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孩子怎么这么爱动手 教师家长:影视剧太暴力

来源:现代金报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多起校园暴力的视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曝光。最初是浙江一男童被一群初中生拳打脚踢、烟头烫伤;随后不久,江西、四川发生两起初中女生被围殴、侮辱事件。

  那么,宁波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最近一段时间,记者询问了宁波多所中学的老师,大家表示“网络上的事件属于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是,校园暴力事件在宁波还是存在着的。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采用暴力解决问题?

  记者 章萍

  少男少女暴力事件

  他喜欢她不喜欢我?揍她

  先说两个发生在高中生之间的故事片段。

  第一个片段发生在两个女生之间。

  A女生和B女生是宁波某中学同校同学,同在一个社团,两个人似乎都非常喜欢和帅气的C男生交流。

  A女生漂亮,个性十足,性格比较张扬。B女生看起来比较温柔一些。C男生似乎更喜欢B女生。

  A女生很不爽。终于,她爆发了。

  在一次活动中,两个人因为一个问题,争吵了半天,都不甘示弱。A女生越来越生气,找了一个外校的同学,把B女生拦在了回家的路上,两个人厮打了一顿。

  敢在网上说我坏话?揍他

  再说一个男生的片段。

  A男生和B男生同校不同班,平时来往不多,偶尔会一起打篮球。有一次,因为抢一个篮板球,两个人有点小冲突,但是同学一劝架,当场两个人就分开了。

  不过,后来两人还是打了一架,B男生还叫来了外校的兄弟。

  具体什么原因呢?原来A男生在学校的一个论坛里,说了B男生坏话,大概内容是“很小气,不值得交朋友”之类的。

  结果可想而知,A男生被揍得遍体鳞伤。

  辍学少年带人抢劫,栽了

  稍微留意,校园暴力似乎已超出单纯打架斗殴的范围,甚至个别还演变成了敲诈、勒索、抢劫等刑事案件。

  采访中,记者还从海曙法院了解到一个案子。

  2011年,一个从外省辍学来宁波打工的17岁男生,带着6位16岁在校学生,连续在校园周边作案,抢同龄人的手机,其间还伴随着各种暴力。有一位被抢劫的女生,还是其中一位案犯的初中同学。事件发生后,这位女生精神受到刺激,一直休学在家。

  经办法官回忆说:“案件虽然发生了一段时间,但是我清晰地记得,这几个孩子里,有好几个是单亲家庭的,平时疏于管教。”

  他们缘何走向暴力

  影视剧太暴力,影响孩子世界观

  原本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缘何走向暴力?在采访老师、家长时,大家都承认教育有问题。不过,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几乎每个人说的第一条都是“当下电视剧、电影有太多暴力情节,影响很大。”

  一位高中学校负责人说,孩子世界观中的暴力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影视作品在现实世界的投影。当下很多“致青春”的电影,似乎都是不暴力无青春,像在高中生群体里很红的《匆匆那年》里,有打群架的,有为男生争风吃醋打架的。这些其实都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他们的青春可以打架,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真心不愿意让孩子看一些电影,因为实在有太多的情节,不太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很多影片在拍他们的故事。”

  父母关爱不够,孩子以暴力泄愤

  校园暴力,难道仅仅因为电影电视的影响吗?

  显然不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童燕娜长期在基层学校工作,她说,青春期孩子打架有排他的意思,就是说把那个阻挠我的人消灭掉—这是心理很不成熟的表现。

  “一个充满暴力的孩子,他的暴力行为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可能内心充满仇恨、没有爱的孤独感、被抛弃的凄凉感、被忽视、被鄙夷的愤怒感,在问题家庭里成长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更加缺少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容易把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仇恨通过践踏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她还说,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父母们花了很多时间追逐物质财富,却把孩子留在了孤独和没有爱的痛苦里。“不要欺负别人”的说教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校园暴力的原因归根结底要回到家庭,孩子如果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暴力行为就会少一些。解决青少年问题,可能还是要给予父母们更加多的支持,帮助他们做好“父母”这门学问。每一个灵魂都需要被善待被倾听被爱护。

  海曙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科长王英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暴力问题。在她的印象里,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或父亲本身就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监护不力。在此情况下,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怎样教孩子应对暴力

  “被别人打了? 你一定要打回来!”

  错

  “现在很多家庭为了孩子不要被欺负,会教他如果有人打你,你不要怕,要打回来。”在采访中,一位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父母以牙还牙的教育方法是否会让孩子成为暴力者。

  这种担忧还真的挺普遍。5岁的华华在读幼儿园中班。日前,他们班新转来一位同学,是个男生,脾气很大,老是和同学吵架,还会出手打人。

  这不,华华的小手上最近一直有抓痕。华华爸爸看不下去了,拉过儿子告诫他,以后要是有人打你,第一次你可以原谅他,但是如果有第二次,你一定要打回来。

  华华记住了爸爸的话。不过,他也因此被其他家长告状,说他欺负别人。

  华华爸爸不解,就问儿子为什么要欺负别人。

  “那个小朋友刚才抓了我的手啊,还抓了我两次呢,所以我一定也要抓回来。”华华说。

  对欺负说NO,不能动手要动口

  对

  那么,孩子被打,父母教他一定要打回来,这种教育方式到底对不对?

  童燕娜说,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说明父母可能还不成熟。家长本人可能对软弱的、受欺负的形象特别有排斥感,见不得孩子“窝囊”的样子,一定要求孩子能够用拳头证明一下自己的强悍。其实,“以牙还牙”可能只是“秀肌肉”,只想装着强势,吓退那些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其实,家长们可以反问一下自己,当我们“以牙还牙”的时候,内心是否充满了担忧和害怕?“以牙还牙”是对自己身体的保护,还是对自己内心“脆弱”的包裹?很多时候,人们掩饰“脆弱”的方式就是愤怒、暴力和一些极端行为。

  “遇到孩子受欺负,家长最好的应对是问一问孩子:‘你挨打的时候,感觉怎样?觉得自己很委屈么?觉得自己害怕么?感觉自己想哭么?’一般来说,只要孩子的情绪被家长认同,自己在外面受伤的疼痛会立刻减轻。家长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通过行为。”童燕娜说。

  然后,家长可以教给孩子应对“欺负”的一些实用方法,比如:第一时间告知老师,学会勇敢地对“欺负”说“no”,教会孩子区分“自己的”和“他的”,尤其是女孩子,更加要教会孩子不能让人随意触碰自己身体的敏感部位。

news.sohu.com false 现代金报 https://dzb.jinbaonet.com/html/2015-07/10/content_285712.htm?div=-1 report 3444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多起校园暴力的视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曝光。最初是浙江一男童被一群初中生拳打脚踢、烟头烫伤;随后不久,江西、四川发生两起初中女生被围殴、侮辱事件。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孩子,你怎么这么爱动手?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