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新闻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关友江:冒险按下红手印 万里力挺小岗改革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高巍

  编者注:本文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年06月15日发布

  人物小传

  关友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现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

  题记: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从此闻名全国,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在保证国家税收和集体收入不减少的同时,使农民富裕了起来。

  许多小岗村民曾靠要饭谋生

  1978年,我32岁,家里有4个孩子,全家6口人,就挤在两间破旧漏雨的茅草屋内。那时我们家仅有的财产,就是屋子里支起的一口大铁锅和两张床。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由于吃不饱,每年秋后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讨饭。那时候全村没有一间砖瓦房,许多农户的茅草屋都破烂不堪。我们从合作组到合作社,进入高级社的时候,赶上了大跃进,同时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生活非常困苦。那个时候为了谋生,有手艺的就外出靠手艺生活,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只能是要饭了。

  没有改革前,小岗村吃粮靠返销,自身靠贷款。与周围的村子相比,小岗村的情况更差一些。从1960年开始,人们开始大范围的出去要饭。年龄大和能走动的小孩,出去要饭,相对来说会好一点,因为没有人骂他;年轻的、壮年的去要饭,碰到理解的会给你一点。但是不同情的非常多,说你年轻轻的,懒汉、不劳动,还出来要饭。要饭的日子不好过啊。

  慢慢地,关于怎么才能不去要饭的办法、点子开始在私下里流传。刚开始是在生产队一起干活的几个人当中传,“如果分田给我们,我们肯定能吃得饱,至少说不要出去要饭了”。慢慢地谈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怎样分开,具体怎么弄,当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分开搞肯定就不出去要饭了,能吃饱肚子就行。当时的压力非常大,当时讲的是“不准搞资本主义,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讲斗私批修”。当时稍微有一点思路的,就去做生意,也是提心吊胆的。当时公社办学习班,打击投机倒把,想光明正大地搞分田到户,当时困难非常大。

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

  当时的情况还远不止这些,就是你出去,还要得到生产队的批准,做点事非常地麻烦。肚子还是吃不饱,分开干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大家这方面的想法也越来越多了。这种状态酝酿了很长时间,一直到78年底,基本的思想是分开干,保证有得吃。怎么干呢?明的不行就暗地里来,我们就采取偷分的方式。大家都觉得分开好,从社员到干部,都同意后,就讲怎么分。那个时候分,很好分,分了以后,我们当时想,哪怕一年搞一季,我就能收一季,如果能干一年就更好,干两年那就太好了。当时心里肯定是没底的,走一步看一步。

  分田这个事当时风险是很大的,既然大家都同意干,那我们得立个字据。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落字为证”,任何人都赖不掉。不会写字,就按个手印,最后那个“红手印”就产生了,也就是那份“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要钱要粮,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的协议,我们都按了手印,将来这个事如果上面追究,我们承担全部责任。当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分田到户、吃饱肚子,干劲上来了,粮食丰收了,国家、集体和我们个人都有好日子过。后来,经过探索,就有了“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个说法。

  这样搞了以后,渐渐地消息就传开了,当时政府不同意。后来干脆将小岗村的牛草贷款、粮种贷款全部扣下来,不给了,粮农贷款也不给了。那个时候牛没有草吃就得饿死,也没有钱买粮食没有种。当时我们就在一起想办法,后来决定就是不给也要做,我们自己想办法搞钱买稻草。我们到周边,亲戚朋友那里,别的生产队去借,到秋天还,如果要钱的,我们想办法拿钱买,就这样把事情扛下来了。

  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力挺改革

  到后来,有一次上级机关在一次开会时说,“要变,不变不行”、“不管什么形势,分下去干的,都不动了,秋后再说”。有了这些话大家稳定下来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不分白天黑夜,抓紧干,大家互相帮忙干。人们干的起劲,老天也帮忙,风调雨顺,种什么收什么,长得又好。我们家地比较多,到了秋天后,就我个人讲,光花生就收了2000斤,还收了七八千斤的稻子,芋头就不用说了,收的粮食非常的好。以前的生产队,春到秋季一年,总产在三四万斤就不错了。那时候我们到秋天,后来一统计,一个生产队收十三四万斤。

  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到小岗村考察,看到有这么多粮食,太高兴了。看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很自豪。他还开玩笑了,“别的来要饭的,你们可以多给一点吗?”“多给”。万里听完以后,很满意,当时就说了,“我们共产党要让农民过好日子,我们解放全中国的目的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现在不仅没有过上好日子,还很贫穷,早期也有人想过这样干,但没有这样干,小岗村这样干了,我准许你们干三到五年。”

  听到这个我们真是快活的不得了啊。万里说准许干三到五年,不管怎么样,我干三到五年,至少这几年没有问题。区委书记当时问万里,小岗村这样干了,周边的村怎么搞呢?他当时说,“学就学他吧,粮食收获以后,周边生产队的到村里一看,人家种这么多粮,很羡慕,怎么不学呢?肯定学”。现在想想,领导能对我们这样肯定确实不容易。想当初签字那时候,心里怕啊,晚上睡不着觉。我们现在干好了、领导表扬了、肚子不饿了,归根到底是共产党的政策好啊,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我们得不到这样的成绩,走不到今天啊。

news.sohu.com true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s://news.sohu.com/20150715/n416838855.shtml report 3280 编者注:本文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年06月15日发布人物小传关友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现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题记:1978年冬,小岗
(责任编辑:UN701)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