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进入8月份后各大部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决算情况。澎湃新闻综合相关媒体信息,就目前已公布决算数据的76所部属高校进行了统计。
目前公开的高校决算表。
“高富帅”的清浙北交
就目前已披露的数据来看,高校土豪榜由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四所大学高居榜首
,“百亿俱乐部”年度决算数平均近145亿元,排名第四的上海交通大学以40亿元的巨额差距远远甩开位居第5的复旦大学,就其平均的年度收入而言,也超第二梯队(中大、武大、吉大、华中科技等高校)约1倍。传统上有名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此榜单中屈居23位。
在第一梯队中,清华大学以年度决算175.6亿、年度收入123.6亿稳居第一,超位居于第四的上海交大50亿。仅从收支来看,浙江大学也打破了北清神话格局
,根据决算表,浙大今年收入增长达30.88%,从数额上看,收入比北大多出23亿元,支出也较北大“节省”了15亿,成为榜单上的盈余小能手。
从整体情况看,综合性大学较专门性大学更有优势,但
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吸金和花钱的能力明显超过以人文社科为特长的高校
,这或与理工科庞大的科研经费需求有关。领先的清华、浙大、上交莫不如此,分别稳压齐名但传统上更偏人文社科的北大与复旦一头。华中科技大学也成为前十中唯一校名中标示着专门的科技特色的高校(其本身是一所涵盖人文社科与医科的综合性大学)。
与此同时,财经类大学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
,一般公认较为优秀的上财、中南财经、西财、央财等知名财经类高校平均只有十亿出头的决算和收入,处于榜单末尾。虽然一般认为财经类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比较会赚钱,但就这些高校本身而言却并非如此,甚至比许多师范大学还要“穷”得多。
与此相对,美院、音院和语言类学校最“省钱”。
以地域来说,东部高校的资源大幅宽裕于中西部高校
211、985:高校财政支持之争
不过,每每会有学者与社会人士批评,在这样的“财富榜单”背后存在着巨大的资源分配不平等。
据相关人士称,榜单中的不少高校将在新一年内获得更多财政支持,清华大学新一年的国家财政拨款将提升6.58亿,浙大、上交、武大等高校多有1至2亿不等的增长,它们“有钱”并将持续“有钱”下去。
而从高校支出的大头科研经费来说,据教育部此先统计,2013年科研经费最多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总金额达到39.3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占到全部经费的70.6%。财政拨款占比最高的是北京大学(86.5%),其次是复旦大学(84.8%),大多数985高校科研经费的财政拨款占比都在60%以上。211高校科研经费的财政拨款则一般都在40%以上。
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为4.6亿元(西南石油大学),其中仅26.1%为财政拨款,73.9%为自筹。
此先有学者批评985与211工程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分配不平等,指2009至2013年间,属于这两个工程的高校拿走全国近70%科研经费
。辩护者称现有制度合理的一面为科研资金投入带来了更高效率,也不可忽视不同高校的科研任务、办学规模、科系设置等多重差异。今年3月,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政协会议上否认了取消国家将“211”、“985”的传闻,称“(两个工程)继续坚持做下去,这个方向没有变”。
此外,教育界的国家工程并未停止,继985、211之后的“2011计划”已于2012年正式启动,不过,新计划中有不少非985、211高校等享受到了这一计划的支持,包括河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
如何调节高校财政支持的效率与公平两方面,持续成为今天的争议性话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