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使承平宁地区尽快发展成较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扩大冀东战略回旋区,冀东区党分委和军分区曾几次派主力部队北越长城,深入到伪满洲国的热河境内活动。
1938年下半年,在八路军宋(时轮)邓(华)支队挺进冀东、冀东党组织发动农民暴动以后,逐步开辟了冀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9月,冀东2支队3总队特务大队指导员周治国等人根据中共冀东区委指示,组建了路北(锦州至古北口铁路以北)工作组,李青山任组长,深入承(德)平(泉)宁(城)地区活动。10月,在宁城县霍力霍川一带争取了当地红枪会、黄枪队,组建了一支24人的游击队。年底,在宁城霍力霍川、驿马吐川、八素台等地,都有了游击队的活动。
1941年,晋察冀边区领导的中共冀东地委、专署和军分区根据抗日形势的发展,决定巩固和扩大冀东根据地,派部队和工作人员挺进热河南部地区,打开伪满洲国的大门,以冀东为依托,在包括宁城、赤峰、喀喇沁旗在内的热河南部开辟抗日游击区。1942年5月,冀东根据地组织路北武装工作队开辟承(德)平(泉)宁(城)地区的工作,建立了4个区级抗日政权。1942年秋,侵华日军在冀东进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冀东主力部队转移外线。12团参谋长周嘉美、12团2营营长杨思路、11团参谋长高桥各带主力一部,共计1200多人到承平宁地区隐蔽休整。11月,冀东军分区11团700多人跨越长城进入热南。之后,一直配合地方武装坚持抗日斗争。
同月,冀东地委和军分区发出发动热南战役的部署。高桥、周嘉美、杨思路率11团、12团主力一部,从11月13日至17日在承平宁等地区连续向敌人发动攻击。其中,高桥率部在宁城等地攻克八里罕警察署、洼子店、大营子等警察驻所。整个热南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共歼敌300余人,缴获长短枪160余支及粮食、布匹等物资。在战斗中,八路军还到处张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等标语和《告东北同胞书》,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斗志。
热南战役后,八路军主力部队又在黑里河等地打击了几股敌人,连克日伪据点后,于12月返回冀东。为巩固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成果,高桥率领11团2连、12团3营,教导员阎汉臣率领12团1连继续坚持斗争,配合地方武装抗日,打击牵制日伪兵力。
1943年5月,冀东地委根据承平宁地区抗日斗争不断发展的需要,决定撤销承平宁武工队建制,成立承平宁联合县,并分别建立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作委员会(对外称政治处)和承平宁联合县办事处(即县政府),并派杨雨民任县工委书记(对外称政委),周治国任县办事处主任(即县长)。与此同时,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组建了第三地区部队(以下简称三区队),队长高桥,政委黄云,辖500余人,开赴承平宁地区。
5月下旬,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办事处和三区队干部从河北迁安出发,北越长城,一路翻山越岭,穿过敌人层层封锁线,于5月底达平泉县七家岱川沟脑镇杆子沟,与原承平宁武装工作队胜利会合。6月初,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在平泉县旗杆子山双庙村召开了县工委、办事处、三区队第一次党政干部联席会议。会上,县工委书记杨雨民传达了冀东地委对承平宁地区工作的指示,在伪满境内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会议还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结合承平宁地区实际,研究确定了完成建党、建政、发展武装、统一战线四大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会议之后,承平宁联合县党政机构为进一步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建立起8个区级抗日政府。三区队和地方游击队,在以宁城为中心的赤峰南部及周边地区连续袭击敌人,打了不少胜仗。他们夜袭宋仗子车站,击毙马昶、山村杏子等3名日本特务,俘20多名警护队员。摧毁三座店鸦片组合,缴获鸦片烟干300多斤、枪10余支、子弹1000多发。在平泉长胜沟设伏,击毙喀喇沁中旗伪协和会事务长仁科信夫和宪兵队长夏谷等20人,缴枪10余支。袭击谢仗子据点,击毙继任喀喇沁中旗伪协和会事务长山本和日本守备军队长东山岛等25名日军,迫使日军撤出谢仗子据点。1944年2月6日,抗日武装一举攻克了宁城县和伪警察署,歼敌50多名,使热河的敌人大为震惊。
1944年3月,日本关东军和热河伪军加紧了对承平宁地区的讨伐与“扫荡”。在这严峻时刻,主力部队决定撤回关内,三区队队长高桥则带领一个排在宁城周边牵制敌人。3月29日,高桥率领22名战士迂回到宁城八素台沟里双庙村老西沟,被日伪讨伐队200多人包围,高桥立即指挥战士们抗击。但敌人已从四面包围上来,战士们伤亡严重。高桥一面命令张百发等人要突围出去,向冀东军区汇报,一面组织战士掩护。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高桥等9人壮烈牺牲。在此之前,承平宁工委组织部长陈革率领的一支游击队也被敌人包围,全部牺牲。4月25日,赵洪武带领的游击队在宁城大双庙龙潭沟与敌激战后,18人被俘。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赵洪武等18名英雄视死如归,没有一个人投降,凶狠的敌人将他们全部杀害。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抗日武装于9月撤离热南地区。
1944年底至1945年上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已预感到自己末日的来临,在中国战场上开始收缩战线。日本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是“阻拦华南,决战华中,退守华北,死守东北”。冀热辽区正处在敌人“退守”和“死守”的境地。中国共产党对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十分重视。1944年12月28日,毛泽东致电程子华:“希望你们努力向雁北、绥东、察哈尔、热河及冀东敌占区发展,扩大解放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45年1月,恢复了承平宁联合县建制。2月5日,冀热辽区党委发出《关于对热辽工作初步总结意见与恢复开辟热辽工作的决定》,总结了前段开辟热辽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出:“恢复承平宁,首先要打通交通工作关系,恢复旧关系,开辟新关系。”为此,冀热辽区党委一方面派出一批干部到分局党校和华北大学学习,一方面组织精干武工队出关,侦察敌情,发展关系,积蓄力量。5月,又决定成立了宁(城)赤(峰)联合县,任命夏洪林为中共宁赤联合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张立文为办事处主任。
为配合各联合县出关恢复热辽地区,1945年6月,中共热辽边区委员会、冀热辽军区和行政公署按照中共中央扩大解放区的战略方针,派3个北进支队挺进热河,逐步恢复了热南抗日游击区。这一时期,由郝福鸿率领的中路北进支队在宁城八素台、公爷府等地开展活动,张立文等在宁城大明、二龙、汐子、一肯中、八肯中等地恢复工作。他们一直坚持斗争,直至日本投降。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战斗在热河地区的八路军、游击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配合苏联红军开展战略反攻。至此,承平宁地区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