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备受关注的“贵州毕节2名未成年人死亡”案,继当地将案件通报定性为“他杀”后,犯罪嫌疑人于6日被抓获。然而,尽管案件已经告破,但面对来自不同渠道的纷杂信息,笼罩在公众心头的疑云却愈加浓重。
当地通报中“父亲外出”的措辞是否是为模糊处理姐弟两人为留守儿童的事实?因患乙脑炎后遗症休学在家的被害者有无遭到性侵?“未成年人悲剧”为何再次上演?公众期待当地有关部门积极公布真相。
1通报称“父亲外出”
受害者是否属留守儿童?
4日,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中心村大塘组发生一起命案,两名未成年姐弟被人在家中杀害,姐姐15岁,患乙脑炎后遗症休学在家,弟弟12岁,为小学学生。
消息被披露后,人们在对两名未成年人被杀感到愤慨和痛惜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两姐弟之死是否又是一起“留守儿童之殇”。但在此次通报中,仅提及两名死者的姓名、年龄和家庭基本情况,但对公众关注的两人是否为“留守儿童”的问题却并未正面回应,只是提到其父亲张习九8月2日外出。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这一质疑尚未有权威部门一锤定音的回应。一方面,媒体频频提及两姐弟是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当地通报中“父亲外出”内容较为含糊。
虽然悲剧谁也不希望发生,但发生后公众有权了解真相。其父亲是短期“外出”还是长期“外出务工”?两姐弟是否为留守儿童依然成疑。
2患病“休学在家”
被杀女童是否遭性侵?
这起命案的犯罪嫌疑人于6日被抓获,并交代了犯罪事实,指认了犯罪现场。
7日有媒体报道称,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是年轻人,分别是20岁和17岁,且与被害人是同族亲戚。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指认现场时交代,被害少女死前曾遭他们性侵。
当地警方发布消息称:“8月7日,有媒体在网上登载了纳雍县‘8·04’案件有关‘案情’的报道不属实。”但未明确指出究竟何处不实。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杀害前有没有对被害人进行性侵?公众期待权威部门正面回应。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则指出,尽管“留守儿童”“性侵”这些字眼过于敏感和吸引眼球,但如果事实确实存在,权威部门就应尽快公布真相。“直面舆论关切,公开透明,才能取信于民.”
3 4名儿童死亡未过两月
“未成年人悲剧”为何再次上演?
今年6月,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死亡事件后,贵州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集中排查留守儿童,毕节市也专门召开会议,确保全市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尽管权威部门尚未证实,但媒体通过调查却把矛头再一次指向了“留守儿童”。如果其确为留守儿童,舆论更要追问:当地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为何没有避免此悲剧?作为乙脑炎后遗症休学在家的女童,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关爱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认为,尽管这种事件有其偶发性,这些问题,也决非单一环节可以解决,但是地方政府还是应尽最大努力将此类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确保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