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官方鼓励周五下午与周末连休”的消息让网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会这么好吗?”
今年以来,我国官方至少已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根据释放的政策信号,未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使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时间相结合,实现小短假。
看起来铁板一块的周末休假制定会改变吗?纵观现代周末休假制度的形成,小编觉得我们真的可以期待更多!
单休时代
清末西方人带来“星期天”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增多,并且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星期天”也就顺势被带到了中国。
1902年8月15日,朝廷颁布《钦定中等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等、高等学堂,一律实行星期制,逢星期天休息。这是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实行星期制休假的规定。
一开始国人对此非常反感,认为星期日休息是一种精神和钱财的极大浪费。对于这一点,现代的人恐怕无法认同,但在当时,这种观点具有代表性,并且有“理”有“据”。
《竞业旬报》上就有一篇文章说,“西方人的星期天,重之曰礼拜,其太上主义,则皈依上帝,于是日修省焉;其普通主义,则辍止业务,于是日安息焉。”
星期天也叫礼拜天,确实是带有宗教主义色彩。但说西方人星期天休息是践行“主义”,中国人则只有享乐,学生周末“摇夺心志”、“作奸犯科”当然太过片面夸张。并且周末调剂身心,休闲放松也是应当之事。
星期天在纠结中普及
随着来华的外国人日益增多,国人也开始慢慢了解星期日公休的意义。不出4年,星期制还是走出了校门。在京城的中央机关,先采取星期制的是与学堂有关联的学部,之后是分管经济和外交的商部、外务部,后来被视为最保守的礼部和吏部也过上了星期制。
国家制度逐渐形成,但异议并未消弭。1923年,《晨报副刊》还在讨论星期日放假问题。
持反对态度的还包括一些科学家,竺可桢1922年撰文认为星期制人为增添了历法困难,每月每年星期数都非整数,西方“囿于数千年之习惯,慑于宗教之淫威,一般人之所以噤若寒蝉者,犹可说也”,但我们素无此习,不必采行。
直到1947年出版的一本书仍提出,星期天放假不如“每天支配一定的时间”,以作休息。
八九十年代“战斗”的星期天
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对于“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的说法肯定不陌生。
虽然不像六七十年代追求“林区第一线的工人不休星期日”,但一周一天的休息时间也很紧张。那时的上班族到了周末,所谓好好休息也不过是在家里打扫卫生、看望老人等。
由于周末只能休息一天,上班族很难离开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到外地去,某种程度上,人们其实是被“固定”在了土地上。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使得介绍外面世界的央视《正大综艺》成了当时最红火的节目。
过渡期
短暂的“大小礼拜”制度
到了1994年3月,单休制度终于松动,中国开始实行“大小礼拜”,即大礼拜每周休息两天,小礼拜则休一天。
当时的制度背景是,国务院特别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每周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平均为44个小时,相当于每周工作5天半,于是各地因地制宜变成了“大小礼拜”。
虽然持续时间很短,可书写的也不多,但从此,大家开始有闲并有了过周末的意识。
双休时代
“中国老百姓从没这么幸福过”
1995年5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
同年7月,《劳动法》正式出台,在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的相关制度中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消息一公布,有人惊呼:“中国将告别一个历史。”有人说:“中国的老百姓从来没有这么幸福过。”
相关资料表明,事实上,从1988年起,有关部门就开始提议并酝酿工作制度的改革。
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胡平经常到国外出差,他发现联合国每周工作四天半,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很多国家也都实行每周五天甚至四天半的工作制度,工时大都不超过8小时;与短工时相应的是高效率、低能耗及旅游、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这让他印象很深。
回国后,他将此事上报,并于1986年着手研究五天工作制的可行性,1994年的“大小礼拜”制度也源于此。
双休带来的不仅是幸福感、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引爆了前所未有的“周末经济”,一切随之改变。
新京报新媒体编辑 戴熙婷
资料来源:中新网、中国经济时报、内蒙古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