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常春藤“失败毕业生”:为何我不介意参加同学会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步凡
中年,失业,单身,破产。细数身上的标签,我与大学同学们相比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失败者。

  【编者按】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年5月曾刊登一名常春藤名校毕业生的文章,作者痛诉其所在大学里难以想象的财富、特权、残酷、虚伪和压力,引发热议。7月21日,同为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Marie Stein在Quartz上撰文,自称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失败者,而其所在一届的毕业生里诞生了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得主和数名高级别官员。作者自言不会在同学会上比较成功与否,但她真能如自己所说的那般超脱吗?

  中年,失业,单身,破产。细数身上的标签,我与大学同学们相比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失败者。

  1980年我从一所精英大学毕业。那一届毕业生1550人中,诞生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普利策奖得主、一位世界银行总裁、一位州长和不少大使。除此之外,我的同学中还有数位市长、公司总裁、校长、对冲基金经理或大学教授。毕业后,同窗们大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与我一样的同学没有功成名就。我们过着远离公共视线、八卦记者、银行家、高价房地产经理人和艺术品拍卖的生活。

  通常,毕业后成就的衡量标准是学历、所获奖项与公司头衔。当然,收入以及媒体曝光率也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精英学堂毕业生的聚会上,分享故事与成就的门槛很高。面对同窗们耀人的成就,失败的我们如何与其比肩?但那些传奇和出彩的故事大多不是关于成功或是失败的:它们讲的是我们的故事,故事的重点在于我们。

  丹麦哲学家索伦·基尔吉加德( S?ren Kierkegaard)在十九世纪曾根据自身经历在名为《田间野百合与空中小鸟》的故事中提出过相同的思索。在故事中基尔吉加德写道,小鸟常常和朋友百合絮叨自己对世间事的见解。在作者笔下,小鸟常常说:“那儿有各种各样的事!其他地方的百合都有着各色奇妙的经历。”而听着朋友小鸟絮叨的百合却因此而困惑了。与小鸟口中光彩夺目的百合们相比,自己的生活暗淡无光。她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配得上百合的称谓了。

  但基尔吉加德却总结道:“在不断比较的压力之下,人们可能走火入魔,忘记自己也同样是一个完整的人。绝望之中,他甚至会因对比而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被称之为人。就像百合怀疑自己是否够格被称作百合一样。”

  换句话来说,去怀疑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将自己同别人外在的成功相比较只会动摇你对自身身份与人格的认知。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不断操劳,艰难度日。我们忙于每日的生计,忙着学习、改变、纠错或维持稳定的生活。或许,我们可以平行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考试成绩或一项企划案。但将自己与他人总体比较,判断自己是否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人,是可耻而失败的。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获得表面上光鲜易见的成就。我们之中获得高额收入的都只是极幸运的少数。又或者,他们在金钱上走运,在恋爱上就不会太顺利。并且,我逐渐意识到无论你工作多努力或你有多聪明,常常机遇与运气对“成功”的影响更大。

  我为同窗取得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成就而喜悦。我们中有许多人还未迎来自己的收获。除此之外,还有如我一般的同窗。我们曾痛苦挣扎,但感恩自己还活着。

  我很感谢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不论表面上成功与否,我为大学同学与朋友们已经或即将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事实上,在大学同学会上最光鲜的履历是一份回味后的反思;这份履历是由交流我们在哪、我们深爱之人、我们的健康与共同的回忆而产生的。它关乎大学时代一同度过四年的学堂以及我们自身。

  最隽永的传奇与故事并不关乎成功或是失败:它只关乎我们,曾经以及现在的我们。在同学会上,我看不到成功或是失败—我所见只是一段段丰富而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5194 report 1966 【编者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年5月曾刊登一名常春藤名校毕业生的文章,作者痛诉其所在大学里难以想象的财富、特权、残酷、虚伪和压力,引发热
(责任编辑: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