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云南失去双臂教师绑粉笔上课 怀孕妻子不辞而别

来源:综合 作者:云南网
失去双臂教师绑粉笔上课
失去双臂教师绑粉笔上课

  他独自坚守一校29年

  “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是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呼吁人们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关心。让那些一直默默无闻,奋斗在大山深处,为贫困地区孩童点亮明灯的乡村教师,站到了聚光灯下。

  农加贵,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29年来,一个人坚守在“麻风村”小学,送走了8届96名小学毕业生。

  江声发,昭通市威信县长安镇安乐小学教师,因意外失去手臂的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在右臂的残肢上绑上粉笔,给孩子们上课,这一上就是12年。

  ……

  山里的孩子们从懵懵懂懂到学有所成,从胸无点墨到腹有诗书,正是无数位像农加贵、江声发一样的老师为他们照亮了前路、筑就了梦想。

  筑梦者成就他人梦想,也期望梦想照进他们的现实。

  弃10万年薪坚守山里 12年教书育人不忘本

  江声发 42岁

  昭通市威信县长安镇安乐小学教师

  荣获“云岭楷模”称号、昭通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课堂上,身高1.76米的江声发举起绑着粉笔的残肢,侧弯着身子,在黑板上写字,写满黑板的1/3后,就得用残肢上的衣服去擦黑板。从2003年成为一名代课老师后,12年来,安乐小学的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12年了,他的学生有的已经考上大学,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曾经,一家培训机构给江老师开出10万元年薪的条件,请他去省外做培训讲师,但是他拒绝了,他觉得山里的孩子更需要他,“不是说我有多高尚,我的确很需要钱,但是我不能忘本。我留在大山深处无怨无悔地当代课老师,也是一种感恩。”

  噩运降临 为村里抢修电线失双臂

  1973年,江声发出生在威信县长安镇安乐村大山村民小组,初中毕业后不久就娶妻生子。

  1996年1月,一场噩运悄然降临。昭通大山里的冬季异常寒冷,村里已经断电好几天了。1月23日这天,天气放晴,作为当时村里仅有的两名共产党员之一,江声发和村民小组长各带了一个小组抢修电路。

  江声发所带领的小组完成工作后,他们又去支援村民小组长带领的小组,就在工作即将完成时,电线提前通电,正在操作的江声发被击晕倒地。等他醒过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住院半个月后,他进行了手术,失去了两只手臂。

  家庭变故 上街行乞撑起一个家

  回忆当时,江声发已平静很多。他说,刚失去双臂,即使是梳头这样的小事都要别人帮忙,一度让他非常痛苦,暗地流泪,脾气也变得暴躁。

  在他失去双臂的第二年冬天,怀有5个月身孕的妻子不辞而别让他备受打击,但他理解妻子的选择。

  妻子离家后,想到一直照顾自己的哥嫂家里并不宽裕,他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想用自己的方式撑起一个家。经过几天的心理斗争,江声发做出了出门乞讨的痛苦抉择。他把儿子交给哥嫂照管,自己到成都、贵阳、重庆、昆明和广州等大城市沿街乞讨。

  通过努力 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执教

  多年以后,向人说起自己这段乞讨的经历,江声发还是觉得非常惭愧。当时他觉得,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而偶然中,他听说了残疾人和志刚的故事(和志刚,中国著名口书书法家。11岁时,不幸被高压电击失去双臂。),他决心像和志刚一样,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他开始苦练口书书法,字越写越好。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村里人都来找他写字。

  2003年,村小学老师退休,由于地处偏僻,条件艰苦,没有老师愿意来此任教,甚至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干,嫌待遇太低。后来,村民推荐江声发去试试。

  开始,最大的难度还是写板书。江声发写板书用的工具是一根铝合金管子,他把粉笔插在管子里,再用布带把管子绑在仅剩三分之一的残肢上。用力过重粉笔易折断,用力过轻又写不了。经过不停练习,他很快就找到了诀窍。就这样,江声发登上三尺讲台,成了大山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也是该校唯一的老师。

  艰难上课 途经冰雪山路险坠悬崖

  江声发说,一路走来他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回忆起自己的第一堂课,他当时有些紧张,“同学们,相不相信我能给大家当好老师?”“相信!”带着同学们的鼓励,江声发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江老师没有手臂,有关领导曾关照过,他可以不备课,不写教案。但江老师的备课笔记却是写得最认真的,批改作业也是最细心的。”安乐小学的一位老师说,每学期全镇联考,江老师所教班上学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江声发家离学校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几年前的冬天,他在冰雪路上行走时不慎滑倒,因为没有手臂,他无法爬起。他想要自己通过活动站起来,不料,他一动就滑向悬崖边。离悬崖仅有一尺的距离时,他再也不敢动弹。幸亏有人路过听见了他的呼救,他才逃过一劫。

  事后,校领导特批江声发在雨雪天可以不到学校上课。可是,无论下雨、下雪,他都坚持到校,“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孩子们的课程。”

  受邀赴京 接受鲁豫专访知妻下落

  2013年,江声发接受“鲁豫有约”节目组邀请,前往北京录制节目。这趟北京之行,让他意外地收到了离家多年的妻子的来信。

  妻子在信中说,当年江声发遭受意外变故之后,情绪非常不稳定,比较暴躁。她没法忍受,才离家出走的。“她说,她生下了我的第二个儿子。而且打算让这个孩子回来跟他哥哥见面。”江声发感慨地说,“她走时,有5个月的身孕。后来我的生活一塌糊涂,她回娘家后的情况,我都不知道。她娘家人也没有跟我提起过。她在信中说,孩子叫‘家来’,意思是从家里带来的孩子。”

  说到妻子,江声发并不抱怨。“那时候我生不如死,让一个怀着身孕的女人跟着我受罪,这对她很不公平。”说到那个未曾谋面的儿子,江声发说:“我只想看看他,我虽然是他的父亲,但是我没有抚养过他。我希望他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对自己的养父尽孝道。”

  记者 易科彦 申时勋 通讯员 詹生才 春城晚报

  一个人教所有课程 还是孩子们的保姆

  农加贵 49岁

  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

  荣获“全国师德楷模”称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

  落松地小学,这个听起来极为平常的名字,背后却有着不平常的过去,曾经,该校所在的村子是人们谈虎色变的“麻风村”,没有人愿意走进这里。当年,20岁的农加贵义无反顾地选择到这里教书,成为了当地唯一的老师。一师一校,29年了,他送走了8届、96名小学毕业生。他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心理辅导师、保姆、炊事员。

  高二辍学 他开始了29年从教之路

  农加贵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壮家山寨,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依靠半亩水稻田和一些茶叶玉米田艰难维持全家6口人的生计。高二时,由于经济困难,农加贵无奈辍学。当时,当民办老师的叔叔劝农加贵到“麻风村”教书,既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又能解决自身就业,这让他陷入了矛盾之中。

  “我还清楚记得我第一天到学校的时候,8位家长带着12个孩子来了,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五六岁。看到被病魔侵蚀得躯体严重畸形的家长,当时我只想掉头就跑。但看到那些渴望求知的孩子,又觉得他们没人教很可怜。”农加贵咬咬牙,不顾父母的劝阻,开始了他的从教之路,成为了当地唯一一名代课教师。

  当时,村民们怕农加贵在这里不安心工作,除了政府每月发给农加贵的19元补助,又自发集资每月给农加贵35元作为额外补助,并用高压锅消毒后才让医生把钱转交给他。“一开始我也很害怕,都不敢和孩子们接触。但村民们对我太好了,孩子们也很听话,他们都特别需要我。这一坚守就过去了29年。”农加贵笑着告诉记者。

  一人坚守 送走了8届96名毕业生

  29年来,农加贵一直一个人坚守在这个特殊的小学。29年的从教之路,农加贵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大的困难,其实是每学期期末各校老师要交叉监考和批阅学生试卷。当时,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到“麻风村”监考,更不愿意摸学生的考试卷。“那时,学校连试卷都拿不到,我们只能向其他学校要一份,把题目抄在黑板上,学生再跟着抄了做。”农加贵说。

  农加贵带领学生完成了前3年的学业,本应转到村外学习,却没有一所小学敢接收。无奈之下,农加贵开始了一年级和四年级两个班的复式教学,也摸索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1992年,他带的首届学生小学毕业,要参加县里组织的毕业考试,升入到县城初中学习。担心“麻风村小学”的背景让孩子再次被拒之门外,农加贵便将学校名称改为“落松地小学”。“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取的,村民家栽种着落花生,村子四周又满山遍野是松树,所以就取名为‘落松地’。”让农加贵高兴的是,当时毕业的10名学生全部顺利被县五中录取。

  也就在这一年,落松地村的警戒线拆除,医生也撤离,宣告当地麻风病的历史已经结束。当地村民主动集资4000多元,用一个月时间建起了两间土木结构的教室,平整了一块水泥篮球场,砌起了围墙,添置教学设施。从此,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正式挂牌,农加贵也从一名代课教师变成了公办教师。

  在农加贵带出的8届96名学生中,出了两名大学生,还有12人已经参加工作。现在落松地小学还有学前班、三年级、六年级3个教学班,共有21名学生。农加贵不仅教授孩子所有课程,还每天给他们做饭。农加贵说,“说不清楚自己每天有几节课,上课都是一早上的事情。”

  一师一校 云南有很多这样的乡村教师

  一师一校,坚守29年。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49岁的农加贵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教育部办公厅联合表彰为10名“全国师德楷模”之一,同时被授予100名“全国师德标兵”称号之一。同时,农加贵还获得中国教育报刊社、季羡林基金会、新教育基金会等机构、媒体授予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而在全国330万乡村教师中,像农加贵一样奉献一生的优秀乡村教师在云南还有很多,他们是云南近52万教师的杰出代表。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德斯立小学的教师张有国,在澜沧江畔的大山里坚守了整整36个春秋,1人撑起了山中的1座学校,如今学校仅剩7名学生,他仍在坚守;大理洱源县牛街乡上星村海星小学的教师杨金元,15岁便“子承父业”走上讲台,村里40岁以下的人都是他的学生,如今已经坚持了34年。

  一个人在一所乡村学校坚守几十个春秋,条件艰苦,收入微薄,生活孤独,他们不是没有纠结、动摇过,走出大山也曾是他们的心愿。但村里的孩子离不开老师,这些乡村教师也放不下村里的孩子,于是他们选择了坚守。“每年教师节,都有在外面学习的学生给我打电话、发短信,这是我最感动也是最高兴的事情。”农加贵笑得憨厚。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https://society.yunnan.cn/html/2015-09/11/content_3906370.htm report 5386 失去双臂教师绑粉笔上课他独自坚守一校29年“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是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呼吁人们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关心。让那些一直默默无闻,奋斗在大山深
(责任编辑:UN6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