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图尔荪巴柯尔和“活着”的桑皮纸

来源:综合 作者:天山网
图尔荪巴柯尔在制作桑皮纸。
图尔荪巴柯尔在制作桑皮纸。
图尔荪巴柯尔正在晾晒桑皮纸。
图尔荪巴柯尔正在晾晒桑皮纸。
图尔荪巴柯尔与母亲一起削桑皮纸。
图尔荪巴柯尔与母亲一起削桑皮纸。
图尔荪巴柯尔正在晾晒桑皮纸。
图尔荪巴柯尔正在晾晒桑皮纸。
新疆画家李志天用桑皮纸创作的中国画《东方红》别有风味。
新疆画家李志天用桑皮纸创作的中国画《东方红》别有风味。
新疆画家王钧兵用桑皮纸创作的中国画《天山春色》。
新疆画家王钧兵用桑皮纸创作的中国画《天山春色》。

  天山网讯(特约记者古丽米娜•依力哈木 马少宾摄影报道)从新疆和田市向西北方向行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新疆的“桑皮纸之乡”墨玉县。

  在当地普恰克其乡,图尔荪巴柯尔•托合提瓦柯一家非常有名。他的父亲托乎提•巴克曾是家族第十代制造桑皮纸的匠人。

  图尔荪巴柯尔选择了一些浸泡过的桑条,跟母亲坐在院内的树墩上削着桑树皮。

  他们从已经剖开的桑树表皮里轻轻剥离出淡绿色半透明的第二层树皮。两人熟练的挥动着小刀,剥下的树皮一会儿就堆成了一堆。

  经过晾晒的树皮,大约半个小时水分就会蒸发完毕。图尔荪巴柯尔用一把木槌将浸湿的树皮放在木墩上用力捶捣,来回重复了百余次之后,将成形的纸浆放入池中入模。

  他将池中带着框架的纸模倒入纸浆,轻轻晃动,几分钟后,捞起放在太阳下,晒干了,一张桑皮纸就成型了。

  图尔荪巴柯尔说,打模后的晾晒过程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这都取决于阳光的强度。

  经过传统技艺制成的纸张柔韧且薄,不易褪色,且吸水性好,又被称为“棉纸”。图尔荪巴柯尔从小跟着父亲学习这门技艺,如今他的孩子也在学。削桑树皮、浸泡、锅煮、捶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粗磨等九道工序,已经全部掌握。

  桑树皮最早可以溯源到汉末,声名在外的和田桑皮,被广泛用于和田地方政府的典籍书册、纸币发行、学校课本、学生用纸、药材包装等,民间写在桑皮纸上的手抄本,维吾尔姑娘绣花帽为防走形必用桑皮纸做衬料,甚至民国时期新疆流通的桑皮纸钞票,都是桑皮纸曾在新疆广泛使用的佐证。

  随着时代变迁,桑皮纸曾经的辉煌已经暗淡,它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到了上世纪80年代,桑皮纸已经完全退出了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造纸匠人纷纷转行,这门古老制作工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那时候没人来买纸,家里生活艰难,只能靠自己出外打工谋生。”图尔荪巴柯尔说,父亲也不得不暂时放下这门手艺,挨家挨户给人剪羊毛。

  直到2002年,他的父亲托乎提•巴克受邀前往威斯康星州,在第36届史密梭民俗生活艺术节上表演,他带去的桑皮纸被观众一抢而光。

  “以前父亲做的桑皮纸主要用于制作花帽,对质量要求不高。而现在,买桑皮纸的人主要用途是书法、绘画,对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图尔荪巴柯尔说,最近几年墨玉的桑树种得少了,好多原料都是我们几年前收藏的。但他对桑皮纸的前途很有信心,父亲以前做桑皮纸的时候,一包纸才卖5块钱,现在最贵的已经能卖到200多元。

  为了让古老的桑皮纸继续“活着”,近几年来,墨玉县政府加大了对桑皮纸制作工艺传承和保护的力度,和田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的父亲托乎提•巴克老人在世时,作为和田地区唯一一位桑皮纸制作工艺的国家级传承人,每年都享受国家及县政府的补助资金。经过培训,现在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新走进了这个行当。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https://news.ts.cn/content/2015-07/24/content_11692559_all.htm#content_1 report 4031 图尔荪巴柯尔在制作桑皮纸。图尔荪巴柯尔正在晾晒桑皮纸。图尔荪巴柯尔与母亲一起削桑皮纸。图尔荪巴柯尔正在晾晒桑皮纸。新疆画家李志天用桑皮纸创作的中国画《东方红》别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图尔荪巴柯尔和“活着”的桑皮纸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