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上海一私人民俗博物馆因租约到期难觅新家

来源:综合 作者:新闻晨报
众多老物件整齐摆放在1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内 /晨报记者 殷立勤
众多老物件整齐摆放在1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内 /晨报记者 殷立勤

  晨报记者 李晓明 实习生 袁梦 张素悠

  “80后”馆主王小佳这几天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因为租约到期,她要给自己花费十多年心血的民俗博物馆找一个新家,但博物馆对地方的要求很高,而且她开的是私人民俗博物馆,不像公立博物馆一样有丰厚资金来源,这些都给找寻新家带来困难。

  展示不同年代民俗风情

  虹口区临潼路110弄是普通的小巷子,周围都是老旧民居,但这条巷子里却藏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私人民俗博物馆。

  馆主王小佳自小就对旧物着迷,从高中起就开始收集各种旧物,甚至在旧房拆迁时跑去淘货,收集到的各种旧物多达上千件,最后和哥哥一起开了这家民俗博物馆,馆内展品都是1913年-2013年期间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小至玩具、牙刷、化妆品、剃须刀、热水瓶,大到桌子、衣柜、手提箱、钢琴。

  记者看到,这间小小的博物馆主要展示上海不同年代的民俗风情,上世纪二十年代老上海电影明星的化妆间,桌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玻璃瓶化妆品,旁边衣架上挂着一件旗袍,镜子上、墙上贴着泛黄的歌女照片,让人想起繁华喧闹的老上海。上世纪八十年代杂货铺里堆满了热水瓶、糖果缸、保温桶、搪瓷杯,在杂货铺一角,几部老式电话机和一块“公用电话传呼时间牌”,不禁让人想起那个“出国潮”刚刚兴起的年代,为等待一个越洋报平安电话的煎熬和心焦……

  馆藏旧物已达一千余件

  王小佳称,如今,民俗博物馆馆藏旧物已达一千余件。其中最特别的是一台犹太人使用过的打字机。当时她到舟山路一处居民家“淘旧货”,一个老先生向她展示了来沪逃难的犹太人留下的一套桌椅、一台打字机、一只皮箱。留下这些东西的犹太难民是名记者,离开上海时并没有带走它们。王小佳把这套桌椅和打印机买下,放置在博物馆中,并模仿了当年犹太人工作时的场景,在打字机旁边放了草稿纸、烟卷和照相机。

  私人民俗博物馆已经开了两年多,不少参观者来这里寻找当年记忆,也有不少人将满载着个人记忆的老物件送到博物馆,除了国内访客,还有一些国外游客慕名而来。

  搬家前暂停公益开放

  最近王小佳碰到一个难题,因为博物馆所在场地无法续租,她急需为这些“宝贝”寻找新的处所。

  对于新址,王小佳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博物馆所在地必须有历史文化底蕴,有生活气息。之前,曾有人建议她将博物馆搬去一些沪上知名的时尚新地标。但是,她觉得那些新地标太商业,没有文化底蕴,更不接地气。其次,由于私人博物馆仅靠平时一些小项目实现资金运转,因此,她希望新址租金能够适中。

  但是,留给王小佳的时间只有短短2个月,她为寻觅新址四处奔波,但凭一己之力,忙碌多日,仍毫无头绪。“如果可以,我希望博物馆能继续留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虹口。”王小佳表示,在迁至新址前,私人民俗博物馆将停止公益开放。

  王小佳为博物馆寻找新家的努力得到了不少民间人士的支持,他们认为对于这类承载年代记忆的民俗博物馆,应该予以保留。然而,也有市民认为,私人博物馆只是个人爱好,就像收藏一样,应该交给市场来调节。

  据悉,今年3月,新的《博物馆条例》已经开始实施,其中一大亮点是为私人博物馆“正名”,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在设立条件、管理监督、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国家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https://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5-08/08/content_120072.htm report 1956 众多老物件整齐摆放在1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内/晨报记者殷立勤晨报记者李晓明实习生袁梦张素悠“80后”馆主王小佳这几天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因为租约到期,她要给自己花
(责任编辑: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