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闻 > 国际范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为故乡凋敝叹息?日本“故乡税”让人成为拯救者

来源:澎湃
长野县南木曾町妻笼
长野县南木曾町妻笼

  【编者按】在表达城乡差距时,我们往往以“那终将回不去的故乡”作为煽情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一些村庄、小城镇,人可能会变少,但其资源、格局是好的,是否有一种方式,可以让其要素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让清静的故乡变得可爱一些?

  这里,日本有一种“地方税”的方案。或可给我们一些启示,让税金回到故乡,给人在“用脚投票”之外的一种选择,回馈那些自己内心钟爱之地。

  在城市化给城市自身内部带来财富、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分化之前,另一种不平等早已产生: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城乡差距。

  一方面,从小接受小城市或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人,纷纷出走到大都会。成为大都会居民的他们,向大都会缴纳税款,并为市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种对家乡的“背叛”,使得小城市的发展显得后继无力。

  另一方面,大都会又靠着自己的这种人力优势,垄断了更多的资本和资源,实现了这种空间不平等体系的再生产。

  如何扭转这种势头,从而使得城乡之间、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实现更为平衡的发展?这其实是每一个社会都需要去面对的紧迫议题。

  近两年来,在日本,一种被称作“故乡税”的征税体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故乡税”在积极为地方财政开源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可能。

  日本所谓“故乡税”,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一国公民必须承担的纳税义务。它是一种没有强制要求、类似捐款的“寄附金税制”。早在2006年3月,日本经济新闻社就提出了设立故乡税的制度以提升地方(“地方”一词在日语里专指东京等大城市之外的地区)的经济。而日本地方的政治家们,则抓住了这一契机,对行政当局和国会进行了一系列游说。

  正如故乡税倡导者福井县知事西川一城主张的,在日本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地方人口以及财源逐渐趋向过疏化的今天,需要设计出一种制度,使得资源和资本实现向地方回流。在几轮研讨以及修正之后,2007年,自民党当局正式表明了实施这一制度的决心。

  虽然名字里有“故乡”二字,但其实,故乡税的缴纳对象,不仅局限在纳税人的故乡。日本的民众可以选择全国开征故乡税的市、町、村的任意一个行政自治体进行纳税。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向地方缴纳这种税款,以帮助资本向中小城市和农村流动,法律规定,缴纳故乡税超过一定金额之后,可抵扣本来公民应缴的其他税款。

  具体来说,2009年之后,在公民向自己居住地之外的地方缴纳的故乡税中,2000日元部分是完全自己承担的税金,超过2000日元的部分可按规定进行折算,以抵扣公民必须缴纳的当年度的个人所得税和下一年度的住民税。

  日本总务省的调查显示,在有统计数据的第一年,即2008年,共有三万三千多人次缴纳了故乡税,税收总额达到了72亿日元,而所抵扣的作为义务的住民税和所得税,达到了18亿日元。五年后的2013年,故乡税缴纳人次超过了十三万,税收总额达到了140亿日元,所抵扣的住民税和所得税则上涨到了60亿日元。

  故乡税的设立,帮助维系了民众和地方的感情。这里的地方,既是抽象概念上的乡土,又是具体的一个个行政区域。故乡税这一形式,之所以能成立,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日本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恩返”概念。所谓恩返,翻译成中文,就是报恩的意思。社会学家早已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行为,是社会能成立的基石之一。

  虽然如此,“恩返”在日本的语境下,仍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其要点在于,在日本,这样的一种互惠不只停留在人和人之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都存在切不断的联系。对曾经照顾过自己的家乡,或者给予过自己美好旅行记忆的土地,日本人总希望能做什么,来回报它给自己的恩惠。通过故乡税,人们可以不受地域限制,为自己想要帮助的地方贡献一份力量。故乡税的这一层功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在今年,鹿儿岛县的口永良部岛等地发生火山喷发后,受灾地所在行政区收到的故乡税立刻激增。在个别地区,几个月内收到的税金甚至超过了几年的总和。这样的税金为救灾提供了最及时的援助。

  此外,故乡税能够成功,更具体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两点:

  首先,故乡税较为自由的征收形式,使得它的使用途径也更为多样。每一个行政区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定故乡税的使用方式。在一些地方,纳税人甚至可以自由地指定自己税金的直接使用途径。比如,在枥木县的足利市,故乡税的使用途径,包括了对历史建筑“足利学校”的维修、教育文化投资、观光产业更新、市民福祉推进、基础设施建造以及防灾等六大类别。纳税人可以自己选择所希望的项目进行纳税。

  通过这样的方式,故乡税其实也把更多人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决策之中。

  其次,故乡税的设立也能促进地区的经济活性以及地区和地区之间的良性竞争。其实,故乡税在日本受到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收到税款的地区所提供的“回礼”。这些回礼成为媒体和普通民众的热门话题。几乎每一个自治体都为缴纳了一定数额的纳税人准备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赠品作为奖励。这些赠品展现出的区域特色,往往能成为宣传地方物产和观光的一大契机,所以,全国各自治体都在这个环节下足了功夫。

  最常见的一种回礼,与地方的特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奈良县的天理市,推出了古坟观光的企划。只要故乡税的纳税额度达到5万日元以上,就可以选择参加在天理市举行的古坟考古学之旅。而长野县的饭山市,由于拥有大型电子产品工厂,于是该市的故乡税回礼中出现了平板电脑的选项。

  这类回礼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要数佐贺县的玄海町。该町的常住人口仅有区区6000人,但它在2014年却是第二个实现故乡税突破10亿日元的地方。其秘诀就在于,给予纳税人的回礼是当地特产的大鲷鱼。只要纳税超过5000日元,纳税人就可以获得一只市价大约1300日元的生鲷鱼。这样划算的交易使得纳税者源源不断。另一方面,在现在的日本,鲷鱼的产量正面临过剩而售价则存在进一步降低的风险。地方政府以合理价格购买了渔民的鲷鱼作为回礼,这一操作同样保障了地方渔民的生计。这也使故乡税真正成为了一个“三赢”的手段。

  对于那些缺少观光资源或独特的地方特产的地方,地方税的回礼则有着别样形式。这些地方难以吸引到全国更广大的人群,于是其宣传焦点就放在了真正的“老乡”身上。比如在福井县的小滨市,地方税的回礼之一是,可以帮助远在外地的小滨人照看在老家的房子和老人。市政府委托专业人员为空巢定期进行换气通风、房屋检修,并按时查看独居老人的情况。这样的回礼既吸引到了外地游子们的税金,又使他们能更为安心地在都会中打拼。

  当然,故乡税的实施也并非一帆风顺。对此,最合乎逻辑的反对者,自然是那些大都会们。因为故乡税的纳税人实际仍居住在都会之中,享受着市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通过故乡税所抵扣的住民税和所得税,直接影响到都会的财政收入。也因此,故乡税抵消义务税设定了一个上限。在2015年之前,故乡税抵扣的住民税被规定不得超过10%,而今年这一限制放宽到20%。而故乡税所抵扣的个人所得税则被规定不得超过总金额的40%。上限以及金额的变动背后,其实也体现着都会和小城市及乡村的利益博弈。

  虽然有一些矛盾,故乡税在日本的实施仍有序且健康地推进着。今年的6月29日,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演讲中也表示了故乡税不应只停留在个人层面,并表明政府将试图推进企业故乡税制度实施。有理由相信,如果企业真能参加到这个税制中来,利用巨大资本来帮助地方复兴,在缓解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道路之上,整个社会将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作者系早稻田大学研究生)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5788 report 3654 长野县南木曾町妻笼【编者按】在表达城乡差距时,我们往往以“那终将回不去的故乡”作为煽情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一些村庄、小城镇,人可能会变少,但其资源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为故乡凋敝叹息?日本的“故乡税”让人成为拯救者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