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中共、国民党三位老兵:不同的军装 相同的揪心记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开封7月8日电  题:中共、国民党三位老兵:不同的军装、相同的揪心记忆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七·七事变”发生时,苏汉光还是个不满13岁的孩子。但仅仅三个月后,他就参加了原国民党77军179师、成了一名“娃娃兵”。

  1937年7月7日夜,发生在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濮阳县不久后被日军攻陷,居住在县衙前街的苏汉光,“那时看到不少房屋、店铺被炸毁,死伤无数。”他在此情况下成了国军的一名电台勤务员。

  同一时间,刚结束3个月新兵训练的王万紫,随部队从河北保定紧急奔赴天津御敌。他所在的连队,正是隶属在“七·七事变”中奋起抗战的原国民党第29军。

  “老天不停地下雨,道路泥泞不堪,日本兵用大炮、飞机轮番轰炸,我们一路上伤亡惨重。”16岁的王万紫,彼时每天都面临着枪林弹雨,“炮声不绝,枪声不绝,喊杀声不绝。”

  那场事变之后,日军愈加肆无忌惮,西北的延安也未能幸免于难。和王万紫同龄的蒲国英,当时在延安八路军的后勤医院当护士,负责照顾伤病员。

  “看到日军飞机,前方就有人敲钟,后方的就赶快躲起来。”抗日战争时期,蒲国英一直在后方部队支援,没想到日军飞机也去轰炸。他那时常在想,“日本兵真是太可恨,连伤病员也不放过。”

  7日,在“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这天,三位曾穿着不同军装、分属不同党派的老兵坐到了一起,面对两岸三地的15家媒体回忆讲述那段悲壮历史。

  “我们一家十口人就我一个人活了下来,因为战争和逃难的原因,他们大多数都死在了异乡。”说起战争的残酷,91岁的苏汉光突然像个孩子一样抽泣起来。

  苏汉光曾随军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亲眼目睹前线伤员,“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断了腿。”苏汉光说,抗战最激烈的时候,他曾路过湖北的一个县城,几乎看不到一间完整的房子、看不到一个人。

  “我们拼到最后一滴血……。”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蒲国英现场唱起了当年的抗战歌曲。他说,为了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全国上下不分党派、不分民族,大家一致对外。

  94岁的王万紫记忆力有些衰退,他向人们介绍他的军长叫什么、师长是谁、团长姓什么,但一时竟想不起营长的名字,“我忘了,前几天还记着呢。”王万紫向记者保证。

  “但有件事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王万紫指的是,“七七事变”后,在天津静海县附近掩护部队撤退时,途中遇到一条涨满水的河,部队临时架起浮桥渡河。

  “日本兵追过来后,浮桥也拆了,但我们还有一个排40多个人留在对岸,最后全部牺牲。”王万紫谈及此几度哽咽。

  “我那时年龄小,就问老兵为啥这样做。他们说,这是牺牲小部队、保护大部队。”王万紫说,他现在想起来,仍然非常痛心。

  王万紫有一个心愿写进他的打油诗中:“希望台湾早日归,祖国疆土得完整。”他说,他中央警官学校的同学不少人战后去了台湾,那所学校的校长是蒋介石,那些同学境况如何?
news.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tw/2015/07-08/7391866.shtml report 1517 中新社开封7月8日电题:中共、国民党三位老兵:不同的军装、相同的揪心记忆中新社记者李志全“七·七事变”发生时,苏汉光还是个不满13岁的孩子。但仅仅三个月后,他就
(责任编辑:UN006) 原标题:中共、国民党三位老兵:不同的军装、相同的揪心记忆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