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下午12点55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1993年3月31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岗位上退下后,万里便淡出人们的视线,在至亲和好友陪伴下低调度过晚年,成为高官退休后的楷模。
7月15日下午,万里长子万伯翱先生向媒体透露了父亲逝世的消息。当天晚上,他与万里故友之子吴欢接受了搜狐新闻独家专访,追忆心中的万里先生——在他们心中,长存着另一个朴素、讲规矩、热爱文化艺术的"普通农民"万里。
万里一家人。(来源:环球网)
万里的规矩
在万家的世交,艺术家吴祖光、新凤霞之子吴欢看来,万伯伯对长子万伯翱严格到近乎“不公”:18岁高中毕业就送他下乡锻炼,一干十年。“吃了那么多苦”,历次遇到升迁机会,却主动要求“别给我们老大升。”
最终退休时,万伯翱的级别只是局级。以他的资历,在高干子弟里十分罕见,但这也是最令吴欢敬佩的,“他们家是有规矩的。”
1962年秋日的一个傍晚,万家气氛凝重,万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还时不时发出抽泣声。万里力排众议:“爱自己的孩子看怎么个爱法,是娇生惯养,把他放在暖房里头,还是让他到风雨中去锻炼,去吃苦?我还是决定送你到农业第一线去锻炼!”于是,万伯翱成为首都干部子弟下乡支援农村建设的第一人。当时《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对此进行报道。
18岁的万伯翱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的用心,几十年中渐渐理解了。“在风雨中实践中锻炼,借助实践和农业,和劳动人民接触,我的一生也受益匪浅。”
1962年万伯翱下乡,1966年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动乱中被打倒、身陷囹圄的父亲仍在嘱咐远在农村的儿子:“当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普通农民就行,不要想着当队长、主任、首长。”
最终,万伯翱坚持下来,在农村劳动整整10年,坚持学习,最终成为全国知识青年学习的典型人物,受到周恩来总理表扬。
由于表现出色,他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被部队选中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军官。又经数年,调入北京炮兵某部工作,这才回到离开20多年的北京。
当时,妻子还在河南郑州铁路局工作,有人想帮忙将她调到北京工作,时任铁道部部长的父亲得知后坚决反对:“在郑州铁路局工作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都要往北京调?都来北京,郑州的工作由谁来做?夫妇分居两地的又不是只有他们,先解决别人的困难吧!我的意见是不要调,谁调她来谁犯错误。”妻子最终没能进京。
万里家规甚严,对长子尤是。而万伯翱也成为最受兄弟姐妹和朋友敬佩的干部子弟:“从小,万老大就是我的榜样,他们父子一脉相承,就是两个字,普通。”在吴欢看来,万里可能委屈了自己家人,却真正守住了规矩。
退休后奉行“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三不原则的万里再次被传为党内佳话,在吴欢看来,这只是万里行事为人的一贯态度:有规矩,绝不逾越规矩。“下来就是下来了,别给后人添乱,也不出任何风头,结果不出风头倒成了独树一帜,很多领导干部提起退休会说,瞧瞧万里。”
图为万里被授予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来源:环球网)
爱知识、敬文人
多读书,是万家的另一条规矩。万伯翱下乡劳动时,父亲连一件皮衣都不肯让他带走,却坚决支持他读书。那年春节,他就是在父亲寄来的书中捱过孤独。
正因为尊重文化艺术,万里也敬爱文化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反右、文化大革命浩劫中,文人被打成“臭老九”,尊严扫地,万里仍然保持清醒,敢于站出来为他们说话。这也是吴欢一家和其他文人最为感激万里的地方。
父母曾惨遭迫害在幼小的吴欢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父亲吴祖光是著名学者、戏剧家,却被打为右派。母亲新凤霞是著名评剧演员,也因此受到牵连。
母亲新凤霞在台上演完戏,下了台还要到后面扫厕所、给领导端茶倒水。有一次万里接待演员,看完戏合影,问:“女主角新凤霞呢?”
“后面扫厕所呢,让她艰苦改造!”领导说。
万里当时脸就冷下来了,“刚演完戏,浑身大汗。为我们演出,还要扫厕所?快叫回来,跟我站在一起,跟大家一起照相。”
这件事,母亲新凤霞记了一辈子。即便晚年记性不好了,万老大每次上门拜访,母亲也要拉着他说一遍这件事儿,见一次说一次。万伯翱说,说过了。母亲说,说过了?是吗?还得说。新凤霞和吴祖光经常给万老大打电话,给他包饺子、画画,当自己家人。“看似一件小事,为难的时候给人一句话,会感激一辈子。”
在万伯翱看来,父亲能在当时的环境下冒着风险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真正尊重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没有落井下石,没有人云亦云。”
父亲曾跟他说,新凤霞是出身穷苦的评剧皇后,应该受到尊重,她的艺术也值得研究,还和他一起看吴祖光的剧,称赞剧本写得好。
包括李苦蝉、梅兰芳、侯宝林在内,很多艺术家是万里的好朋友。万伯翱回忆,父亲在北京市任领导时,遇到大型活动,还会亲自上门请他们到人民大会堂演出。当上国务院副总理,看到新凤霞,还会说,“来来,到前排坐”。
在吴欢看来,万里的言传身教继承给了几个子女。“万老大跟我最好,他怕我受委屈,从小带着我。”在干部子弟里,万老大文章最精彩,文字量最大,担任职务时还一直坚持写作。“他家真正有家教,不允许孩子做大官挣大钱、更别提贪污腐败。这种家庭文化值得所有亲友和后人学习,也应该代表我们国家文化。”
1978年万里在安徽长丰县农村调查时与农民一起劳动。(来源:环球网)
农民之子
万伯翱说,父亲当年狠心送自己下乡,一是想磨练自己,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父亲对农民、农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父亲曾对他说:“我来自工农,你又回到工农。我从此就有了一个农民的儿子,这样我与农民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万里1916年出生在山东东平,泰山脚下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万里的爷爷因为家里穷去当了兵,是阎锡山的部下,在临汾战役打日本时牺牲。当时万里的父亲正在曲阜师范学校读书,未成年便为父收尸。
1936年,万里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代,他就以读书为掩护,组织学生运动,反抗日本侵略者,20岁出头就当上了地委书记,成为“冀鲁豫的三大才子之一”。万伯翱说,解放后,虽然父亲的级别越来越高,但他一生都忘不了自己是普通农民的儿子。
万里的最大的功绩之一,当属他在安徽推行的农业改革,安徽小岗村成为全国“包产到户”的先锋者,也成为时代的符号。
但当年刺激万里第一个吃螃蟹,却是因为看到农民的“贫穷”。
1977年,受邓小平委托,万里走马上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挽救安徽这个被“极左”思想害惨的原农业大省。
当时,全国还在“两个凡是”、“农业学大寨”、“以阶级斗争为纲”……万里却实地走访,被农民的贫穷震撼了:“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样,门窗都是泥土坯(做)的,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人民公社化后发生的三年困难时期,到处浮肿病,饿死人。据了解,光安徽省的所谓非正常死亡人口就三四百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左’了那么多年,几乎把农民的积极性打击完了。”
三个月后,安徽推出“省委六条”,提出“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生产队下分作业组,以组包产,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
全国各地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万伯翱记得,最紧张时,父亲曾跟母亲说,要做好准备再次被打倒,乌纱帽不要了。
最终,在邓小平的支持和万里强力推动下,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一夜之间在安徽遍地开花,小岗村也成为“农业改革开放第一村”。
1980年3月,中共中央调万里任国家农委主任,全面主持农村改革。随后,万里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1993年3月31日后,万里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岗位上退休。玩玩桥牌、打打网球,和家人朋友欢聚,“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安享晚年。
万伯翱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2年初,年事已高的万里带他去了一次广东,“同改革开放前沿的人民告个别”,还对着邓小平的铜像鞠了三躬。
在万伯翱眼中,父亲万里永远是那个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普通农民,也要求儿子做一个"有文化的普通农民"。
作者:张亚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