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8点,长沙市首家萤火虫主题公园在橘洲开园,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参观。同时,一封由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发布的公开信《我不去萤火虫坟墓》也广受关注,公开信称萤火虫主题公园涉嫌非法捕捉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外来物种入侵。8日晚10点,萤火虫主题公园主办方负责人桂博林回应上述质疑后,表示萤火虫展示活动今日(8月9日)将关停。他也向环保志愿者表示了感谢,同时对长沙市民表示深深的歉意。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能够在夏日夜晚赏“流萤”,是城市居民向往而不可多得的浪漫。
但这种人造浪漫受到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质疑,该协会会长周灿英说,“所谓萤火虫主题公园,其实是一种集团式的操纵模式。”而该协会发布的一封名为《我不去萤火虫坟墓》的公开信,则要求活动主办方提交并公示展出萤火虫的具体来源及相应的科学评估。同时呼吁市民,在活动主办方出示相关手续和萤火虫的合理合法来源之前,“别让美丽的公园成为萤火虫的坟墓”。
质疑一涉嫌非法捕捉野生动物?
在网上引发关注的公开信《我不去萤火虫坟墓》中提到,萤火虫主题公园项目涉嫌非法捕捉野生动物。文中说,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付新华,曾写过一份《活体萤火虫买卖调查报告》。他介绍,人工繁殖和野外捕捉的萤火虫,在成本上有很大差异,很多自称有人工繁殖基地的网络电商,其实卖的是野生萤火虫。2014年7月,《杭州日报》针对网络电商中的萤火虫商家进行过调查,揭露那些自称萤火虫人工养殖基地“其实并不存在”。
对此,萤火虫主题公园主办方—武汉八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桂博林说,他所在的公司是有法人代表的合法公司,萤火虫是公司花钱从云南萤火虫养殖场购买的,因为在野外根本捕捉不到数以万计的萤火虫。
质疑二涉嫌破坏生态平衡?
公开信还提到,萤火虫是处于生物链底端的昆虫,它们捕食蜗牛、鼻涕虫、萝卜螺等小生物,可抑制它们危害植物,同时又会被高一级动物捕食。它们的种群数量突然大量减少,会产生连锁反应,对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造成影响。
“至于涉嫌破坏生态平衡,这个帽子就扣得太大了。”桂博林回应,既然萤火虫是从养殖场购买来的,那就根本扯不上什么“破坏生态平衡”了。
质疑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认为,本次展出萤火虫是将省外的萤火虫运到长沙,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的可能。处于相同生态位的外来萤火虫,一旦逃逸并有幸存活下来,势必会对本地萤火虫造成威胁。
对此桂博林说,萤火虫的寿命只有三至五天,展示活动完毕,这些萤火虫也就死光了,不会存在威胁。“人们对萤火虫展示活动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桂博林表示,现在环境污染重了,萤火虫不见了,青少年特别是小朋友们对萤火虫是什么样都没了概念,何谈去珍爱和保护呢?开展一次萤火虫展示活动,可以增强对萤火虫的保护意识,正如各类动物园将野生动物圈养展示,从而增强游客保护生态的意识一样。
动态
亮相两天后,“萤火虫”说再见
8月7日开展的萤火虫主题公园一度被冠以“长沙首家”的头衔。介绍上说,进园观赏需预定,票价分为团购价39.9元和全价票50元两种。活动将持续开放到8月30日。8日上午11点,记者在公园看到灰色萤火虫被布盖着,稀稀零零地“攀爬”在网格上,其它的则一动不动地躺在透明玻璃罐子里。
8日晚间,萤火虫主题公园主办方负责人桂博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原打算通过20多天开放时间向长沙的小朋友们普及萤火虫方面的知识,但因各种原因,萤火虫展示活动不得不在今日(8月9日)关停。该负责人承认:“公开信”的确也是导致活动关闭的原因之一。
专家
对生物链影响不大,但需说明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杨海明介绍,萤火虫属于鞘翅目,以肉食为主,生命周期短。这次以公园为主要场所,对当地生物链没有太大影响。杨海明说,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担心有道理,如果公园内的萤火虫确实来自人工培育,以现代的养殖技术人工培育的萤火虫成活率有较大提高。虽然萤火虫暂时不属于法定保护昆虫类,但“主办方需要说明萤火虫的真实来源。”
名片
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立于2004年,是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研教育、驯养繁殖、引种栽培、自然保护和本市热心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人士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盈利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市性社会团体,主管单位是长沙市林业局。(潇湘晨报 记者 斯茅庚 王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