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千所大学都在开电影专业,有些学校培养方向是无方向,不少电影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却无法从事本领域的工作。
本报讯(记者 肖扬)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仅上半年票房就超过200亿,但与此同时,不少电影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却无法从事本领域的工作。日前举行的“凤凰娱乐”《电影人才哪里来—中外电影教育互鉴》论坛透露,全国目前有上千所高校开设了电影、电视专业,电影人才已然过剩。
明星对于电影市场的作用有多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创始人詹姆斯·格里芬非常自豪地表示,“去年全球票房有360亿美元,有180亿与我们的学生有关。”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吴冠平则介绍,北京电影学院里,表演系是最牛的专业,带动招生,最有品牌效应。北京电影学院培养了知名校友,支撑了华语电影产业。
但明星是培养出来的吗?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胡雪桦表示:“祝希娟、徐峥、李冰冰、佟大为、去年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的廖凡都是上戏出来的,明星是第一线的招牌,作用很大,但戏剧学院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不是明星,明星是要靠造化。”
吴冠平也说:“外界对艺术院校有误解,以为在电影学院溜达的是两种人:一种是未来的明星演员,一种是未来的明星导演。但作为老师,还是希望他们在各个环节上成为扎实的从业者。”
对此,詹姆斯·格里芬也持同样意见:“成为明星的概率很低,我读过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你成为明星,四年以后你也不一定还是明星,会从天空坠落。我们在培训时,学生本身是人,需要生存,要先准备好应对之后的世界、今后的工作。”
那中国电影教育的缺失在哪儿?
香港电视专业人员协会创会会长徐小明直言,现在中国电影教育看上去一片蓬勃,编导、摄影、美术等专业设置都比较全面,但是缺乏影市管理专业,系统整合比较费劲,“经常是靠导演人格魅力凝聚一个剧组,影视教育整体性还不足。”
为了弥补这样的不足,胡雪桦介绍,“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系采取‘综合专业’方式—前两年什么都得学,摄影、录音等所有行业都要学会做,后两年再分专业,而且创作实践不能少,目的是要我们的学生能直接上手。”
温哥华电影学院创始人詹姆斯·格里芬也说,“我们的演员还要写东西、做制作,这是演员应该有的完整的体验,才能自然地在镜头前表演。我们会让学生做最好的准备,给他们最好的机会,让他们有足够能力继续发展,即使成为明星的概率很低。”
只是国内能像上海戏剧学院这样进行“综合专业”培养的艺术院校还是太少。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透露:电影、电视这个专业,全国近千所大学都在做,有些学校培养方向是无方向。这样的结果,导致不少电影专业的毕业生无法从事本领域的工作,形成了“电影人才的过剩”。为此,武亚军建议,“大学办专业应当需要审批,普及教育是需要的,精准的教育更需要扶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