燕。
共放置鼠笼147次,捕获的品种均为小家鼠。
他们还观察到8只松鼠,是在东北师大相当知名的“精灵鼠小弟”,“品种都是北松鼠。”陈笑月说,“问了后勤部门和附近居民后,我们得知,这些小松鼠都是人工放养的,并非自然繁衍。”至今,北松鼠仍活跃在校园松林区。
新文化记者 赵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