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经济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虽然经济不景气 但中国消费却令人吃惊

来源:界面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人强大的购买能力令中国人的一些重要了旅游目的地国家如日本等再次感受大了中国消费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之际,这一点更令人吃惊。

  今年中国国庆长假期间,日本媒体创造了了一个新词——爆买——来形容中国游客的强大购买能力。

  日本《东京新闻》10月8日的一篇报道说,中国国庆节长假期间,日本国内的百货商店和大型便利超市的销售额都大幅增长。比如1日到6日,松屋银座店的免税商品销售额比2014年国庆长假增加了一倍。

  而在著名的连锁便利店“唐吉诃德”,10月1至6日免税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3倍。化妆品和用绿茶制作的糕点销售最为火爆。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内,来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多大40万人之多,在日本消费达到1000亿日元,约合52亿人民币左右。

  这这能代表目前中国人的普遍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吗?

  对此,《东京新闻》的报道称,也有来自大型百货店的观点认为,“赴日中国游客以富裕阶层人士居多,可能不容易感到经济减速的影响”。

  但这毕竟是中国消费能力的一部分,虽然这些游客并不能涵盖全部,但却能部分表明在国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在全球经济提供着强大的动力。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一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称,中国消费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拉动力,同时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动力。

  《经济学人》引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出国境游客数量同比上升19.5%。对此,全球知名独立宏观研究顾问公司凯宏投资分析认为,中国游客为旅游目的地国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依赖中国的游客弥补其出口的下降,韩国和泰国就是其中的典型国家。

  除了中国消费的国际外溢,《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更多关注于中国国内的消费利好。

  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各大城市中大型购物商场大量出现,说明消费在中国经济中重要性不断上升。

  《经济学人》也注意到,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带来家具、家电等下游产业的好转,这些产业8月份零售额同比上涨了17%。

  对此,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专家尼古拉斯·拉蒂称,中国的零售业销售额统计数据中并不包括服务业,而服务领域支出占中国家庭消费比重高达40%。如果将服务业消费计算在内,消费增速和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抬高。

  《经济学人》进一步称,中国消费快速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居民实际收入的稳步提升。2015年第二季度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同比上涨了10%,高于全国7%的平均水平。

  《经济学人》接下来的分析更具启发意义。

  这家老牌英国杂志认为,与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相有着更强的消费意愿和更高的消费比例,所以,国内消费有了空前发展的动力。

  这篇文章还称,中国制造业当下确实面临困境,但是中国目前吸收就业最多的部门是服务业,故制造业的不景气对于人们的收入影响有限。

  与此同时,这篇文章还强调,目前中国年轻一代可以拿到更高的薪酬,而且他们愿意消费。

news.sohu.com false 界面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01364.html report 1728 图片来源:网络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人强大的购买能力令中国人的一些重要了旅游目的地国家如日本等再次感受大了中国消费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之际,
(责任编辑:UN654)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