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丝路起点铸就“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新平台

来源:人民网
 
 

  “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国际范儿’如此浓厚的惠民演出,让我这舞剧迷过了把好瘾!希望丝路艺术节越办越精彩!”9月7日晚,61岁的李明启先生在观看完印度歌舞音乐会《天竺乐舞》时向记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9月21日,由文化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落下帷幕。第二届艺术节参与国家和地区由首届的30个增加到62个,不仅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参与,也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大量参与。近一个月的时间,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论坛、惠民巡演、专题活动五大版块活动紧扣丝路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了文化效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崭新平台。

  文化先行促进民心相通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立足于“一带一路”国际倡议,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的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为推动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文化项目,是坚持文化先行、创新交流理念,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艺术节开幕致辞中如是说。

  本届艺术节期间,来自意大利、印度、俄罗斯等62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和关联的国家及地区,以及国内有关省市的艺术家汇聚陕西,演绎丝路故事,彰显丝路精神,为人民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盛宴。15场文化论坛汇聚百余位中外文化学者;50多部舞台艺术剧目实施百场惠民演出;5场国际性美术展览千件艺术作品竞相绽放,惠及民众百万余人……

  突尼斯文化部部长拉提法·拉赫达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和各国决策者都应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价值理念纳入本国政策和规划中!”

  艺术节的规模效应正在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日益提升,‘丝绸之路’这一文化符号也越来越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

  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精神

  本届艺术节以丝路文化“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为理念,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130多位中外艺术家、文化学者齐聚“丝路文化·长安论坛”,讲述历史文化与文化交流、红色文化与文化传承、宗教文化与文化融合,共话文化自信自觉,共研文艺创作生产,共商文化陕西建设,共助丝路文化发展。

  在9月21日“丝路文化·长安论坛闭幕式”上,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现场发布《文化陕西宣言》,他在宣言中重点指出,要努力发扬“关学”精神,让“文化陕西”扛起复兴中华文化自信的大旗;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努力创造生机勃发、魅力四射的现代“文化陕西”;要努力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精品,加强人文交往、促进民心相通为主旨,积极推动区域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增强“文化陕西”的发展动力;要推动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站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打造新的文化交流高地。

  艺术节期间“丝绸之路—意会中国”国际美术展、第二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馆藏精品展等大型展览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出了丝路中国的风土人情,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

  印度、韩国、以色列……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艺术团以精湛的演出全新阐释了丝路精神和“一带一路”的文化交响。北京《马可波罗》、河南《苏武牧羊》、辽宁《梅兰芳》、上海《朱鹮》、陕西《丝路长城》等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剧目,将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展现了荡气回肠的中国文化魅力。

  文化为民推动文化陕西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陕西,再次彰显了陕西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文化陕西建设发展的步伐。

  作为丝绸之路起点,陕西艺术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一带一路”、中华历史文化、延安精神、深化改革等重大主题,以文艺精神为内核打造了一批新创精品力作。

  《大唐玄奘》、《丝路长安》、《陕北歌行》、《灯火阑珊》……多部舞台艺术剧目成功上演,弘扬传统文化,讴歌时代精神,充分展示了陕西的人文情怀与气质,对蓬勃发展陕西现代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本届艺术节期间,古都西安精彩好戏轮番上演,广大市民争相观赏称道。百场演出场场坚持文化为民、文艺惠民;动漫创意文化周、国际儿童戏剧周、国际现当代舞艺术周、陕港音乐交流2015活动等专题活动,20多位知名学者走进陕西高校、社区进行了30场文化惠民讲座,200多名国内外艺术家走进基层、社区、厂矿、校园、敬老院进行了40多场艺术惠民巡演。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不仅搭建起国际艺术交流的新平台,也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观看国际一流的文艺作品。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让高雅的艺术真正走到了民间舞台、走到了人民身边,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带来的文化福利。(记者余诚忠)

  “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国际范儿’如此浓厚的惠民演出,让我这舞剧迷过了把好瘾!希望丝路艺术节越办越精彩!”9月7日晚,61岁的李明启先生在观看完印度歌舞音乐会《天竺乐舞》时向记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9月21日,由文化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落下帷幕。第二届艺术节参与国家和地区由首届的30个增加到62个,不仅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参与,也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大量参与。近一个月的时间,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论坛、惠民巡演、专题活动五大版块活动紧扣丝路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了文化效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崭新平台。

  文化先行促进民心相通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立足于“一带一路”国际倡议,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的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为推动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文化项目,是坚持文化先行、创新交流理念,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艺术节开幕致辞中如是说。

  本届艺术节期间,来自意大利、印度、俄罗斯等62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和关联的国家及地区,以及国内有关省市的艺术家汇聚陕西,演绎丝路故事,彰显丝路精神,为人民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盛宴。15场文化论坛汇聚百余位中外文化学者;50多部舞台艺术剧目实施百场惠民演出;5场国际性美术展览千件艺术作品竞相绽放,惠及民众百万余人……

  突尼斯文化部部长拉提法·拉赫达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和各国决策者都应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价值理念纳入本国政策和规划中!”

  艺术节的规模效应正在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日益提升,‘丝绸之路’这一文化符号也越来越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

  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精神

  本届艺术节以丝路文化“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为理念,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130多位中外艺术家、文化学者齐聚“丝路文化·长安论坛”,讲述历史文化与文化交流、红色文化与文化传承、宗教文化与文化融合,共话文化自信自觉,共研文艺创作生产,共商文化陕西建设,共助丝路文化发展。

  在9月21日“丝路文化·长安论坛闭幕式”上,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现场发布《文化陕西宣言》,他在宣言中重点指出,要努力发扬“关学”精神,让“文化陕西”扛起复兴中华文化自信的大旗;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努力创造生机勃发、魅力四射的现代“文化陕西”;要努力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精品,加强人文交往、促进民心相通为主旨,积极推动区域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增强“文化陕西”的发展动力;要推动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站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打造新的文化交流高地。

  艺术节期间“丝绸之路—意会中国”国际美术展、第二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馆藏精品展等大型展览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出了丝路中国的风土人情,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

  印度、韩国、以色列……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艺术团以精湛的演出全新阐释了丝路精神和“一带一路”的文化交响。北京《马可波罗》、河南《苏武牧羊》、辽宁《梅兰芳》、上海《朱鹮》、陕西《丝路长城》等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剧目,将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展现了荡气回肠的中国文化魅力。

  文化为民推动文化陕西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陕西,再次彰显了陕西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文化陕西建设发展的步伐。

  作为丝绸之路起点,陕西艺术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一带一路”、中华历史文化、延安精神、深化改革等重大主题,以文艺精神为内核打造了一批新创精品力作。

  《大唐玄奘》、《丝路长安》、《陕北歌行》、《灯火阑珊》……多部舞台艺术剧目成功上演,弘扬传统文化,讴歌时代精神,充分展示了陕西的人文情怀与气质,对蓬勃发展陕西现代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本届艺术节期间,古都西安精彩好戏轮番上演,广大市民争相观赏称道。百场演出场场坚持文化为民、文艺惠民;动漫创意文化周、国际儿童戏剧周、国际现当代舞艺术周、陕港音乐交流2015活动等专题活动,20多位知名学者走进陕西高校、社区进行了30场文化惠民讲座,200多名国内外艺术家走进基层、社区、厂矿、校园、敬老院进行了40多场艺术惠民巡演。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不仅搭建起国际艺术交流的新平台,也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观看国际一流的文艺作品。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让高雅的艺术真正走到了民间舞台、走到了人民身边,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带来的文化福利。(记者余诚忠)

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网 https://m2.people.cn/r/MV80XzQ3ODA4NjhfNjc5XzE0NDI4ODQ2NDg=?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report 5497   “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国际范儿’如此浓厚的惠民演出,让我这舞剧迷过了把好瘾!希望丝路艺术节越办越精彩!”9月
(责任编辑:UN654)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