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闻 >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天津爆炸事故现场:面具揭开一条缝眼睛就刺痛

来源:法制晚报

  在天津滨海爆炸发生4天之后,现场的剧毒氰化钠成为了最大的危险源头。事故现场堆放的氰化钠来自一家河北企业——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已经赶到天津。

  昨日,记者随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进入爆炸核心现场搜救,亲眼目睹爆炸现场惨况,见证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营救。下午,北京卫戍区防化团官兵从天津爆炸现场成功救出了一名幸存者。目前,这名50岁左右的男子已被送往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今天上午8时53分,公安部消防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8月15日晚,公安部消防局从辽宁、江苏消防总队调集核生化侦检编队共6辆消防车30名消防官兵到达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现场,配合处置。

  现场

  面具揭开一条缝眼睛就刺痛

  昨日上午11时,在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爆炸现场不远的第九大街天津一汽丰田八号门门口,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集结完毕,首批搜救队准备进入现场。

  据救援队副队长季书民介绍,搜救队伍分10个小组,每组6人,着重型防化服进入爆炸核心区建筑物开展搜救,这是爆炸后首次进入核心建筑物的搜救行动,任务一是搜救生命,二是标注危险品和发现牺牲人员。

  出行前,记者被反复叮嘱:“随身携带氧气,理论上只够用55分钟,注意把握时间,不要拖延。由于现场情况复杂,行进中注意不要被锐物划伤,注意危险建筑物。”

  11时20分左右,首个小组开始进入现场,记者一行三人在现场分组随行。

  还没有抵达现场,仅仅几分钟,记者就已全身汗如雨下,眼睛被不断流下的汗水浸得根本无法睁开,不得不脱下重型防护服,换上轻型防护装具,在稍远的地方跟随队员们进入。

  进入瑞海公司爆炸点核心区,记者看到满地都是损坏的物品:散乱的汽车零部件、倒在地上的半截电线杆子、几乎无法辨认的集装箱碎片。所有的物体皆面目全非,一辆辆汽车变成残骸,只剩下框架,集装箱变形扭曲,铁栏杆被扭成麻花状。

  行进中,一位戴着防毒面具的记者感觉呼吸不顺畅,于是从下巴揭开一条小缝。不想,一下子吸入发酸的空气,眼睛刺激得十分酸痛。

  爆炸地区满目疮痍,四下十分寂静,只能听到不断的流水声。循声前进,记者看到一条小水沟,里面的水呈黄色。记者继续前行,看到一辆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汽车,驾驶室里堆满垃圾,收音机里却还有歌声传出。

  记者正在核心区观察时,忽然听到有“砰砰”的爆炸声,同时看到远处有浓烟升起。为了安全,搜救部队撤出现场。

  仅待一分钟就喉咙似火烧

  昨日8时,天津市气象局发布消息,称从9时起,污染物将向偏东方向的渤海区域扩散。有人在爆炸核心区外几百米的位置停留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开始出现头晕、呕吐的症状。

  离爆炸现场不到两公里处,已经拉了警戒线,多名武警官兵劝阻行人离开。“刚才爆炸区又产生了有毒气体,你们不要再往前走了!”武警指着一路人的口罩说,“你们戴的这个作用不大了,需要戴我们这种防毒口罩才有效果。”

  《法制晚报》记者戴着口罩身处爆炸区附近,能察觉到周围被灰黄色覆盖和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空气中的温度压抑而闷热。在附近大约待了一分钟,记者开始不停咳嗽、喉咙似火烧,跑步离开了附近。

  昨晚10点,记者在离爆炸约有5公里处的一家餐馆遇到一穿着防化服的年轻女子,她称自己是此次爆炸防化团随行人员。白天基本都在爆炸现场工作,只有用餐时间会来到这家指定提供后勤保障的餐馆吃饭。

  对于工作的具体信息,她表示并不方便提供。

  进展

  700吨氰化钠分布范围已找到

  据媒体报道,8月14日下午3时许,河北一家化工企业的老板带着一群技术人员急匆匆地赶到天津港,并且找到了公安部“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他们告诉指挥部工作人员,自己公司还有700吨的氰化钠在发生爆炸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仓库里。

  昨日上午8时左右,现场的消防专家在爆炸现场发现一处白色固体,并及时将氰化物货主找来辨识,确认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查找氰化钠可能分布的区域。

  考虑这里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爆炸,有些氰化钠可能散落,专业人士从爆炸现场开始展开大范围的搜索,查找氰化钠的下落。目前已找到氰化钠的分布范围,部分氰化钠的包装被炸开。然后以发现氰化钠的相距最远的两点划定重点排查区,只允许专业人士在现场作业,在此基础上再扩大1.5倍距离为缓冲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和处理。

  据介绍,氰化钠生产厂家已派出专业人员将氰化钠以及可能含有氰化钠的土壤进行回收处理。从目前检测的数据看尚未发生氰化钠的大范围泄漏。

  此外,天津市安监部门已准备了数百吨双氧水用于分解可能残留的氰化钠。

  释疑

  氰化物没有对隔离区以外的空气和水造成污染

  氰类剧毒物质会不会对事故隔离区外的空气和水造成污染?会不会给群众生活带来影响?现场处置到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一时间,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对此,事故现场指挥部成立专门处置小组,按照“前面堵、后面封、中间来处理”的原则,紧急采取设置围堰、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五项措施,确保事故区域污染不外泄。

  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15日下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爆炸事故发生后60小时里,在事故隔离区外仅监测出一次大气中氰化物略有超标,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有效措施,可以确保封闭隔离区以外的空气安全。

  另外,环保专家解释说,氰化钠虽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在常态下是一种固态晶状体或粉末,不挥发、不易燃、不易爆。只有在其遇水生成的氰化氢进入大气环境后才会短期内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其融入水体中形成氰化物后处理方法成熟,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易于控制。

  12日夜,事故发生后天津环保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3日凌晨3时开始,在事故现场隔离区外增加布点监测,共设立17个大气监测点,实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监测。隔离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监测由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进行。”温武瑞说。

  温武瑞说,事故发生后的连续监测数据表明,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相对稳定,16日起还将进一步优化监测点位。

  温武瑞表示,环保部门13日凌晨在事故区域内设立了5个废水监测点位,在2个排海泵站进水口各监测出氰化物超标一次,平均超标10.9倍;14日在一处排海泵站进水口监测出氰化物超标一次,超标2.1倍。

  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事故区域三处入海排水口全部实施封堵,杜绝事故废水对外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对现场隔离区外的雨水口、污水口、污水处理厂、海河闸口进行不间断监测。在事故区域设置围堰,并在污水处理厂前端的雨污池进行破氰处理,处理后排往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深度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截至目前,天津市环保部门在海河闸口和渤海近海的监测取样均没有发现氰化物。

  目前救援存在三大难点

  爆炸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在事故现场参与救援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安称,目前现场救援存在毒物数量巨大、种类众多、现场救援人员有中毒危险等三大难点。对于可能出现毒气外泄的问题,将可采用中和或稀释浓度以及指导下风向人员转移至上风向等方式应对。

  据王永安介绍,目前的救援存在三大难点:一是现场毒物数量巨大。二是现场毒物种类众多,并可能含有爆燃类、高毒甚至剧毒类物质,一旦泄漏,上述两种因素可能交织在一起,无法实施针对性救治和处置。三是在极高浓度条件下,可能导致中毒人员在较短时间出现较为严重的中毒症状表现,难以给现场救援留有充分时间。

  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有毒气体外泄问题,王永安表示可以采取三招应对:一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洗消方法,来最大限度中和或稀释毒雾、毒烟浓度;二是指导下风向人员做好防护,并迅速转移至上风向;三是迅速判明中毒人员的主要中毒原因和主要中毒症状表现,给予精确的对因、对症治疗。

  处理救人和处理有毒气体谁先谁后?对此,王永安从两方面进行了回答:一是救人属医务人员工作范畴,而处理有毒气体是消防或防化兵工作内容,两者是独立进行的两个工作范畴,在必要时也可相互配合;二是按先后次序,应先救命,后处理环境。

  具体措施就是给接触有毒气体人员迅速佩戴防毒等防护器材,并在最短时间将其抬离或疏散至安全区域,以救人为主,处理环境为辅。文/记者王选辉陈斯综合新华社

news.sohu.com true 法制晚报 https://news.sohu.com/20150816/n418969431.shtml report 3831 在天津滨海爆炸发生4天之后,现场的剧毒氰化钠成为了最大的危险源头。事故现场堆放的氰化钠来自一家河北企业——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已经赶
(责任编辑: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