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64名抗战老兵“会师”成都:堪比川军当年两个排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作者:杨力
7日上午,64名抗战老兵陆续赶来成都“会师”。
7日上午,64名抗战老兵陆续赶来成都“会师”。
7日,抗战老兵坐在一起,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7日,抗战老兵坐在一起,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胜利那天,士兵们大笑着朝天空开枪,那种激动根本抑制不住。”“全城都在欢呼,鞭炮声久久不停,士兵和百姓一起唱歌喝酒,庆祝抗战胜利。”8月7日上午,64个白发苍苍的身影陆续聚拢,回忆当年峥嵘岁月。

  他们当中,有的曾在台儿庄战场流过血,有的在滇缅地区围歼日军,有的在蓝天之上战斗。如今,在抗战胜利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他们相聚一堂,同唱抗战歌曲,缅怀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兄弟。

  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副院长叶敦序说,此次参与聚会的老兵人数,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

  64名老兵集结“堪比川军当年两个排”

  7日上午10点许,成都青羊区同盛路附近一餐馆外,抗战老兵黄国孝正同到场的战友打招呼,“老哥,还记得我不,上次聚会我们见过面呢。”

  “记得,记得。”老兵见面,寒暄的话并不多,99岁高龄的郑维邦,紧紧拉住黄国孝的手。

  窗外的细雨渐渐变大,前来“会师”的老兵也一一赶到。

  “这点雨算啥子哦,当年在苏北打游击时,经常在雨里淋一天。”98岁的李圣言说,其他老战友答应了要来,“就绝对会按时到的,我们是军人嘛。”

  早上6点过,天才蒙蒙亮,李圣言就起了个大早,一直念叨儿子快点出发。

  “他今天比谁都积极,早上6点过就醒了,说这次聚会的战友很多,一定要早点来看看。”李圣言儿子李昌太说。

  7月31日从香港回川看战友的苏定远也赶到了会场,“很久没看到这么多战友了,虽然大部分都不认识,但是这趟回来也值了。”苏定远说,一年多没回来,“一打听才知道,很多老战友都不在了,不过还有一些老兄弟还在。”

  “64个老兵,都可以组成两个排了。”黄国孝描述,按照部队当年的编制,这一次聚会堪比两个排,“日本鬼子敢再来,我们两个排还能再战斗。”

  回忆峥嵘岁月“鬼子做梦都想干掉我”

  抗战老兵坐在一起,很快就被气氛感染,回忆起当年的炮火硝烟。

  “死在我们手上的鬼子,不管炮兵还是骑兵,那叫一个多。鬼子还专门派特务杀我。”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李圣言,铿锵有力地讲起自己的抗战经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李圣言已成长为中央陆军25师140师839团25连上士班长,第二年年初,他随部队前往台儿庄,驻守禹王山,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震惊和愤怒,“随处都能见到尸体,有士兵的,也有百姓的,很多都腐烂了。”

  李圣言说,虽然装备悬殊很大,但兄弟们一点都不害怕,部队还组织了敢死队,带上大刀和手榴弹,夜袭日军阵地,“打死不少鬼子,打出了川人的威风。”李圣言说。

  “头上和右手的伤,是在台儿庄留下的,右腿和胸口的伤则是在苏北打游击时,被子弹打穿的。”李圣言撩起衣服,挨个指着伤口说,当年在苏北地区,他担任了苏北游击总指挥部支队长。

  李圣言回忆,当时下乡抢粮食的鬼子,不少都成了他的枪下魂。很快,李圣言在当地打出了名头,部下都叫他“小蛮子队长”。为此,当地日军对他恨之入骨,曾专门派人想暗杀他,“胸口这个枪伤就是被偷袭的,不过我命大,没打进心脏,活了下来。”

  同唱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老兵们相互留下联系方式,约定好要常“串门”。此时,会场上突然响起了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音乐,不少老兵激动地抹起眼泪。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很快,在场的老兵也一起唱了起来,既是庆祝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缅怀牺牲在战场上的兄弟。

  “这样的聚会,对于老兵来说,聚一次就少一次。”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副院长叶敦序说,民间聚会一次“会师”这么多老兵,在国内还是首次。目前,川内健在老兵只有不到700人,成都只有100多人。随着时间流逝,老兵正在不断凋零,“我们年轻一辈,更应该关爱老兵,关注中国抗战史。”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杨力

  摄影陈羽啸

news.sohu.com false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https://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50808/297713.shtml report 2496 7日上午,64名抗战老兵陆续赶来成都“会师”。7日,抗战老兵坐在一起,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胜利那天,士兵们大笑着朝天空开枪,那种激动根本抑制不住。”“全城都在欢
(责任编辑: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