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经济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保监会:养老基金可配置上市权益类资产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蔺丽爽

  本报讯(记者 蔺丽爽)昨日,中国保监会印发《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展业,但应当具备与“展业活动”相适应的客户服务能力。

  对于建立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经营门槛,该《办法》明确,统一要求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两年以上的企业年金业务或保险业务经营经验。

  《办法》还要求,建立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资本约束机制。为强化该业务的养老保障属性,鼓励发展长期业务,将“短期”业务界定为产品期限在三年以内(含三年)的业务,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合理控制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规模,年度新增业务规模应与公司的资本实力相匹配;同时,针对养老保险公司业务特点的不同,分别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对于既经营企业年金业务又经营保险业务的公司,封闭式短期个人业务年度新增规模为上一年度末偿付能力溢额的10倍;对于仅经营企业年金等年金管理业务的公司,封闭式短期个人业务的年度新增规模不得超过上一年度末净资产的10倍。

  关于投资管理,《办法》明确,养老保障管理基金投资范围比照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相关监管规定执行。养老保障管理基金投资账户的资产配置范围包括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的分类和定义遵照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相关监管规定。

  此外,《办法》要求对养老保险公司加强风险防范、保护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强化养老保障管理基金的独立性要求。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对养老保障管理基金实行第三方托管制度,并按照专户管理、账户隔离和独立核算的原则,确保养老保障管理基金独立于任何为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养老保险公司对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纳入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覆盖到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并就各类风险分别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对个人业务每期发行产品按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专门用于赔偿因投资管理机构的不当行为,给养老保障基金财产或受益人造成的损失,并对风险准备金的存放和投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news.sohu.com false 北京青年报 https://epaper.ynet.com/html/2015-08/27/content_151407.htm?div=-1 report 1191 本报讯(记者蔺丽爽)昨日,中国保监会印发《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展业,但应当具备与“展业活动”相适应
(责任编辑:UN654)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