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昨天下午前往宋庆龄故居,出席第160届“山村对话”并致辞。在一个小时内,她不仅发表了关于中国与当下国际秩序的观点,在热烈的讨论中回应了中国学者提出的问题,还倾听了中方专家为其“解惑”。
赞赏中方外交政策与成果
谈到国际秩序,默克尔首先表示,我们很赞成中国在现有的秩序当中享有与其分量相符的待遇。“我们现在需要多边的治理,因为世界已经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
她举例称,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已经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经济体,中国是第一个新兴国家做出类似承诺的,“这是非常勇敢的步伐”。
中国还“拿出人民币建立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和应对气候变化”。默克尔认为,在很多时候,“中国不再是受捐助方,中国的分量和声音提高了”。
默克尔还在现场细数了中国外交方面的努力。她以推动六方会谈、伊朗核问题以及劝和南苏丹问题,指出中国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她还表示,赞赏中方领导人在参加多边会议时访问一系列国家的高效做法,在澳大利亚出席G20峰会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访问新西兰、斐济等大洋洲国家。她认为,欧洲或许可以反思一下,不过,她幽默地表示:“并不是自己现在想去斐济。”引发现场一阵笑声。
叙利亚难民问题最头疼
默克尔说,现在最困扰欧洲的问题“当然是叙利亚难民”,她认为,俄罗斯的介入导致紧张局势升级,她用“很大的灾难”来形容目前的困境。
“这是很大的灾难,现在有更多的难民。我们只能通过外交的途径,形成政治的解决方案。”默克尔说,这要求美国、俄罗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以及伊朗等国际和地区的行为体必须坐在一起。
在应对难民危机方面,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提供一些协助。默克尔说,中国寄厚望于联合国的体系,比如难民署等组织。不过,默克尔认为,我们必须加强这些组织的运作能力,“资金不足是个丢人的事情”。
此外,默克尔提出,欧洲应该欣赏中国所具备的长远眼光。她认为,“一带一路”也是一个寄望于长远的努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历史文化元素相联系,真正能够把沿线国家发展连接起来,促进国际贸易与其他合作,德国方面非常希望参与相关建设。
而当年欧债危机肆虐时,中国以长远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没有“放弃”欧盟这个伙伴,这在默克尔看来证明了中国伙伴的可靠,同时,她认为,也是中国所具备的“长远眼光”所起到的作用。
讨论国际秩序向何处去
“山村对话”是科尔伯基金会在外交与安全政策领域支持的对话平台,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本次会议是第160届“山村对话”,以“变动中的国际秩序”为题。由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和中联部下属的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前国务委员戴秉国,科尔伯基金会副会长鲍尔森,以及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等近30位官员及学者参加了对话会。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山村对话”的讨论气氛浓厚,一次发言过后,最多时候,全场超过半数与会者均竖立起名牌(根据“山村对话”历来的规则,所有想要发言的参与者都要先将自己面前的名牌竖立起来),希望针对发言者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态度。
中联部副部长、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郭业洲在主旨讲话中说,今年是二战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战后国际秩序运行70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思考国际秩序向何处去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他还表示,在推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时,一是要坚持连续性原则,现行的国际秩序大框架还是要保留,一些行之有效的国际关系准则和规则,如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还是要坚持;二是要坚持包容性原则,致力于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安全,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三是要坚持创新性原则。中国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推动“一带一路”等倡议,就是想为国际社会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视角。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