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
外媒称,过去一个月中国股市的疯狂暴跌已经灼伤了千百万散户投资者,但是22岁的学生朱启蒙(音)却更愿意把任何亏损视为自己金融职业教育的宝贵部分。
据路透社7月8日报道,北京的决策者对过去3周把股价拉低30%的抛售狂潮感到不安,在最近几天里推出了一系列异乎寻常的支持措施,试图阻止下跌。
但作为从事股市投资并希望这样的经历能帮自己在金融业获得一份收入丰厚工作的日益庞大的学生群体的一员,朱启蒙却颇为淡定。这位在香港浸会大学学习经济学的内地学生说:“盈亏并不是我主要担心的事情,因为我的重点是利用不断变化的市场培养自己的技能,为真实的工作做好准备。对我来说,持平就够了。”
与美国或欧洲市场不同,主宰中国股市的并非金融机构,而是普通投资者,他们的资金所推动的牛市在截至6月中旬的一年内使股价翻了一番。
6月15日当市场开始下跌时,在美国学习统计的20岁留学生郭子雨(音)回国后开了一个股票交易账户。他的父母借给他5万元人民币开户学习股票交易,迄今为止他亏损了6500元。他说,这点损失与他的一些同龄人相比“不算很严重”。
内地媒体上月底报道说,在一项对广东惠州56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有18%的受访者投资股票。其中,48%的人投资额在5000至1万元,26%的人投入1000至5000元,18%的人投入1万至5万元,还有8%的人投入超过5万元。这些资金大多来自迫切希望为子女未来投资的父母、实习期间挣到的津贴以及过年时收的红包。
上海财经大学的21岁学生潘成是该校股票研习社社长。研习社有大约360名会员,其中约一半人从事股票交易。研习社组织模拟股票交易比赛,学生们还开办投资讲座。潘成说:“大多数学生投资了不到5万元。少数几个人的投资超过10万元。”
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投资股票现在只是一种消遣。他们与同宿舍的股友讨论策略,并利用网上的消息买卖股票。
互联网也已成了某些对于最近股市异常下跌的调侃的发源地。社交媒体上贴出的一段视频显示长沙火车站入口上方的一块液晶显示屏闪烁着这样的标语:“A股保卫战,能参战就参战,没子弹也呐喊。”
受访的许多学生并未被最近的股市暴跌吓住。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的21岁学生郑琪(音)说:“不管市场总体走势如何,从长远看,总是会有一些上涨的股票。因此我会保持对市场的关注。”
对许多支持子女涉足股市的父母—他们属于流行存钱而非花钱的一代人—来说,这种趋势看起来会继续下去。郑琪说:“我父亲不在乎我亏损了多少。每次我亏了钱,他们就给我发微信说,‘别难过,就当是交了学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