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退拆除一批、改造升级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朝阳区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截至8月底,共清退有形市场63家,退出工业污染企业69家,清退再生资源回收场站25家,拆除出租大院139家。
朝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还将继续加大清退力度,到年底有望清退有形市场达80家,清退再生资源回收站超30家,拆除出租大院150余家。
在减存量的同时,朝阳区同样注重控增量,打出了系列政策组合拳,严格按照《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要求制定多项调控增量政策措施,在招商、注册、审批等环节,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坚持控增量与减存量并重。
腾退昔日华北最大石材市场未来超八成变绿地
西直河市场曾经拥有近5000商户,面积达187万平方米,“南有水头,北有西直河”,是华北最大的石材市场。虽然带来了收益,但石材加工造成环境污染,市场扩张带来了人口集聚、交通拥堵、环境脏乱、治安复杂,群众的安全感和居住舒适度逐年下降。
为此,朝阳区研究“腾笼换鸟”,两年前大力推动产业调整“瘦身健体”,西直河石材市场被列入整治疏解的市场名单。到如今已基本完成腾退,未来,该地区超过80%的土地都将进行绿化。
在疏解过程中,朝阳区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朝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收”回土地,对集体土地上的市场先行开展合同规范清理和联合执法;通过“调”整外迁、疏堵结合,为市场外迁和企业转型搭建平台,在西直河石材市场疏解中,通过多次与外地政府接洽,已帮助企业确定了天津滨海,河北香河、黄骅、易县4个承接地,并均签署了协议。其中,香河、万国石材商贸城园区招商工作正在进行,易县国际商贸城已经奠基开工。
同时,通过“拆”除违建,清理一批有严重隐患的出租大院、整顿一批散租房屋;通过长远谋划“建”绿地和高端产业项目,高效利用腾退出的空间;通过加强“管”理,对市场及周边开展综合整治,有序推进疏解清退和产业转型。
转型雅宝路市场升级改造重新“洗牌”
雅宝路市场曾是本市地区性最大的外贸服装批发市场,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外贸批发的业态已经和现在的发展明显不符。为了加快雅宝路疏解工作,朝阳区通过鼓励雅宝路地区商务楼宇间差异化经营,改变目前雅宝路资源、市场、空间等重复配置的现状,朝阳区计划今年有重点地疏解雅宝路地区外贸市场,初步涉及经营面积4.4万平方米,摊位1400余个。其中,朝外雅宝商城已完成清退面积1.1万平方米,成功引入生活服务型企业。
目前,雅宝城市场所在楼宇的剩余空间也在升级改造中,将引入六升昌文化投资公司、瀚海科技等创投机构转型为孵化器,为创业之初的公司提供办公场地、设备和咨询等服务。
朝阳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经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保定白沟、廊坊大厂、天津永清等地区开展对接,依托这些区域现有商贸流通优势资源,通过减免租金,提供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配套空间等优惠政策,帮助雅宝路中小商户向外埠进行转移。
“做好疏解工作的同时,朝阳区明确雅宝路未来发展思路、产业定位和空间承载。”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航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商贸企业、外贸企业和高端商务服务业企业的沟通对接,积极引进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企业入驻雅宝路,今后将在雅宝路地区重点发展以创意设计、时尚消费、外贸升级为主的产业形态。
“洗牌是必然的,洗牌才会带来新的机遇。”雅宝城商家李建国这样说,从摆摊到市场再到办公室,李建国是几十年的“老雅宝路”,面对新的发展形态,他照样信心满满。
发展坚持“健体”与“瘦身”并重向高精尖结构调整
朝阳区坚持“健体”与“瘦身”并重,坚持人口、产业、土地、空间、生态建设“五规合一”,立足高、精、尖,着力推进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金融、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四大产业。
经过调结构、转方式,近年来朝阳区金融、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增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截至2014年底,金融业占区级收入比重由9.9%增加到20%;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区级财政收入95.1亿元,占区级收入比重增加到22.86%,文创企业总数突破5.3 万家,占全市六成;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6%增长到20.1%。相对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在区级收入中比例则逐渐下降至9.4%和23.1%。
“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重点产业在朝阳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朝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将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兴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推进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支持组建互联网金融、节能环保等产业联盟,营造创业、创新发展环境。
此外,加快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搭建文化金融、协同创新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金融、商务、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延伸朝阳与津冀市、区互派挂职干部
“朝阳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将与津冀两地建立人才战略合作,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对接、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今年启动“十百千”人才工程建设。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与十个重点区市的人才战略合作关系、促成百个重要合作项目对接落地、开展千名人才培养和智力合作,推动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
据了解,朝阳区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举办京津冀三地人才交流会、项目推介会、洽谈会等活动,促进三地产业园区之间的项目合作与对接。
今年,朝阳区还与河北省唐山市达成首个人才合作框架协议,朝阳区将为唐山市建立适应转型升级的人才工作平台提供支持,并结合金融、现代服务、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产业,以多种形式交流培养唐山市相关部门干部和产业人才。
同时,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和企业产业链拓展的需要,唐山市将全力支持并积极做好朝阳区企业的承接落地和人才服务。
此外,双方还将在人才信息互通共享、人才培训项目、人才队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为更好地服务协同发展大局,推进京津冀三地多方面、多层次、常态化、高效率协作,朝阳区与天津市、河北省有关区、市互派挂职干部。”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天津市、河北省已向朝阳区派遣挂职干部11批次33人,朝阳区已向天津市、河北省派遣挂职干部2批次5人。
本版文/记者谢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