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新闻加点料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小诊所与医托“共谋”:只赚30%也年入几百万

来源:综合

  进京看病,是很多外地患者的“最后希望”。然而,他们一下车,就成为了医托们的“围猎对象”,“救命钱”流入医托腰包,自己全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医托“生意经”:与医院七三分成

  据新京报报道,在北京西站,一群医托“组团忽悠”来京就医的患者。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组团形成连环骗局,骗外地来京就医者到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就诊。

  同样在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也是医托的重灾区。行内人士揭秘,此况已存在近20年。医托跟小医院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而这些都是患者的“救命钱”。

  报道称,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遇到看上去像是病人的乘客,哪几个医托上前搭讪,哪几个医托把病人送到地铁站,哪几个医托负责把病人领进小医院、诊所,都有分工。大的团伙,甚至会分出专门的人在旁边盯梢,以防被监管部门抓现行。

  只赚30%也年入几百万 小诊所利润有多高

  新京报报道称,在北京大医院看病的多是得了疑难杂症或大病的外地人,一些小医院如果不使手段,压根儿就不可能有很多病人来就诊。有了医托,一个三四百平米的小医院,每天流水能达到三十多万元,除去给医托分成,一年下来,也能落下几百万元。

  刨去给医托的高额分成,小医院一年仍能收入几百万,其“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广西媒体的报道揭示了小诊所在惨烈竞争下的“生存之道”。报道称,很多诊所,只要有病人来就推荐打吊针,原因是利润大。

  “打吊针,允许在药品价格上多收5元注射费,再加上药品的利润,打一瓶吊针就可以赚18元左右,一般人都是打两三瓶,打几天。1个小诊所,1天只要有2个人来打针,基本就可以赚钱了。”一名从业者表示,小诊所里的药品很难卖,但是打针快,赚得又多,所以现在成为诊所的主要项目。在一些很不正规的小诊所,甚至会出现小病开高价药,注射时却用便宜药的情况。“市民并不会注意注射的是什么,所以有些人就这样赚差价。”

  报道指出,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也是催生小诊所“暴利”的因素。相比于受到政府监管的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大部分是盈利性质,所以对于他们治疗行为的收费标准,国家并没有硬性要求,“可以自行调整”,只不过要求项目和公立医院保持一致,要明码标价。

  而对于药物这一块,医保规定的药品,诊所的收费不能超过国家的最高限价,其他药品也可以自行定价。所以,对于私人诊所的收费价格,基本上是“自由定价”。

  惯用伎俩:假冒“老乡”骗取患者信任

  盘踞在火车站,候诊室等地的医托们,靠什么把一个个患者骗入“大坑”呢?

  1.花言巧语游说

  部分医院雇佣职业化黑心医托,利用“价格低,疗效好,见效快、不复发”等花言巧语或承诺,游说病人到技术力量薄弱的医疗机构或无证行医点就诊。

  2.打着“老乡”等名义套近乎

  “你也是来治病的?哎呀我们是同乡啊。”诊室里亲热的谈心聊天,专门针对远道来看病的外地患者,热情招呼、询问病情、端茶倒水,最后只有一个目的:让你跟他走。

  3.编假经历“现身说法”

  充当向导,让患者跟随前往医院。中途利用许多病人喜欢互相交流又彼此互不设防、容易信任的心理,以同病相怜的名义,与周围病人聊天套近乎,介绍自己的看病经历,改编自己的治疗过程,夸大治疗效果,“现身说法”,诱骗病人到特定医院就诊。

news.sohu.com true 综合 https://news.sohu.com/20150706/n416227796.shtml report 1638 进京看病,是很多外地患者的“最后希望”。然而,他们一下车,就成为了医托们的“围猎对象”,“救命钱”流入医托腰包,自己全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医托“生意经”:与医院
(责任编辑:UN701)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